營隊的緣起與發展

       

 

       2008年3月,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同仁組成「中國農村研究團隊」,8月獲得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頂尖大學計劃」的補助,赴湖北省農村進行田野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看到當地豐富的資源、農民的純樸和熱誠,卻也同時感受到他們的辛苦和需求,特別是時在地教育資源的匱乏,回到台北,研究團隊即成立兩岸鄉村論壇,規畫次年的活動,其中一項是回到農村舉辦暑期兒童英文營活動。這個構想獲得當時中國社科院楊團研究員的支持。

      2009年7月底與8月初,政大3位老師和3名政大學生志工清晨出發至香港轉機,晚上10:00回到座落於湖北山區優靜的河畔邊土家族的農村,與北京農禾之家合作,落在一所半廢棄的小學中,舉辦十天的英文營,透過英文兒歌、童詩,以及帶動唱,幫助學生們體會學英文的樂趣。在這十天中,藉由營隊活動,得與學生家長和農戶互動,領略當地農村的生活。之後連續兩年,營隊回到當地舉辦夏令營。2012年,經由北京農禾之家的推薦,營隊轉往吉林省與梨樹縣村落合作舉辦活動;2013年,與河南省蘭考縣村落胡合作舉辦。

     經過多年的努力,英文營團隊對於農村學童教育的需求、英文營的定位,均有更具體的認識,營隊活動開始嘗試加入認識社區的活動,但是由於缺乏穩定的經費支援,每年均是至行前的2個月前倉促成軍,只能進行最基本的準備工作培。2014年,正在進退兩難之時,英文營團隊獲得福特基金3年期計畫補助。對於此計畫的補助,營隊相當珍惜,節省每一分錢,搭配其他經費,延續了5年。5年中,團隊致力於營隊活動的擴展與轉型,具體的成果如下:

1.營隊梯次的多元化:

     分兩個層面進行。首先自2014年起每年暑期舉辦3個梯次的活動,直至2019年止。合作的對象包括山西省蒲韓社區、河南蘭考胡寨村、福建培田村、河北內丘、河南靈寶、河南民權、廣西南寧等鄉村基層組織,以及四川農民工學校。

     其次,將長期深耕在中國大陸的偏鄉兒童英文教育之經驗與成果,回饋到台灣本土的社區。多年來,在介紹本營隊成果時,均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為何未在台灣鄉村舉辦?是以,2017年1月,營隊與苗栗南河國小合作,首次在台灣舉辦,政大師生與南國小師生共度8天的冬令營隊活動,此後營隊名稱改為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次年1月,本團隊與明道國小合作舉辦冬令營。兩個營隊均獲得小學員和家長們的高度肯定。2018年9月,本著服務社區的精神,營隊與USR團隊合作,在興隆公宅與安康社區舉辦週末派。2019年秋末,團隊與木柵忠順里、明興里合作,預訂2020年2月初在社區舉辦冬令營,但因冠狀病毒爆發,被迫取消,延至2020年7月中旬舉辦。

2.營隊活動多元化:

     從單一的英文教學活動轉向另類教育的發展:建構一個以鼓勵、分享、關懷,和分組活動為基礎,強調語言學習與生活教育的結合,以及社區參與和互動的營隊活動。

3.營隊隊員培訓制度的建立與深化:

     2014年,在確認將可獲得福特基金補助時,本營隊即開始規畫培訓課程,以因應暑期梯次的增加。根據培力(empowerment)的理念,邀請專業的老師協助培訓的課程,包括英語教學的理念與方法、生活教育活動與社區活動的設計與安排,以及志工的基本特質。此外,為因應中國鄉村在地大學生志工、NGO組織者的加入,另增加了兩岸鄉村發展異同的課程。此課程經過1年的實踐與修整,於次年獲得教育部104學年度服務學習獎勵,並且獲得第24屆國際志工(IAVE)年會審查通過,於2016年11月初赴墨西哥城於該年會發表本營隊志工培訓課程的規畫與成果。從墨西哥城會議歸來,領導力和永續經營,培訓的重心從基礎志工訓練轉向領導能力的培育、班級經營、教學能力的成長和教學技巧的訓練。

4.營隊互動與合作網絡的擴展:

     在地參與之開放與強化:自2014年起,開放中國大陸的大學生、NGO組織專業人士的參與。

 

台北木柵 - 三間小屋

「老屋活化」是明興社區的營造特色之一。本次營隊的其中一個社區活動便以明興社區的「三間小屋」活化為主題。希望藉由簡單的介紹和實地走訪,帶領學生了解這個議題,並讓他們想像空間的活化方式。課程的最後,學生以製作海報與模型的方式,將他們想像中的三間小屋空間利用表現出來。

Day 1-3

在課程開始後,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初步認識上課教室旁邊的「三間小屋」。明興社區正在投入資源,活化三間小屋的空間。

為了讓學生們認知到,老屋活化的議題與自身是有關聯的,我們請社區的總幹事來到課堂上,帶學生實地走訪。在走訪之後,再請王韻老師講解台北市其它社區的活化案例,激發學生的想像。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接著帶學生們思考,這三間小屋的空間可以被如何利用?

多次腦力激盪後,學生們提出了許許多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期望。針對每個想法引導和討論之後,大家一起選出了幾個比較可能實行的方案,像是健身房和咖啡廳等等。選好活畫方案後,學生們就要開始製作成果發表的展品囉。

Day 4-7

在製作成果的階段,我們將學生依興趣分為兩組:製作海報和製作模型組。在最後兩天,我們的領隊老師—Rachel老師也成功引導想要寫故事的學生,創作出一篇從「三間小屋」角度出發的短文。

成果發表會的時候,我們讓學生展示海報和模型。同時也讓學生上台,朗誦「三間小屋」的短文。「三間小屋」其實並不可怕;在大家的關心之下,它們也能變成受到社區居民歡迎的公共活動空間。

透過這一次三間小屋的社區活動課程,希望學生們都能更珍惜社區中得來不易的活動空間。這些活動空間,不僅美觀,同時也帶來陽光和活力。

廣西南寧 - 噹噹噹

、 參與志工:楊照宇老師、王鴻陞、傅馨慧、劉雯瑩、馮雪莉、祁丘平

二、 參與學生:15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前導、以問答確定瞭解學生對於當地的婚禮禮俗的瞭解程度

第二天:采訪當地長輩、整理婚禮禮俗

第三天:分為三組製作花車、紅傘和禮服

第四天:繼續前日活動

第五天: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作品、為已完成的作品加上簡單的介紹

第六天: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作品、為已完成的作品加上簡單的介紹、製作當地

             婚姻禮俗的連環畫,並以對話的小品方式做介紹。

第七天:最後收尾工作,練習動態展演。

 

記錄與報告人:傅馨慧

統計學系四年級

(一)    營前規劃

在營前培訓期間,我們這一組原本的主題是當地的老街,後來在經過詢問當地的的實際情況後,我們的主題調整為了解當地婚禮禮俗的噹噹噹。

(二)    實際操作

在活動的第一天,我們將學生分為兩組,針對三個問題進行討論,分別是參加過的婚禮,結婚時不能做的事,以及結婚時一定要做的事情,藉此了解學生對於當地婚禮禮俗的了解程度。

在第二天的活動中,則是請學生們告訴大家回家詢問的答案,然後再帶領學生們一起整理。在這一過程中因為學生的回饋不如預期,我們調整為採訪當地的長輩。

從第三天開始,我們分為三組進行製作,分別是花車組、紅傘組以及禮服組,各組完成後,就為各自的作品寫簡單的介紹。

在活動的第六天,我們開始製作一個關於當地婚禮禮俗的連環畫,並在旁用簡單的對話做簡單的介紹,並以此為基礎,兩個學生以對話的方式,將我們這幾天的成品做動態的展演。

(三)    困境與解決

在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學生不習慣進行討論,在了解到當地婚禮禮俗以及在進行統整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所幸第二天我們邀請到當地的長輩,通過讓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從長輩的口中了解到結婚的過程,學生整體才更為活絡。

從第三天開始,我們分為三個小組製作成品,從第四天開始,其中一個小組的進度近乎完成,而另一個小組的進度仍停留在起草的階段,因此我們在當天晚上調整帶領小組的老師,讓當地志工帶領進度快要完成的小組,我和鴻陞則是分別帶領兩個進度較慢的小組。

(四)    活動心得

在這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對於當地的婚禮禮俗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在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的婚禮禮俗的同時,也通過製作手工藝品,連環畫以及動態展演的方式,將自己這幾天的收穫展現出來。

  • 學生繪製關於當地婚禮禮俗的連環畫

 

記錄與報告人:王鴻陞

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1.      主題背景

    2019英文營在廣西的鎮流村舉辦,其坐落在南寧市隆安縣的那桐鎮,當地係屬壯族自治區,有特有的壯族文化,以及當地發展年代歷史久遠,有古樓、舊碼頭等古建築。故,本組本欲朝向古樓等特色建築發想題目,但幾經波折。最終在營地當地踏查訪問後,了解到古樓建築所能收集到的材料極為有限,發展空間也相對侷限,故,更改題目方向,朝鎮流村當地的婚姻習俗準備。本次社區教案沿襲成都育梁梯次《噹噹噹》的經驗,並在其基礎上修改,朝突出鎮流村當地的特色的方向操作。

