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

「黃河邊的農民群像」─學生回響

9月何慧麗老師來到課堂上,與臺下眾多的師生們談「黃河邊的農民群像」,分享河南農村的經驗。究竟在這次分享之後,同學們對於中國農村有了什麼印象?又有什麼樣的心得呢?
 



↑圖為何慧麗老師參訪台灣山地社區

 

「黃河邊的農民群像」摘要                                                                      廣電三   張慶芸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想是何副縣長為黃河岸邊這個主題訂下的副標題,熟知黃河下游到黃河中游的當代鄉村建設的她在短短兩小時的演講裡言簡意賅的為 大家清楚地講述黃河邊農村的故事。四個故事前她大略說明了農村對於大中國的重要性,與在國家處於何種地位。近年,中國一直想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家;但在 歷史的堆積下,農村文化依然是中國強大的粗根,要改變很難。從多方文化遺產來看,都可看出農業對於中國古今的重要性,像是看似祭拜的大鼎,其實老祖先們不 是用它來朝聖的,而是當時治理疾病熬煮草藥食用的。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有名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和台灣人都熟知的重要文化遺產,也曾在台灣展覽過,事實 上它不只反映當代從熱鬧城市邊的小鎮到人們主要活動地區的生活景象,同時也反映當代中國主要的農業文化,本圖想說的不是資本主義,而是文明的發達並不排斥農民。

歷史上也有官員幫助農民崛起的例子,在歷史上紀載曾與農民一起偉大的英雄-焦裕祿,也是蘭考縣的官員為第一副書記。因當時蘭考縣內澇、風沙、鹽鹼三害猖獗,糧食產量全省倒數第一,大量人民靠乞討生存。當時蘭考還沒有度過飢餓期,泛黃區滿目瘡痍。焦裕祿率領全縣群眾展開生產自救,與農民一起治理風沙,是一位成功的鄉村建設實踐者。

進入演講後半進入主題蘭考縣農村故事,第一個為蘭考縣大李莊的趙風藍大娘在2004年創立最早的老人協會-蘭考縣大李西村老人協會。因當時村莊內只剩下老人、婦女、兒童,有著毛澤東思想的趙大娘雖為長者但願意為村莊奉獻,尊重農業與中國文化(十二生肖之類)。她自己本身為人母,知道老人家心中的「孝順」不是金錢上中看不中用的物質享受,而是陪伴;她從不願接受富有子女的金錢,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孝順。她看到老人家不開心,會用種種方法讓老人開心。沒有錢辦活動,趙大娘也會想盡辦法給在外頭打拚的後代發信,說需要錢、需要力、需要點子來辦活動給長者們。大娘的聰明才智引來資金。她知道老人家愛什麼,因此活用經費辦活動(大戲等等)來取悅村裡的老人家。

第二則故事則是和農業有關。大豆,為黃河邊的重要農產品,但因為在蘭考縣南馬莊不好銷售,村支書張硯斌成立社區營,為農民解決問題。他為了讓農民無後顧之憂的種植農作物,請消費者先付訂金給農民,好讓他們有充足的經濟空間做農,他還拉近消費者與農民的關係,讓消費者直接來農村拿稻子,同時享受農村的悠閒;體驗農民的生活。此外,舉辦品米會直接讓農民與消費者面對面,直接讓現場消費者試吃;同時,也讓農民直接推銷各自最瞭解的農作物。

再來是本校英文營去的地點胡寨村,村中經濟能人-王紀偉在2005年設立「胡寨哥哥農牧專業合作社」,目前主要發展蔬菜大棚,夏天悶棚殺菌、其餘時節皆可恆溫種植蔬菜瓜果,同時也發展肉雞養殖、羊、豬、牛等農畜產業。除了發展農牧業外,亦同時包辦了農、畜產品的銷售。胡寨村在胡寨哥哥合作社的帶領下,大部分村民皆加入合作社;其基本宗旨即透過聯合生產與銷售的模式創造更大效益,創造農民穩定收入來源。

 

「黃河邊的農民群像」心得                                                                      斯語一   張雪芹


 聽了何教授舉的諸多案例後,我有些其他想法。

 我的媽媽祖籍是在福建的一個小村莊,在土樓及相關旅遊業尚未發展起來前,一般農民的生活就是「吃得飽」,殺雞宰兔是僅限於過節和招待久未見的親戚,肉類不常吃。大家都挺勤儉,否則收成便會不好。看似和樂,其實也有些個性很差的住戶,貪小便宜,以吵架為樂,不孝順父母也是有的。組成大部分都是農戶的小村莊,其實若真的要調動起來,各種各樣的聲音匯聚在一起,要控制成一股建設農村的力量,也不是件易事。以前就曾聽說要蓋間公廁,需要的建材提前一晚送到工地,隔天那處竟是一片空蕩,原因即是小農的不佔白不佔心理,各家拿走幾塊木板,公廁就告吹了。明明是件有惠公眾的事,卻完敗於愚昧的心態。

也許這只是個案,但卻讓我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刻板想法。所以,教授說的其中一個特別人物——趙鳳蘭女士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同樣活過數個年代,有些老人是一輩子自掃門前雪,有些卻替替為他人著想,甚至不再是個想法,而有實際行動。人才出自於民間,但也要有發揮的地方,而趙鳳蘭女士卻辦到了,她是真的激起大家的積極。為何從前沒人這麼做呢?也許有個開頭然而失敗了,也許以前就一直是個偶爾閃過的想法。

知識分子、讀書人是擁有更多的思路,他們可以指點要走往哪個方向,怎麼走可以更好,但是居住者才是真正的行路人,他們才是要走下去的人,對於何慧麗教授的看法我很贊同,如果連生於斯長於斯的你都不願為自己的土地奉出一份心力了,就算再多的指點,也永遠只是空談罷了。

讓一個地方有生命,不僅是農村,還有城市裡的鄉鎮市,各個地方,都需要住民們的向心力、積極心,一同付出。領頭的那個人最是辛苦,但最是需要他不斷堅持。對於人性,我也不該抱持絕對悲觀,是環境影響了人的態度。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也能撞出新火花、帶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