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內丘 - 綠色小精靈

主題:河北綠色小精靈

一、 參與志工:黃品蓉、施虹伶

二、 參與學生:9位學生

三、流程

第一天:1. 整體活動介紹 2. 複習環保概念 3. 分組討論在家中垃圾是隨地扔還是自己收拾,若沒有收拾,反思自己沒有做到的原因。公布小任務:美化家中垃圾桶(可請家長傳照片到微信群)

第二天:1. 分享前一天任務完成結果 2. 公布今日小任務:採訪家中長輩或鄰居(學習單) 3. 分組練習回家訪問方法

第三天: 1. 分享前一天任務完成結果 2. 討論海報設計理念(想像海報為塗鴉牆) 3. 分組製作海報草稿

第四天: 1. 分成繪圖組、著色組、標語組三組,分別由不同老師帶

第五天:1. 分組進行海報製作 2. 在右下角蓋上手印表示承諾(不亂扔垃圾)

第六天:1. 分組進行海報製作 2. 在右下角蓋上手印表示承諾(不亂扔垃圾)

第七天:1. 完成所有作品 2. 訓練小小解說員

 

記錄與報告人:黃品蓉

(一) 營前規劃

在台灣時,聽聞老師及當地志工們說河北當地居民的垃圾分類、環保等意識都稍嫌不足,因此我與另一位團員─施虹伶便共同著手以「環保」為主題的社區教育課程,希望能透過這七天的社區課程讓學生們更深入了解環保相關知識,並且能夠實際運用至生活,而非僅是紙上談兵。原先我和虹伶規劃的課程包含了:

一、實際探訪當地垃圾場,讓學生親眼觀察當地垃圾集中的情況

二、美化垃圾桶並在美農空間新增紙類、塑膠類等垃圾桶以落實垃圾分類

三、製作創意標語、海報並張貼於美農空間

四、訓練小小解說員於成果發表會時向家長介紹

(二) 實際操作

「綠色小精靈」是與當地志工腦力激盪後決定的主題名稱,因為綠色是大自然、永續等概念象徵的顏色,與我們的主題「環保」相契合,借用藍色小精靈此部電影,改為綠色小精靈。而在綠色小精靈班級中有五位大班學生及四位小班學生,總共是九位,我與一位中國志工共同帶領兩位大班生和兩位小班生,在課堂過程中能輕易發現大班生的環保相關知識明顯比起小班生更加豐富、多元,為了讓小班學生有更多發言機會,我們改為讓小班生先發表,再由大班生補充、延伸,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有機會闡述所知所學。另一個挑戰是發生在製作海報時,我們發現小班生的繪畫、文字撰寫較弱,因此大班生不願相信小班生的能力,執意0將工作全都扛下,所以在製作過程我們需要不斷介入,要讓小班學生也有參與感,於是我們讓一些較基本,例如描邊框,打草稿等工作交由小班負責,其餘的再交由大班完成。

(三) 困境與解決

在與當地志工討論以及實際抵達營地後,發現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垃圾集中場」,因此踏出教室探查這個活動迫於現實因素必須取消;此外,我們認為若製作了不同類別的垃圾桶,但最後所有垃圾還是統一收走,而沒有分類處理,製作垃圾桶這個活動不就有些多此一舉了嗎?因此最後我們決定留下製作創意標語、海報及訓練解說員,並且新增家庭小任務和製作環保決議書的活動,家庭任務能讓學生回家後和家人宣導、討論環保相關知識,而環保決議書則是代表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紙上寫上宣示並蓋上手印,形同一種對自我的承諾,並將這些作品張貼在美農空間中,宣傳環保概念同時達到警惕自我的效果。

(四) 活動心得

英文營除了由英文歌曲教學組成外,還有生活及社區教育;而比起正課,我認為生活、社區教育操作起來更具難度,因為在前往營地前,我們其實可以說是對當地環境、學生情況一無所知,所以從一開始寫教案到營前與當地志工討論以及最後呈現都一直不斷修改、討論,才有最後的成果得以展現。

普遍來說,學生們的環保知識其實是足夠的,但如同當地志工、老師所說的,很多學生其實都是知道,但卻沒做到,所以在這次的社區教育中,我們也特別注重最基本的「垃圾不落地」此概念,先從最基本的開始著手,以解決最根本的環境髒亂問題,再進而討論環保議題。這七天的社區課程也許只佔了這些孩子們人生中的數萬分之七,但我們努力想留下的是能讓他們有好的習慣、好的觀念,在這漫漫人生中,對自己也對整個環境、整個地球產生正面的影響,實踐「綠色小精靈」的理念!

 

記錄與報告人:施虹伶

(一) 營前規劃

在台灣時,原先計畫在這八天課程中帶入環保、垃圾回收分類觀念,並且帶領學生到村中的垃圾集中地,讓學生了解他們並未進行回收分類以及實際勘查垃圾的丟棄狀況,之後再讓學生實作環保標語、環保海報、訓練解說員等。

(二) 實際操作

到了美農空間與當地居民、志工討論後,發現當地學生不只沒有落實垃圾分類,垃圾隨地亂丟的現象更是當務之急,此外,當地志工認為環保標語與海報的效果不大,建議省去兩者,改為直接將標語結合圖畫以漫畫形式在美農空間的入口兩側牆上塗鴉,並讓學生押上手印,增加儀式、承諾感。但是和王老師討論過後,由於我們營隊並沒有專業美術設計背景,直接在美農空間的入口處作畫風險過高,我們改變成一樣用漫畫格式但是畫在海報紙上,保持學生的創意發想也避免發生問題,並且在成果發表時在美農空間門口由學生親自向鄉親們介紹宣傳,一樣能達到推廣環保的效果。

(三) 困境與解決

因去年到內丘辦過英文營且在生活教育課程中有一堂環保課程,就學生反應得知當地學生對環保概念已有初步認識,並且熟悉3R(reduce, reuse, recycle)。但是在營隊八天中,在營隊地點(美農空間)裡卻只有一個垃圾桶,不論是廚餘或是紙類等可回收物,不分大人小孩一律都直接往桶裡丟。在與當地組織討論過後,我們希望透過每日社區課程,從學生生活周遭開始落實垃圾分類,培養學生落實環保的良好習慣,並且將美農空間打造成社區環保推廣中心,宣導當地環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