2.      課程設計與目的

    《噹噹噹》之名取自於《結婚進行曲》的片段,其課程目的是想通過課程設計讓學員回家訪問家人對於當地婚姻禮俗的傳統與禁忌,進而幫助學員與其家人有更多的聯繫,並從中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而老師們也能從課堂中學員的回饋,了解到當地特有的的習俗文化,從而加深對當地的認識。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的結構是前三天通過學習單訪問進行資料蒐集,後四天則是分組進行成果展覽會上的實體製作(也就是將結婚典禮還原並具體化)。

    課程在實際操作後,從學員的回饋中得知,鎮流村當地的婚姻習俗有一大特色,就是新郎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時,新娘要走到祭拜祖先的大廳,會特意經過家人拉起的蚊帳,蚊帳的中間會放一碗喜糖,當新娘走過時,需要有一個小孩把那碗喜糖拿出,其寓意是新娘嫁給新郎後會「多子多孫」。

    此一場景相當地特別,是當地農村的特有文化,因而在經過討論後,《噹噹噹》組的成品展覽決定將此一場景還原。首先,通過製作大張海報說明此一流程;其次,製作結婚時會使用到的物品(如:新郎新娘的禮服、婚車、紅傘、戒指…等),最後將其組合,搭配短故事,用動態展演的方式呈現此一場景。

※分組製作花車、禮服、紅傘

3.      活動過程中的挑戰

(1)   變變變

營隊為因應當地的變化,選擇提前開營,然本組的社區課程又需臨時調整方向,導致在現場的準備上是明顯措手不及。營地現場有許多的情況並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加上課程設計時在台灣,對當地的了解幾乎是空白,以至於在執行有關文化的課程上,很多是臨場隨機應變的發揮。這時十分慶幸王老師在台灣耳提面命地提醒,課程鷹架的重要性,萬變不離其宗,隨後在團體的協力下,逐漸步上軌道。

(2)   學員的不可預知性

這次的社區課程在初階段的資料蒐集一度瀕臨開天窗,原因在於分派給學員回家訪問家人的學習單,大多數的學員並沒有確實作業,而我們大家也都沒有婚姻的經驗,導致在引導學員回答的過程中,彼此眼對眼,無語看上天,課程差點進行不下去。慶幸有照宇老師的即時提醒,那時志願者黃璐老師人在我們小組,進而將學習單回饋的活動改為小小記者的訪問。從與黃璐老師的訪談中,學員們和老師們一起學習了解到鎮流村當地婚姻習俗的傳統與禁忌有哪些,隨後更從此抽出三組婚禮必須要有的東西作為成果發表的成品,從而可以進入到分組製作的階段。

4.      收穫

在這次的社區課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與夥伴們的「溝通與協調」以及學員們不吵不鬧為成果展覽努力。在教案再度被推倒,重新確定方向之際,每一晚都需要與我的社區課夥伴們討論隔天社區課程的內容和課程的最終方向,不斷地腦力激盪,和思考替代方案,將課程優化並為其增添光彩。慶幸我們小組的學員非常給力,在課程活動中,不斷地優化我們的作品,並能將其串聯,最終呈現動態的展演,為我們的課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5.      成果展覽

※成果發表會前的彩排

 

廣西南寧 - 春三螺

一、 參與志工:蔡念軒、張以臻、黃泰洲、楊勇平

二、 參與學生:14位學生

三、 行程:

第一天:前導、以問答確定瞭解學生對四月八的瞭解程度

第二天:分享回家詢問的四月八

第三天:繪畫四月八印象

第四天:分組(劇本組、道具組、活動組)

第五天: 劇本組製作劇本、道具組繪畫道具、活動組構想表演活動

第六天:製作新年相關的手工藝品

第七天:排練及完成道具

記錄與報告人:蔡念軒

社會學系四年級

 

       在去到南寧之前,我們一開始以三個節慶為基礎設計,想要以春節、三月三、陀螺節,也就是利用較為重要的節慶,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後來為配合時間而改為聚焦於三月三歌曲製作以及春節的創意粽子。實際詢問當地的志願者相關的習俗後,發現他們所稱的大型傳統活動並非我從網路上得知的三月三,經過了解後,當地較具代表性的活動名為四月八,為了避免資訊錯誤,或是學生反應不佳,最後我們選擇將三月三及春節兩種捨棄,並以四月八作為這個社區小學堂唯一發展的重點。

       在營期開始前,我們以從當地耆老了解到四月八的由來以及近年四月八的活動項目,我們以此作為基礎去設計問題,藉此了解學生對於當地四月八的了解程度,並期望以活動項目去發展成類戲劇。我們這一組的學生約有14名左右,大班學生為多數,全部都是女生。因此在整體活動的帶領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大難題就是學生反應不熱烈,或許是害羞的天性,發言對學生來說是件比登天還困難的事。在面對我們的提問,學生都謹慎且拘束,這也使得我們難以獲得學生所理解的四月八。在這天也安排學員回家詢問四月八的古今差異。

       在第二天的活動中,則是請學生們告訴大家回家詢問的答案,然後再帶領學生們一起整理古今四月八的型態。透過學生的分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於四月八的感觸並不多,他們所在意的內容多是吃喝、娛樂。因此,當地志願者開了四月八小課堂,為學生解說了四月八的由來,並提醒學生要重視自身文化。

       與學生共同構思成果發表的過程,我對四月八活動的想像也逐漸清晰,其中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們想像未來的四月八活動。學生的想像力令我傾佩,既實際又富有趣味性,而這點他們也在構思劇本時發揮得淋漓盡致。成都梯次時,我也經歷過寫劇本的挑戰,當時我在帶領上遇到瓶頸。這次劇本組的帶領人就由以臻負責,以臻的帶領十分值得我學習,他能讓學生往實際面去思考,也不會讓他們感覺到限制,是循著一種邏輯去編寫劇本。最終版的劇本確實精簡、主題明確,每一幕都切合著主題,淺顯易懂很好入手。

       這次社區較可惜劇本出來得時間較晚,我們排練得時間有限,以至於未考量到表演當下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考慮不周全的情況下,我們在成果發表時有聲量太小、距離觀眾太遠的情況,雖然如此我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學生們依然努力認真地將他們所準備的表演完整地呈現出來。

 

記錄與報告人:張以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二年級

      春三螺最一開始的命名由來,是因為在我們到達當地之前查詢當地的節慶時,發現共有三個是我們所感興趣的,分別為春節、三月三以及陀螺節。但想也沒想到,到了當天詢問當地志工之後,他們跟我們說,對於他們來說,當地最重視的節慶都不是這三個,而是一個叫做「四月八」的農具節。因此,在與夥伴們討論過後,我們決定推翻原本的想法,全部改為四月八。

      而小朋友的反應,更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社區分組過後,我們馬上發現我們這組裡面全部只有女生,而且都是不太愛講話的女生。前幾天上課的時候,就像是我和念軒在上面唱獨角戲一樣,為我我們半強逼讓他們回答一些問題,他們才願意開口說幾個字。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無奈,也不斷的思考應該要怎麼引導他們才對。我們將桌椅從原本上課的形式改為一個大圓圈,並發下紙讓他們去描繪他們看見的四月八,頓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共同的點去引伸並發展,而學生也慢慢給予我們反應。

       後來,我們決定做半戲劇的方式讓學生們演出過去、現在和他們想像中的未來的四月八,並把學生分成劇本組和道具組,而我負責的是劇本組。對我來說,決定這個事情是我做出的很大的勇氣,因為其實在來南寧前,老師就不斷的跟我說這個題目做戲劇很好,但我因為看著上次在成都時另一個夥伴念軒的狀況讓我不敢嘗試,因為帶領學生寫劇本需要一個很好的引導力和與學生的溝通能力,不能全權交給學生或讓學生帶著你跑,不能讓整個故事那麼不現實或太長,但同時又不能讓學生對你這個老師傷心或失望,總之,對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身體累心更累的事情,讓我打死都不願意答應做戲劇。但來到南寧後,因為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表演方式,所以還是面對著無限的恐懼決定做戲劇,而最後我也是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剛好有三個很可愛的學生很願意跟著我一起寫這個劇本,不管是有著天馬行空想法的Lisa,比較理智冷靜的Cindy或是在重要時刻默默分享意見的Sandy,他們各有所長,也讓我整個寫劇本的過程變得更加順利。而這三位小朋友最讓我感動的時候是在因為劇本太長需要修剪時,在王老師與他們談論過後,他們不吵不鬧的刪自己好不容易寫出來的劇本的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我才頓時反應出來,小孩不是不理智的,只要你好好的與他溝通,好好地告訴他為什麼,讓他們瞭解利弊,他們是一群彈性很大的小孩,那改變速度可能大人也望塵莫及!

      但很失望的,最後表演時,我們的表演算是不及格的。因為彩排時沒有考慮到下面還會有各種吵雜的東西影響,再加上沒有麥克風的關係,表演時觀眾們完全聽不到學生們講話的聲音。這我必須像這群小孩們說聲對不起。我很抱歉我並沒有全面的想到所有應該會發生的事情,導致這個表演失敗。但我並不後悔當時還沒演完時,當王老師讓我們不要繼續演時,我不與理會的態度,因為我知道他們努力了,我不可能去阻斷他們的成果,即使那是不好的成果。只要他們願意在台上繼續演,我就願意阻擋任何不讓他們演的可能讓他們繼續在台表演他們的成果,那是他們值得的。

       這次社區,是我鼓起勇氣第一次嘗試的方法,有收穫也有失望,但更讓我學會更多,謝謝與我配合的夥伴們以及一群可愛的小孩們。

 

 

 

廣西南寧 - 魔樹世界

、 參與志工:楊家偉老師、王瑞琦老師、林育民、黃柏儒、華昱尊

二、 參與學生:15名

三、 流程:

第一天:觀察校園植物

第二天:社區植物踏察

第三天:製作校園植物名牌

第四天:掛校園植物名牌

第五天:分組活動(社區植物圖鑑、校園葉片繪圖)

第六天:完成前日的工作,訓練小小解說員

第七天:成果發表會

記錄與報告人:林育民

政治所博士班三年級

一、前言

2019年1月,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的團隊來到廣西,在南寧的鎮流村中舉行英文營的活動。除了英語歌曲的教學外,也帶來不同主題的社區活動,讓當地的學生們能夠更親近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在這一次的社區活動中,我跟柏儒、王瑞琦老師、楊家偉老師,以及當地的志工昱尊一起合作,帶領學生們認識當地的植物。我們的活動名稱是「魔樹世界」。現在,讓我我向讀者們介紹這次活動的經過。

※在鎮流村小學的校園內,有黑板樹、香樟樹等豐富的植物

二、教案開發

對英文營團隊來說,「社區裡的植物」這個主題其實並不算新。在2015年福建的莆田梯次,嘉雯曾經帶過當時的學生,認識村裡的經濟作物。比如花生。在2017年河南的靈寶梯次,虹伶、巧琳和我,以及當地志工佳慧,一起帶過「果果大拼圖」的教學。在當時的教學中,我們將參加活動的學生分成小組,然後出發到村子裡蒐集植物,並訪問老人家關於植物的故事。活動的最後,我們讓各組的學生發揮創意,把植物的花、根、莖、葉拼成美麗的圖案。

2017年河南的「果果大拼圖」的教學,讓我和一起合作的夥伴們察覺到,帶領學生認識社區植物的教學,在一種情況下會讓教師面臨相當大的挑戰。那就是當學生們對社區的植物很瞭解,並且能夠說出許多細節的時候。考量到這一點,在這次英文營的培訓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楊家偉老師,向我們介紹各種大學校園內的植物。楊家偉老師從金融業退休後,由於興趣的關係,開始長期地在台北市立植物園中擔任導覽。在觀察大學校園內的植物的時候,楊老師仔細地向我們介紹辨識植物的要訣。比如用眼睛觀察葉子的形狀、生長的方式,用手摸一摸、體驗葉子的觸感,用鼻子聞一聞,瞭解植物的味道。

※培訓課的時候,特別邀請了楊家偉老師,向我們介紹大學內的植物

有了楊老師的解說,之後我跟柏儒設計教案的時候,就有了更多的方向。比方說,我們可以讓學生從觸覺、嗅覺來認識植物。這些接觸植物的方式,可能是學生之前沒特別注意到的。更進階一點的話,我們能試著讓學生去觀察,然後說出葉子的形狀和生長方式。除此之外,我還到圖書館去,找了一些跟壯族的植物傳說有關的書。閱讀完之後,由柏儒在培訓課上向大家報告。在我們的構想中,如果有機會,也許能讓學生們訪問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後介紹村子當中關於植物的故事和傳說。這樣一來,教案裡除了有自然觀察的層次外,還會再增加一層在社會文化方面的認識。

三、當地的調整

抵達鎮流村之後,魔樹世界的教案就受到了兩方面的挑戰。首先是在跟村子的老奶奶訪談的過程中,知道在村子裡面,其實不太有關於植物的故事或傳說。其次,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我們發現,參加的學生比原先預期的多。而且許多都是來自小班的、四或五年級的學生。

 

※在出外踏查之前,學生們動筆記錄等一下要自己找出答案的問題

考量到村子裡關於植物的故事其實不多後,我們一開始的教學,採取的是往自然觀察的方向明確前進的路線。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先在黑板上寫出問題,然後請學生們在等一下的走訪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接著,學生們才跟著楊老師走出教室,一起認識校園中的植物。第二天的教學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觀察的範圍,換成在村子裡。在那之前,楊老師先一步勘察了路線,並記錄了有哪一些植物可以介紹給學生。帶著學生到村子裡觀察的時候,柏儒、昱尊跟我都察覺到,班上的學生可以被分成兩類。一類是在聽了楊老師的解說後,對植物逐漸產生興趣,開始專心寫筆記、回答出發前請他們解答的問題的。一類是喜歡在戶外活動,到處跑跑跳跳、摘葉子和找竹條出來玩的。柏儒、昱尊跟我需要留意後一類學生的安全。我們需要不時提醒他們跟上隊伍,或是不要在排水溝旁邊逗留。在這當中,我發覺柏儒開始知道,如何改變自己在隊伍間的位置,讓學生儘量不要跑得太遠。同時,昱尊也展現出攝影的專業之外,對小孩子親切、有耐心的那一面。每當學生開始調皮,他都會馬上跟過去,然後又勸又喊地把學生帶回。有了柏儒和昱尊的幫助,讓我感到十分的安心。雖然好動類型的學生,還是會到處跑來跑去,不過他們最後還是會待在一定的範圍內。

 

※到村子觀察植物時,柏儒和昱尊一起幫忙,將學生聚集到楊老師的周邊

最後需要調整的,是成果發表會的準備。由於兩類學生的分別十分明顯,所以最終被分成了兩組。對植物有興趣的學生,和王瑞琦老師跟楊家偉老師一起,有目標性地連同枝、莖一起,把不同植物的葉子採集回來,然後貼在白紙上。之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寫上各種植物的特徵、科名。另外一類活潑好動型的學生,則由我、柏儒和昱尊帶出去。我們請學生們採集校園植物的葉子,然後用彩色的蠟筆,馬上把葉子的形狀描在紙上。之後觀察葉脈的樣子,再把它畫上去。由於先前我們帶過全班的學生,辨識出校園內的好幾種植物,並且替它們掛上由學生自己製作的名牌,所以當學生畫完葉子之後,我們會請他們把植物的名稱寫上去。學生要是忘記,趕快跑到校園內,查看植物上面的名牌就行了。分成兩組之後,成果發表會的準備變得順利許多。展出作品的時候,英文營的其它的夥伴、學生的家長們,都露出驚喜的眼神。展覽之後,我請畫植物葉子的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拿回家。沒想到他們跑出校園後,又拿著作品再跑回來。說希望由老師們收著,作為這一次活動的紀念。聽到學生這麼說,真讓人感到高興。

※成果發表會上的展出之一,活潑型學生們用彩筆畫的校園植物的葉子

※安靜學習型學生的作品:採集不同社區植物,並寫上特徵和科名

四、結語

這一次「魔樹世界」的社區活動能順利落幕,需要感謝楊家偉老師在過程中的協助。楊老師在上課之前,很仔細地在社區內走動,然後規劃了適合學生們觀察、認識當地植物的路線。在培訓課的時候,介紹的觀察葉子和葉脈的方式,也帶給了我們啟發。讓我們最後能夠設計出描葉子形狀、畫葉脈的藝術表現型的活動。另外,也十分謝謝柏儒跟昱尊的幫忙。有了他們的協助,才能在外出觀察時看住活潑型的學生,並且讓他們在最後準備成果發表會的時候,也有在圖畫紙上發揮的機會。

※楊老師利用時間踏查村內的植物,並在當地培訓時介紹給大家

最後,在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的時候,我發覺其實有兩個地方,是之後可以再調整得更好的。第一,當我們發覺學生有活潑好動型、安靜學習型兩類,而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很大的時候,或許就需要適時採取分組教學的方式。這樣一來,老師們更能夠依照學生的性質,帶給他們關於植物的不同面向的認識。可以有明確走向自然觀察類的,也可以有走向藝術表現類的。其次,當我們在訪談時,聽到村裡的人說,這裡其實沒有太多關於植物的故事時,或許我們太輕易放棄這一條路線了。事後想想,在另外一組當中,問了跟他們一起教學的當地志工,泰州以後,反而得出了更多關於婚禮的資料。如果我們再多問一問當地志工,甚至是參加我們社區活動的學生,或許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這樣一來,也說不定能以另一種方式,展現出原來教案設計中關於社會文化的部份呢。

※帶學生們走訪社區時拍到的冬葉。村裡的人會它的葉子來包長方形的粽子

 

記錄與報告人:黃柏儒

資訊管理學系三年級

        還記得當時在選擇社區主題時,我算是完全茫然的狀態,只知道社區主題規劃是個不停更改及變動的教案,卻不完整地了解其內容,這樣子的狀態卻要我第一個選?節慶?騎樓?樹?茫然失措的我匆匆選了樹作為社區主題(雖然當時我滿想選騎樓的),卻沒意料到,樹才是最好做的題材,因為樹是鄉下農村社區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更是融入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次也很感謝楊老師在我們的社區課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若從一開始沒有老師的幫忙,這個社區設計可能淪為空談,也由於老師在七天的課程中給學生許多關於樹葉的知識,我可以感受得到我們的學生在課程中真的學到很多,收穫滿滿。

        課程的規劃一開始除了想要讓學生認識植物之外,更想要建造一個立體的樹模型,可以擺在校園內,讓學生不忘營期所學的知識,更可以有所紀念;但由於當地素材的不足,以及營期的規劃走向,我們每天都不停的修改教案,讓明天的課程可以完美,到最後的成果發表改成了比較接近知性的展覽,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樹種和葉子的差異,同樣的達到讓學生不忘記營期所學知識的目的。

我也在營期與學生的互動中學得許多,特別是那些看似沒有在認真聽楊老師講課的同學,其實都對於這些植物有ㄧ定了解,甚至在我抽問的時候都能應答如流;另外也有部分學生是完全無法專心於知識上面,我也從中學得不少管理方式,像是課程的最後兩堂課,我們讓他們自己用蠟筆、色彩筆等,畫出自己想像的樹葉,這個方法明顯地可以抓住學生吸引力,也讓學生有另類的展現機會。

這次的社區課程,讓我建構出這個課程的完整概貌,更加了解如何設計及應用,我也看到了許多的小朋友對於樹的熱忱和知識的渴望,希望這些學生未來可以不要忘記當初對於植物的這份熱情。

※「魔樹世界」師生全體合照

河南民權 -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主題:河南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一、 參與志工:洪儷庭

二、 參與學生:11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記錄與報告人:洪儷庭

(一)  營前規劃

河南民權彭家庄對於女子懷孕生子、坐月子以及孩子滿月有許多特別的習俗,我們對這個議題感到相當有趣,於是就決定選這個為我們社區的主題。

(二) 困境與解決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即是我們社區的名稱,但是這個名稱卻不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在一開始選擇時,只有兩名同學願意到我們這組,這讓我們知道一個活動的成功在於名字要先取的好!不過最後我們組共有11名的學生,卻只有2名女同學,這也讓我們在活動的進行有些困難。在我們這組裡又分為桌遊組、劇本組以及詩組,我是負責劇本的部分,原先是由兩位大班的同學來撰寫,由於學生習慣自主完成,所以最後另一名同學也去寫詩了,這是我在指導劇本組時遇到的困難,對於學生的不習慣團隊活動,我會不知該如何改善,劇本是我們組中最不被看好的,因為對學生來說劇本的撰寫比較困難,不過他還是很努力,最終還是完成了劇本。

(三) 活動心得

這個社區活動讓我深深地了瞭藉當地的文化,不論是透過採訪當地志工或是學生回家詢問家長,都得到了很豐富的回饋。例如:台灣是在新生兒滿月後會宴請親朋好友,而在當地是在新生兒出生第九嬰兒滿月後,外公會來家中接新生兒回娘家住3天,天就宴請,去赴宴時需要帶雞蛋和紅糖;3天後再由爺爺從娘家或是家門口抱回家,奶奶則是剪一點頭髮和送紅包給新生兒,這稱為剪頭羊;也是有相同的部分,像是坐月子不能提重物、不能喝冰的等。在這個活動中最有趣的是幾位小班的男生,在問他們關於妻子懷孕時,丈夫能為她們做些什麼時,他們回答的都很貼心,希望未來他們也都做到他們所說的。

透過這個社區活動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到關於當地的人文社會,一個習俗是最能夠反映出當地的生活習慣,這個活動不僅僅是我們志工們增廣見聞,也是當地學生更了解家鄉的途徑。

河南民權 - 寵愛我的寶

主題:河南寵愛我的寶

一、 參與志工:劉靖陽、鄭佳滿

二、 參與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問題討論

第二天:活動策劃

第三天:活動策劃+獎杯製作

第四天:活動策劃+獎杯製作

第五天:活動策劃+合唱練習+獎杯製作

第六天:感恩會彩排+邀請卡製作

第七天:感恩會

記錄與報告人:劉靖陽

(一) 營前規劃

這次我在河南民權梯次參與的小組,是「臥虎藏龍我的寶」。事實上,「臥虎藏龍我的寶」這個方案,相對於其他組的方案,算是在營前就已經擬定好,且經過多次修改的。

(二) 實際操作

我們決定在八天的流程裡,帶領學生從策劃、分工、實行之步驟,真實進行一個親子活動規劃。透過教師團隊與孩子們的討論,共同擬定出第七天親子活動的內容,最後孩子們也擬定出了唱歌、小遊戲、口號等活動,希望可以融入在第七天親子活動之中。我們也將環保的觀念帶進教學設計,讓孩子利用環保素材,製作獻給家中長輩的創意獎盃。孩子們也確實在這樣的過程哩,玩得不亦樂乎。

(三) 困境與解決

到了營地,實際和村子裡的老大爺接觸,發現我們的方案還是過於理想,因此在營前衝刺的兩天,我們小組內部又再度經歷了大量的腦力激盪。雖說這一路確實修修剪剪有些勞苦,但我們也確實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取了一些反思。

在營前衝刺期小組激盪的過程中,我們想過了許多替代方案,包括將本來以老人為主的設計改成著重於村莊的垃圾問題,也試圖把手工藝的方案融進來。但在跟組員共同討論後,組員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做老年關懷的主題,於是我們就開始發想,要如何將八天的流程設計的合適實際、又能真實促進親師互動。

(四) 活動心得

此次的課程設計確實是一個勇敢的突破,學生在一起策劃活動的過程中,真實的培養了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的素養。然而,在執行的過程裡,事實上還是可以看出,孩子大多不太有能力自行發想策劃,大部分的活動內容與流程,其實還是以教師的意見居多。或許這樣突破式的課程設計,確實忽略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而依然還是過於理想化。另外,在家長活動部分,家長前來雖說開心,但要透過小遊戲真實的與小孩互動,基本上依然是困難的,過程裡大多是小朋友自己玩得很開心,但家長卻是被晾在一邊。或許,未來在設計類似活動時,必須要融入社

 
 
 
 

會人類學的思維,方可真正符合現實。

 

記錄與報告人:鄭佳滿

(一) 營前規劃

一開始的初衷是想要透過老人們的才藝(比如書法),讓孫子輩跟祖輩學習。此外,也想要讓孫子輩透過製作手工傳達對祖輩的感謝。從而達到祖孫間的互動交流,拉近彼此的關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是富有渾身解數的老人,因此我們將主題設為——《臥虎藏龍我的寶》。

(二) 實際操作

讓人意外的是,決定參加我們這個主題的都是小班的孩子,僅有兩三個大班的男同學,總人數為16人。活動第一天,我們讓孩子們想想“長輩們做過什麼最難忘的事?”並且由我和夥伴們先分享給學員,才輪到學員分享。以此讓學員反向思考,而非直接告訴他們應該要孝順長輩。雖是小班學員,但個個都伶牙俐齒,效果還不錯。

第二天,我們讓大家討論要進行什麼活動才能讓長輩舒服的度過一小時。有人提議玩遊戲,也有人提議按摩捶背。經過討論後,我們第七天的活動有唱歌、演戲、按摩、奉茶、玩遊戲。我負責教唱《寵愛》以及帶領遊戲的部分;學長帶領演戲的部分;香港志工帶領小小主持人寫司儀稿。

不僅如此,我們也讓學員親手製作獎杯給長輩留念。獎杯是利用環保材料製作,上面還會寫著“最OO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開始畫設計圖的時候,比較好動的孩子都非常有創意,設計出了手槍、火箭等造型。但後來看到大多數人都是做出普通的獎杯形狀,他們也從眾把設計修改成普通獎杯。這點是讓我們覺得遺憾的地方,明明這麼好的創意,卻被世俗的框架抹殺了,無論我們再怎麼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設計,但他們終究選擇將熾熱的童心同化成與一般人無異。

(三) 困境與解決    

然而,在還沒有去到當地前就發現挑戰挺多的。第一,老人們不一定有才藝。雖然已經先了解過,理事長善於揮毫,但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到當地才能了解還有誰適合。第二,老人家不一定能配合我們的時間。若是需要去下田或是照顧孫子,活動很容易就告吹。再者,當地沒有那麼多宣紙和毛筆能夠提供學員使用。加上如果要讓老人家教學,語言也是一個障礙。也許當地的人還能聽得懂七八分,但對我們來說只聽得懂一二或是完全不懂。經過團隊討論後才發現事情不像我們原本想的這麼簡單。

到了當地,我們和在地組織的負責人金枝姐進行討論,得知老人協會現只是雛形,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活動流程,只是老人家偶爾會在那裡聚聚。金枝姐在聽過我們的計劃之後也幫助我們約了三位當地身懷才藝的老人到校進行交流。雖然老先生們的地方口音頗重,但比起其他地方的口音還算是能聽得出幾分意思。其中一位老先生會甩鞭子,有的還擅音律,會拉二胡。我和夥伴們圍一圈聽老人家們訴說地方故事,了解到當地以前是莊子的故鄉,道家先祖出生地。當地種植的植物非常多,在三十幾度的天氣下所幸有花草樹木所以不那麼燥熱。當地的居民大多都能說出每個花草樹木的名字,也常常捉蟬、蜻蜓等等,是出生在城市的我沒有的童年樂趣。

後來我們絞盡腦汁,決定把主角放回學員身上。但由於不是每個學員的祖父祖母尚在,所以我們更改為長輩。我們計劃讓學員表演流行歌曲《寵愛》給老人家看,並且讓學員自己策劃如何讓老人家好好享受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概念的挑戰點在於若當天有學員的長輩不能來,學員也可能會失落。而且學員們想出來的活動太理想化,實際執行上會有困難。對此,我們也事先策劃了活動當做備用方案。於是,我們把主題更名為——《寵愛我的寶》。

(四) 活動心得

河南民權近期創立了老人協會,村子裡的樂齡人士會趁著不需要下田的空擋聚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由於父母親多數在外工作,村子裡的小孩一般也是由他們帶大的。英文營期間,學員們從縣城難得回老家,因此想要藉此活動拉近老人與孩子間的距離。

在當時結束與老人家的交流後,我和夥伴對社區進行討論。若只讓三位老人家和這麼多孩子互動,老人家也許會有些吃力,場面也較難控制。加上原本的初衷是想讓祖孫輩進行交流,而非只是老人家獨自在臺上講授。對此,我們的社區再次遇到難題。這個我們簡稱為“老人寶”的計劃一度面臨胎死腹中,中間也經歷好幾次人員調動,也許是緣分,我是唯一一個一直在老人寶計劃中的一員,一直想要讓難得回老家的孩子們多跟老人家交流,讓他們透過活動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然,堅持要做交流活動,會遇到的困難也挺多。

而當開始動手做的時候,從學員的眼神我看到了認真。平時看起來吵吵鬧鬧的他們,原來也有這樣的一面。彼此間也會互相幫忙剪剪貼貼,看到自己的作品露出滿意的笑容,真的好可愛。

設計遊戲的環節就比較頭疼了,學員們想的是一些他們平常就在玩的遊戲,但這些遊戲對於長輩動作太大。因此,需要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引導他們修改遊戲。一些比較頑皮的男生會容易不集中。此外,對於我也遇到一個難題——語言。他在告訴我遊戲玩法的時候,我真的鉚足全力在聽,但還是只聽得懂一二。恰巧志工朋友不在旁邊,我只能非常吃力的聽,好在學員都很有耐心解釋給我聽,當我聽了幾次還是聽不懂的時候,他們也很有耐心示範給我看。

 
 

在教授《寵愛》這首歌的時候,真的是被萌翻了!即使是大男生也不會對動作排斥,甚至還是他想的口號:“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自己都先被感動了。歌詞也是一兩次就記熟了,可圈可點。

河北內丘 - 佩琪的新年

主題:河北佩琪的新年

一、 參與志工:傅馨慧、王元蓁

二、 參與學生:15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前導、以問答確定瞭解學生對新年的瞭解程度

第二天:整理古今新年習俗

第三天:采訪當地長輩

第四天:製作新年習俗時間軸

第五天:整合新年習俗、繪製桌遊

第六天:製作新年相關的手工藝品

第七天:完成桌遊與手工藝品

記錄與報告人:傅馨慧

(一) 營前規劃

在去到河北之前,我們一開始以去年做過的婚禮習俗為基礎,想要以人生歷程,也就是出生、高考、結婚、離世這幾段人生中的大事,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後來聚焦於當地的喪葬習俗,詢問當地的志願者相關的習俗。

(二) 實際操作

在活動的第一天,我們以從當地志願者了解到的新年相關習俗作為基礎去設計問題,藉此了解學生對於當地新年習俗的了解程度。我們這一組的學生約有15名左右,大小班的學生各班,以女生為主,因此在整體活動的帶領過程中,較少有學生不甚配合的情況。而後以第一天的提問,請學生回家請問家長相關的問題。

在第二天的活動中,則是請學生們告訴大家回家詢問的答案,然後再帶領學生們一起整理現在的新年習俗,以及過去長輩們的新年習俗相關的問題。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採取大小班各分為兩組,由我和元蓁兩人分別帶領兩組的討論,準備次日讓學生對當地的長輩進行採訪。

採訪的過程中,則是讓學生選擇幾個題目,是由他負責提問長輩並做記錄,以讓大家能夠才採訪結束後進行整合。在第四天的活動中,我們帶領學生一起完成新年習俗相關的時間軸,並繪製屬於自己的新年習俗時間軸。

而後,由我帶領大班的學生進行新年相關習俗的整合,而元蓁則是帶領學生繪製桌遊以及製作新年相關的手工藝品,像是紅包、春聯、倉官帽等。將最後兩組的作品進行結合並做最後的調整以及美化。

(三) 困境與解決

經過了解後,為了避免輕浮,或是過於直板,最後我們選擇放棄喪葬習俗這一題目,選擇以當地過農曆新年相關的習俗作為社區小學堂的題目。

(四) 活動心得

在這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對於河北內丘當地的新年習俗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可以了解到過去的新年和現在的新年有什麼相同以及不同之處。

記錄與報告人:王元蓁

(一) 營前規劃

這個活動的發想是上一個梯次──河南梯次的靈感,並且結合上一年在河北實施的「偷偷告訴你,囍囍!」我們希望小學生們成為一個小小記者,在這幾天詢問家中長輩與社區老者,透過一個個問題,完成現在河北內丘的過年習俗,再透過這些內容製作桌上遊戲,使古板的調查結合遊戲,讓小朋友們以後遊玩遊戲時也能回想起新年的習俗。

(二) 實際操作

在規劃這個課程時,我們不是一張白紙便要去帶領小學員們,而是在開營前兩天,於當地詢問長者有關於這裡風俗民情。起初我們預先規畫三個主題,但是最後因為其他兩個主題的內容沒有預想中的豐富而決定以新年為這次的社區小學堂主題,訪問的過程中,因為習俗並不是像數學的加減乘除般,有一定的規律與答案,而是每個家庭會有些微的不同,因此我們必須訪問不同人、不同年齡層,並且結合以上,製作出一份過年禮節時辰,並藉由這份時間序帶領小學員們製作。

(三) 困境與解決

雖然在規劃時,我們預想小學員們成為一個個小記者,詢問長者問題並且記錄下來,而實際上在要求他們分享他們所記下的內容時,能明顯感受到高年級的學生與中年級的學生之差,中年級的學生不擅長於文字的組織與抄寫,所以無法紀錄,而高年級的學生已經略具備這個能力,因此最後製作桌上遊戲時,我們採取高、中年級分工,高年級的整理過年的時間序並謄寫在桌遊的方格內,而中年級的學員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製作出一個個精緻的年貨。

(四) 活動心得

社區活動是英文營營隊架構的三大重點之一,透過參與社區小學堂,小朋友們可以更了接當地的歷史、環境、人文風情,而我們也可以更加瞭解我們服務的鄉村,在社區小學堂中,學員們不只是小朋友,我們更是學員之一。

在河北梯次總共有三個社區小學堂,其中一個就是「佩琪的新年」,為什麼名為「佩琪」呢?河北梯次的合作夥伴有山東煙台大學的學生,而與他們溝通時,他們說:「現在正火紅的卡通,就是小豬佩琪呀!」於是我們希望透過「佩琪的新年」這個活潑的名字,吸引到小學員們參與我們這個社區小學堂,更加了解當地的過年風俗民情。

16位學生與4位老師,我們一起完成這個桌遊,一起瞭解河北內丘的過年習俗,社區小學堂這個單元,可以讓我放下老師的身分,成為一個學習者,聽長者或是學生分享他們的文化,這些民情有些令我驚奇,而有些又令我感到有難過。透過社區小學堂,既可以達到英文營的宗旨──英文營的學習走出教室,也能促進彼此的連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英文營最喜歡的課程是社區小學堂了!

河北內丘 - 綠色小精靈

主題:河北綠色小精靈

一、 參與志工:黃品蓉、施虹伶

二、 參與學生:9位學生

三、流程

第一天:1. 整體活動介紹 2. 複習環保概念 3. 分組討論在家中垃圾是隨地扔還是自己收拾,若沒有收拾,反思自己沒有做到的原因。公布小任務:美化家中垃圾桶(可請家長傳照片到微信群)

第二天:1. 分享前一天任務完成結果 2. 公布今日小任務:採訪家中長輩或鄰居(學習單) 3. 分組練習回家訪問方法

第三天: 1. 分享前一天任務完成結果 2. 討論海報設計理念(想像海報為塗鴉牆) 3. 分組製作海報草稿

第四天: 1. 分成繪圖組、著色組、標語組三組,分別由不同老師帶

第五天:1. 分組進行海報製作 2. 在右下角蓋上手印表示承諾(不亂扔垃圾)

第六天:1. 分組進行海報製作 2. 在右下角蓋上手印表示承諾(不亂扔垃圾)

第七天:1. 完成所有作品 2. 訓練小小解說員

 

記錄與報告人:黃品蓉

(一) 營前規劃

在台灣時,聽聞老師及當地志工們說河北當地居民的垃圾分類、環保等意識都稍嫌不足,因此我與另一位團員─施虹伶便共同著手以「環保」為主題的社區教育課程,希望能透過這七天的社區課程讓學生們更深入了解環保相關知識,並且能夠實際運用至生活,而非僅是紙上談兵。原先我和虹伶規劃的課程包含了:

一、實際探訪當地垃圾場,讓學生親眼觀察當地垃圾集中的情況

二、美化垃圾桶並在美農空間新增紙類、塑膠類等垃圾桶以落實垃圾分類

三、製作創意標語、海報並張貼於美農空間

四、訓練小小解說員於成果發表會時向家長介紹

(二) 實際操作

「綠色小精靈」是與當地志工腦力激盪後決定的主題名稱,因為綠色是大自然、永續等概念象徵的顏色,與我們的主題「環保」相契合,借用藍色小精靈此部電影,改為綠色小精靈。而在綠色小精靈班級中有五位大班學生及四位小班學生,總共是九位,我與一位中國志工共同帶領兩位大班生和兩位小班生,在課堂過程中能輕易發現大班生的環保相關知識明顯比起小班生更加豐富、多元,為了讓小班學生有更多發言機會,我們改為讓小班生先發表,再由大班生補充、延伸,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有機會闡述所知所學。另一個挑戰是發生在製作海報時,我們發現小班生的繪畫、文字撰寫較弱,因此大班生不願相信小班生的能力,執意0將工作全都扛下,所以在製作過程我們需要不斷介入,要讓小班學生也有參與感,於是我們讓一些較基本,例如描邊框,打草稿等工作交由小班負責,其餘的再交由大班完成。

(三) 困境與解決

在與當地志工討論以及實際抵達營地後,發現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垃圾集中場」,因此踏出教室探查這個活動迫於現實因素必須取消;此外,我們認為若製作了不同類別的垃圾桶,但最後所有垃圾還是統一收走,而沒有分類處理,製作垃圾桶這個活動不就有些多此一舉了嗎?因此最後我們決定留下製作創意標語、海報及訓練解說員,並且新增家庭小任務和製作環保決議書的活動,家庭任務能讓學生回家後和家人宣導、討論環保相關知識,而環保決議書則是代表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紙上寫上宣示並蓋上手印,形同一種對自我的承諾,並將這些作品張貼在美農空間中,宣傳環保概念同時達到警惕自我的效果。

(四) 活動心得

英文營除了由英文歌曲教學組成外,還有生活及社區教育;而比起正課,我認為生活、社區教育操作起來更具難度,因為在前往營地前,我們其實可以說是對當地環境、學生情況一無所知,所以從一開始寫教案到營前與當地志工討論以及最後呈現都一直不斷修改、討論,才有最後的成果得以展現。

普遍來說,學生們的環保知識其實是足夠的,但如同當地志工、老師所說的,很多學生其實都是知道,但卻沒做到,所以在這次的社區教育中,我們也特別注重最基本的「垃圾不落地」此概念,先從最基本的開始著手,以解決最根本的環境髒亂問題,再進而討論環保議題。這七天的社區課程也許只佔了這些孩子們人生中的數萬分之七,但我們努力想留下的是能讓他們有好的習慣、好的觀念,在這漫漫人生中,對自己也對整個環境、整個地球產生正面的影響,實踐「綠色小精靈」的理念!

 

記錄與報告人:施虹伶

(一) 營前規劃

在台灣時,原先計畫在這八天課程中帶入環保、垃圾回收分類觀念,並且帶領學生到村中的垃圾集中地,讓學生了解他們並未進行回收分類以及實際勘查垃圾的丟棄狀況,之後再讓學生實作環保標語、環保海報、訓練解說員等。

(二) 實際操作

到了美農空間與當地居民、志工討論後,發現當地學生不只沒有落實垃圾分類,垃圾隨地亂丟的現象更是當務之急,此外,當地志工認為環保標語與海報的效果不大,建議省去兩者,改為直接將標語結合圖畫以漫畫形式在美農空間的入口兩側牆上塗鴉,並讓學生押上手印,增加儀式、承諾感。但是和王老師討論過後,由於我們營隊並沒有專業美術設計背景,直接在美農空間的入口處作畫風險過高,我們改變成一樣用漫畫格式但是畫在海報紙上,保持學生的創意發想也避免發生問題,並且在成果發表時在美農空間門口由學生親自向鄉親們介紹宣傳,一樣能達到推廣環保的效果。

(三) 困境與解決

因去年到內丘辦過英文營且在生活教育課程中有一堂環保課程,就學生反應得知當地學生對環保概念已有初步認識,並且熟悉3R(reduce, reuse, recycle)。但是在營隊八天中,在營隊地點(美農空間)裡卻只有一個垃圾桶,不論是廚餘或是紙類等可回收物,不分大人小孩一律都直接往桶裡丟。在與當地組織討論過後,我們希望透過每日社區課程,從學生生活周遭開始落實垃圾分類,培養學生落實環保的良好習慣,並且將美農空間打造成社區環保推廣中心,宣導當地環保概念。

河北內丘 - 綠野仙蹤

主題:河北綠野仙蹤

一、 參與志工:王鴻陞、鄭佳滿、張以臻

二、 參與學生:22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互動式問答(大壘東村有什麼問題?)與課後學習單發放(大壘東村的過去)

第二天:社區踏查/踏查統整

第三天:踏查統整與社區地圖繪製(大壘東村的現在)

第四天:學習單統整與社區立體模型製作  /  掃地時間:代表樹選舉

第五天:社區立體模型結合黏土製作(大壘東村的末來)

第六天:完成社區立體模型

第七天:訓練小小解說員

記錄與報告人:王鴻陞

(一) 營前規劃

河北省內丘縣金店鎮大壘東村,該村位於河北省西南部,鄰近有高速公路,交通尚屬便利,距內丘縣城大約有20分鐘的路程。該村約有300至400戶居民,共約1300人左右,村莊的人口結構是以老人、婦女和小孩為主,青壯年的男性基本都到外地去打工。村莊的產業結構也較為單一,主要以農業為生計來源,但其作物種植過於單一化,村莊周邊基本上都是種植小麥和玉米,極為倚賴市場價格的波動,以至於這10年來,大壘東村原從金店鎮的發展大村之一轉變成如今金店鎮主要的貧窮村之一。

其次,現今我們所看到大壘東村的格局主要是在10年前大抵確定,當年郝姐的公公是時任大壘東村的村支書,是屬於當地的能人領袖,具有群眾號召的能力。其為配合當時政府推動的農村修路政策,欲將村莊主要的聯外道路拓寬,然早年該道路的兩旁主要是家戶民宅的旱廁,因此老村支書帶領村民將自家的旱廁改為抽水式的馬桶或是將其移至民宅的後方,藉此騰出空間以進行道路的拓寬,進而確定成為今日我們所見的大壘東村。

經過訪談得知,早年的大壘東村其實種植許多的樹木,然在現代規模化的農業經營的影響下,原本的樹林都被砍伐殆盡,轉而種植經濟作物玉米及小麥,其造成的結果是村莊裡頭極為缺乏樹木的遮蔽。

(二) 實際操作

綠野仙蹤是希望藉由社區踏查和親友訪問的方式,帶領學員一步一步地了解大壘東村的過去樣貌以及尋找社區目前所遭遇到的難題為何,進而激發學員的創意來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本課程的活動設計會藉由社區探查和親友訪談並進,透過社區踏查讓學員繪製大壘東村的社區地圖,觀察大壘東村有什麼樣的社區資源(店家、植物、環境),使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從小到大所生長的社區,進而引導學員思考這個社區存在哪些問題,而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他?透過一系列的引導,幫助學員勾畫出大壘東村「現在」的樣貌。

其次,我們還設計一個問卷讓學員帶回家與父母親討論大壘東村的過去是長什麼樣的?而如今又為何會變成今天這樣,其變遷過程又是如何?讓學員把社區課程的作業帶回家,是希望讓學員和其家庭與家鄉進行連結,學員透過和父母親的討論來了解社區的過去,除了更加認識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之外,進而幫助我們外來志工勾畫出大壘東村「過去」的樣貌。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引導學員思考怎麼解決村莊非常炎熱的問題,透過一番引導使學員得出「種樹」這個選項,進而拋出「你希望10年後的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一步一步的引導使其想像以前所不曾想像的,並在營隊期間中讓所有參與英文營的學員進行「大壘東村‧代表樹選舉」,從民主選舉的投票結果選出大壘東村的代表樹。

最後,透過隨手可得的廢棄物將社區資源地圖立體化,進而製作出一個大壘東村的立體模型,該模型會呈現出學員所看待大壘東村的樣貌為何。其次結合「你希望10年後的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從而在大壘東村立體模型中種植了一顆又一顆的樹苗,讓學員們做出10年後大壘東村可能的未來樣貌。

綠野仙蹤的核心重點是把握住社區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等三種面貌,透過不同的課程設計將三個元素呈現,藉此讓學員了解社區的過去以及轉變歷史,進而希望能啟迪學員在未來能夠改變社區,解決社區的問題。

(三) 困境與解決

綠野仙蹤在河北內丘所遭遇到的挑戰主要有三;一是參與的學員人數過多且多為小男生,將近有24個人參加,23男1女,其所造成的問題是工作非常不好分配導致有許多的閒置人力無法發揮,另外課程較偏向知識性,對於小小男學員而言,他們無法吃下這些東西,以至於時常會搗亂課堂的秩序。其次是教室的使用,因美農空間的場地限制,僅有兩個班級可以使用空調,而社區有三個組別,所以大家必須輪流使用沒有空調的教室,但是該間教室對於我們眾多人數而言其實是非常地擁擠,以至於學員們無法很專心的在課堂中,再加上天氣的炎熱,浮躁是他們一踏入這間教室的整體反應,無論他原本是否乖巧。   

最後,帶領老師如何在浮躁的情況下引導學員繼續進行社區課程,老實說我在這塊的處理就非常地糟糕,以至於課程的執行出了些問題。

(四) 活動心得

首先,我本身沒有帶領過小小學員的經驗,所以當他們浮躁不停時,我不知道要怎麼使用技巧性的手段讓學員們停止躁動,或是有效地將注意力吸回到對課堂;其次,主帶老師們之間的溝通並沒有做到位,以至於時常有情況不能默契地做到位。所幸結果一切順利,只是最後時間配置未妥,無法向家長們展示學員們這八天的努力

記錄與報告人:張以臻

(一) 營前規劃

綠野仙蹤的俗名其實叫做「種樹隊」。「綠」代表著樹,而「蹤」代表著「走過的痕跡」,也就是課程中我們將學生帶出去探索社區、畫出社區地圖的概念。為何要做這個主題則是因為我們到了當地之後,發現到大壘東村的路兩旁並沒有許多路樹,但卻可以看到許多人在少部分房屋產生的陰影下遮陽,那為何不多種點樹來遮陽?這是我們想要去探討的問題。希望藉由這次的課程來增進學生對大壘東村的認識以及綠化等知識概念。

(二) 困境與解決

也許是因為別組的內容都為較靜態且有接觸到畫畫的部分較多的原因,在讓小朋友選擇完自己想要待的組別後,我這組總共為二十二個人,且為二十一個男生以及一個女生。這讓秩序的管理成為了最大的考驗,也成為了一個完全考驗老師控場能力的情況。

調整的速度是這次社區沒有好好掌握的部分。一直到第四天我們才真正的抓到他們的性格和上課的速度。因為都是男生,若沒有明確的工作分配,讓每一個人都有工作做,不然沒事做的學生很容易就開始亂跑或是想要逃到外面去踢足球等等。因此一步一步把要做的事情簡短並清楚的表達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一堂課讓我非常印象深刻,那堂課的課程內容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一人拿一坨黏土,然後捏出自己想要放在社區地圖當中的東西。那堂課是所有課程中最安靜的一堂課,因為他們都非常認真的去做自已想要做的東西,若想要別的顏色也會主動去問別人說可不可以跟我交換一點,最終的成品也非常出人意料棒,讓我們看見了好動活潑的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三) 活動心得

這個課程還有一個環節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那就是我們利用一點打掃時間去集合所有的學生做一個投「大壘東村代表樹」的活動。這個活動一開始我個人其實是抱持著悲觀的狀態,因為我認為學生並不會那麼看重這個投票,也許隨便選一個數字就把答案寫下了,但結果出人意料地獲得熱烈的反應。每當我唸出一張票,支持那個隊伍的學生就會非常高興的吶喊,那短短的十分鐘內我們可以感受到真的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了這個活動,無一例外。這也種下了他們對於選舉投票的小小種子。

雖然最終我們並未能真正的種一棵樹在大壘東村裡面,但我希望繼由我們的課程,我們有成功的在學生的心理種下了一個名叫「種樹」的種子,並期望某天他能開花結果,真正實踐到他們所處的社會上。

 

 

 

成都育梁 - 食尚食尚最食尚

主題:成都食尚食尚最食尚

一、 參與志工:謝巧琳、王鴻陞、蔡念軒

二、 參與學生:25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前導、分組問題討論以了解學生食用零食的狀況

第二天:分組討論食品添加劑

第三天:包裝紙熱量認識與熱量海報

第四天:分三組﹝記憶翻牌組、海報組、小品組﹞討論

第五天:分三組﹝記憶翻牌組、海報組、小品組﹞製作成發

第六天:分三組﹝記憶翻牌組、海報組、小品組﹞製作成發

第七天:分三組﹝記憶翻牌組、海報組、小品組﹞製作成發

記錄與報告人:謝巧琳

(一) 營前規劃

在出隊以前,我們梯次被告知由於當地社區人流複雜,不便走出學校到校外做社區活動,於是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第一項挑戰。回顧前年的成都梯次,當時也是面臨了相同的難題,但當時也是成功地進行了成果發表會,於是我便挑戰『零食大作戰』這個主題,它便是『食尚食尚最食尚』的前身。『零食大作戰』,顧名思義,是一個與零食有關的主題。

『食尚食尚最食尚』的名稱是到了當地之後所更改的名稱,這個主題的名稱是我想到的,我對當地的綜藝節目有所了解,常會聽到『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口頭禪,於是便將『時』變成『食』,這便是新主題名稱的由來。

(二) 實際操作

在第一和第二天的課程,隨機分組進行分享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分享過程中,第一天有請所有小朋友幫忙記錄組員們所分享的答案,於是發現在書寫能力方面,大班的小朋友的書寫能力更甚於小班的小朋友。了解了狀況以後,在第二天的時候改變了方式,請大班的學生負責某幾題的記錄,小班的學生負責記錄某幾題的答案。

而在上台發表的時候,我分配好了每一位的組員分別分享哪一題的答案,而我會負責在台下提問問題。雖然有些小班的小朋友一開始會不太願意,會退縮,但是有著老師的鼓勵以及組員們的配合,大家最後成功上台發表,而且表現得非常棒。到了第四天的時候,我們便問了學生們想要在成果展的時候呈現出怎麼樣的作品呢,學生們提出的有海報、桌遊、小品,於是我們便開始為成果展分組作努力。我是負責帶小班做出桌遊以及互動式海報,桌遊為記憶翻牌,是屬於卡牌遊戲。這桌遊的玩法是,參與者需要先將互動式海報的題目與解答看過之後,在一分鐘以內將桌面的3x3卡牌答案記下來,當提問者提出問題是,參與者必須要翻出正確的答案。在製作海報與卡牌的過程中,發現了小朋友非常有繪畫能力與想像力,可惜的是沒將成果拍下來。

除此之外,在成果發表會的前一天,在選擇哪位小朋友自願擔任成果發表會的解說員時,平時內向沉默的Sharon勇敢的舉手,Justin與Jane也舉手願意擔任解說員。這三位小朋友在訓練的過程可說是一點就通,而Sharon讓我相當的驚訝,她就像是三人當中的小隊長,並且解說起來非常詳細清楚。

在社區展示時間第一位到訪我們主題的家長便是Sharon的爸爸。而三位解說員中,一開始大家都非常的緊張,於是我便鼓勵Sharon進行解說,並成功完成了桌遊的流程。而在第二位參與者到來時,原本緊張的Jane也開始加入了解說,與Sharon一起搭檔,而Justin在旁邊兩位小女孩的影響下也加入了提問題的部分,結果參與者稱讚了桌遊非常的有趣。在一個歡樂的氣氛下完成社區的展演。

(三) 困境與解決

『零食大作戰』曾在社區做過一次,但我與念軒並沒有過去可參考的資料,於是整份的教案是我們重新設計的教案。我對於零食的第一反應是『食品添加劑』,然而,食品添加劑裡的成分非常地複雜,我與念軒對這部分的知識量並不多,於是這便是我們所面對的第一項挑戰——如何將多與複雜的知識聚焦並且簡單化?到了當地之後,隊友們提出我們先前設計的教案內容太多,於是我們便重新抽取重點並且加重了『讓小朋友自己找答案』的部分。

(四) 活動心得

在讓小朋友選擇社區活動的主題時,萬萬沒想到的是超過一半的學生選擇了『食尚食尚最食尚』的主題,而且小班的參與人數更幾乎是全班,大班只有不到10位小朋友參與我們的主題。

從第一天到第八天,見證了他們從退縮到主動,也見證了他們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桌遊以及互動式海報。我相信,他們也見證了自己的努力,直到自己有無限的可能。

 

 

 

 

記錄與報告人:王鴻陞

(一) 營前規劃

成都市金牛區育梁學校位處在城鄉接合部,其是以招收外來農民工子女爲主的民辦學校,學校所在地是一個貨運物流的集散地,故周邊常會有南來北往的大貨車經過,因此學校的周邊環境相對較為複雜,並不適合學員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進行社區踏查。故我們延續生活教育—食品大作戰的教案將其開發成社區主題課程,希冀學員能從課程中學習到與零食添加劑等相關的知識,進而做到減少食用零食的頻率。

根據成都晚報的報導,發現有相當多的成都青少年患有蛀牙或其他口腔疾病,故該報呼籲要從小做好口腔保健。然更去細究原因,不難理解為何青少年的口腔疾病亮起了紅燈,因為他們大多喜愛食用含有糖的飲料或零食,且不固定刷牙而導致蛀牙。而英文營活動裡本就有包含刷牙、衛生等課程,那麼社區課程是否就可以與零食做個結合,切入學員們的日常生活。

設計《食尚》課程的目的不僅僅是透過活動讓學員減少食用零食的頻率,更是想嘗試另一種教學模式「翻轉教育」,我們要丟棄傳統教條式的宣導,因為我們都知道吃零食過多可能會提高蛀牙發生的機率,但我們從不會去克制零食的誘惑,原因在於我們對教條式的宣導無感,無法與其取得共鳴。故我們要翻轉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們的課程設計會引導學員們針對零食添加劑進行提問問題,進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尋找有關添加劑的知識,如此一來,他們才會對所找到的知識更加深刻、更能體會。

(二) 實際操作

本課程的執行係以「巫婆的藥劑」為點題並作為貫穿課程的主軸線,巫婆的藥劑是指零食經常會添加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甜味劑。課程的規劃是三名主帶老師帶領三個小組進行系列活動,包含零食知多少、食品添加劑、零食熱量海報、卡牌桌遊、食物金字塔、互動式海報、戲劇表演等等,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從而將關於食品添加劑的相關硬知識以課堂互動、學習單填寫等軟的方法使其能接受。最後,利用小品表演串聯課堂的所有內容(包含過量的零食添加劑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學員製作的海報等等),使這些相關知識能夠用戲劇的呈現傳遞給更多的人。

(三) 困境與解決

《食尚》在成都育梁所遭遇的挑戰主要是參與的學員人數過多(20多人)且吸引的學員基本上是年齡較小的小學員,因此工作要怎麼分配以及班級秩序的控管便是其中的兩大挑戰。為因應過多的參與人數,《食尚》的作法是將學員拆分成三組,一組負責卡牌桌遊的製作、一組負責食物金字塔和互動式海報的製作,以及一組負責小品劇本的發想。隨後出現的情況是小學員的安排上,礙於他們的年齡以及文字敘述的能力,他們無法參與海報的製作或是劇本的發想,必須要安排以畫圖為主的手工活動,但我們事前並沒有推估到此事情的嚴重性,以至於營隊期間我們是一邊進行活動一邊想其他的替代方案讓小學員能夠參與其中。給以後執行社區學堂的人一個建議,社區小學堂的參與人數一定要限額,參與人數一多,就會使教學品質和學員體驗經驗有明顯的下降。 

(四) 活動心得

我在《食尚》是負責帶領學員進行食物金字塔和互動式海報的製作,因為需要學員具有美工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因此會來我這的學員主要是A班的同學,而我又是A班的老師,因此學員比較願意聽我的話與我互動溝通。是故,我有時可以放心去支援劇本組的工作,協調他們的討論,使小品的呈現更能夠貼近《食尚》想傳達的理念。希冀讓學員從課程體驗中了解過量的食品添加劑可能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進而減少吃零食的頻率。  

記錄與報告人:蔡念軒

 

(一) 營前規劃

『食尚食尚最食尚』如此時尚的名稱發想是來自巧琳同學的創意,原本預計沿用零食大作戰這個名稱,然而這名稱太淺顯易懂也缺乏吸引力有更改的必要。食尚取自時尚的諧音,我認為食尚這名稱不僅有時尚之意也能解讀成食得尚好。我們的活動設計是從零食延伸出不同知識與創意利用,食尚這詞與我們想傳達的概念不謀而合,因而選用。

(二) 實際操作

在構思活動設計的時候,我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計畫,首先,第一步詢問,詢問這部分是以團體來作問題討論,問題都關於學員平時吃零食的狀況。團體討論的好處是可以聽到他人分享和訓練發表力,不僅如此我們也會讓學生做討論的統整,藉由統整學員能看到自己與他人的情況。在設計這環節放了一個小巧思,就是在下半場討論時的組員會與上半組不同,促進不同班級的學員之間的交流。

第二步調查是在經由詢問的環節後,調查的部份我們設計讓學員審視零食外包裝,知曉零食裡的成分標示。詢問環節會引導學員去意識到零食中的添加劑,這時在讓學生回家調查食品添加劑,還有他們在不同零食包裝上看到重複最高,讓這討論也能延伸到課後。學員們所做的調查,除了寫在自己的學習單,還要向全班分享他獲得的資訊,讓學員由知識的接收者轉變成傳遞者。

第三步為發現,經過上述兩步驟之後,學員們發現原來零食裡的食品添加劑,對身體來說有種種危害。同時也會發現在零食的外包裝上可以獲得零食的資訊。第四步表現,當學員們完成第三部後,接著該去思考如何去呈現所有獲得。我們預期會有互動式海報、卡牌遊戲,因為食尚這個主題知識量龐大,若只是展現學習單那便了無生趣。我們希望用有趣的創意來包裝層層知識。互動式海報在製作時要注意的是該如何讓海報有邏輯的呈現,而不是抄書。互動就是讓閱覽者能親手觸碰海報,增加感官體驗,對此能有更多記憶點。卡牌遊戲則是在玩樂中學習,卡牌遊戲同時考驗記憶力和知識。卡牌遊戲的問題都會與零食添加劑相關,答案也都能在互動式海報裡獲得。卡牌遊戲與海報連結能達到連貫性,成果的展現也能持續延伸。

(三) 困境與解決

當初選擇社區時,考慮到無法實際走訪社區的可能性,因此尋著之前團隊的經驗「走不出去就帶他進來」,『食尚食尚最食尚』便就此誕生,並獲後為這次設區的主提。『食尚食尚最食尚』的發想是從生活教育『零食大作戰』教案作延伸發展。『零食大作戰』授課主旨是透過巫婆的妙方為故事引導出零食裡所含有的添加劑,讓學生能了解添加劑可能對身體會帶來怎樣的危害。『食尚食尚最食尚』抓住了這主旨,課程目標便是透過種種活動,讓學生切身了解零食過量後會有的危害之後能從自身開始做少買、少吃零食。

(四) 活動心得

在食尚組裡我原先被分派到工作是互動式海報的製作小組,不過在與學員討論成果發表時他們提議要加入小品,我就接下了小品組。小品組主要負責成果發表日穿插於歌曲表演裡的戲劇展演,需要準備的部分為撰寫劇本、演員訓練、道具製作、舞台呈現。我的工作是幫助學員們完成劇本,引導他們的劇本和橋段設計與社區主題做聯結,並且加強學員們的舞台表現力。

小品組是由四位五升六年級的學員組成,恰巧這四位學員都在我負責的培優班裡。學員們在著手進行時,都充滿活力與熱忱。他們的創意真的遠超乎我想像,分配工作時也不爭吵,這樣的團隊使我擁有無比的信心。帶領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些許挫折,學員們在撰寫劇本時有許多創意的想法,卻難以體現於現實生活中。學員們想的科幻劇有趣可是主旨傳達的強度弱,且無法貼近觀眾的生活。行政會議上團隊建議用更多的引導拉他們回到正軌。然而當時我挺徬徨的,畢竟我非相關系所出身,對於編劇的準則著實無法掌握,讓我認為要去引導學員是困難的,而且我也不希望學員認為我要強加一個模組在這劇本上。徬徨導致我無法堅定地與學員做交流,好在隊員們願意幫助我度過這個檻,他們陪同我一起去和學生討論劇本。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引導是透過反問的方式讓對方能夠回到原點上去思考,回到原點後就能夠選擇不同的道路,也可以再從新審視自身的邏輯。欣慰的是學員們一點就通,將劇本寫的簡明扼要、意義鮮明。不僅如此,這齣戲利用海報組的成品當作道具,把靜態展演拉近了充滿活力的舞台,賦予嶄新的表現手法。

前面也提及到食尚組是將社區帶進校園的教案,對於了解社區這塊比較薄弱,範圍也較小。雖然範圍小確貼近學員們的課後生活,零食充斥生活每一隅,從吃零食的購買、頻率、來源或人氣零食都能推敲各學員平時的生活模式與在地的流行飲食甚至零食廣告的型態。

學員們在體驗所有活動之後,有人說:「零食這麼可怕,那我要少吃了。」這也正是我們預期達到的效果,從自身做起比任何標語都來得有效。只要學員們能意識到過量的零食有危害,他們從自己做的海報還有問題設計的過程都不斷的接觸相關資訊,每天映入眼簾有關零食的負面訊息,在拿到零食的那一刻多少會去思考吃下去的後果。再者,所有資訊都是學員自行查找的,意味者他們能夠作為一位宣傳者,當他們與朋友和家人去商舖的零食區,偶然提到這幾天他所學之事,這就是無形的宣傳。

 

  圖1.小品組成果發表

 

 

 

 

 

 

圖2.討論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