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內丘 - 綠野仙蹤

主題:河北綠野仙蹤

一、 參與志工:王鴻陞、鄭佳滿、張以臻

二、 參與學生:22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互動式問答(大壘東村有什麼問題?)與課後學習單發放(大壘東村的過去)

第二天:社區踏查/踏查統整

第三天:踏查統整與社區地圖繪製(大壘東村的現在)

第四天:學習單統整與社區立體模型製作  /  掃地時間:代表樹選舉

第五天:社區立體模型結合黏土製作(大壘東村的末來)

第六天:完成社區立體模型

第七天:訓練小小解說員

記錄與報告人:王鴻陞

(一) 營前規劃

河北省內丘縣金店鎮大壘東村,該村位於河北省西南部,鄰近有高速公路,交通尚屬便利,距內丘縣城大約有20分鐘的路程。該村約有300至400戶居民,共約1300人左右,村莊的人口結構是以老人、婦女和小孩為主,青壯年的男性基本都到外地去打工。村莊的產業結構也較為單一,主要以農業為生計來源,但其作物種植過於單一化,村莊周邊基本上都是種植小麥和玉米,極為倚賴市場價格的波動,以至於這10年來,大壘東村原從金店鎮的發展大村之一轉變成如今金店鎮主要的貧窮村之一。

其次,現今我們所看到大壘東村的格局主要是在10年前大抵確定,當年郝姐的公公是時任大壘東村的村支書,是屬於當地的能人領袖,具有群眾號召的能力。其為配合當時政府推動的農村修路政策,欲將村莊主要的聯外道路拓寬,然早年該道路的兩旁主要是家戶民宅的旱廁,因此老村支書帶領村民將自家的旱廁改為抽水式的馬桶或是將其移至民宅的後方,藉此騰出空間以進行道路的拓寬,進而確定成為今日我們所見的大壘東村。

經過訪談得知,早年的大壘東村其實種植許多的樹木,然在現代規模化的農業經營的影響下,原本的樹林都被砍伐殆盡,轉而種植經濟作物玉米及小麥,其造成的結果是村莊裡頭極為缺乏樹木的遮蔽。

(二) 實際操作

綠野仙蹤是希望藉由社區踏查和親友訪問的方式,帶領學員一步一步地了解大壘東村的過去樣貌以及尋找社區目前所遭遇到的難題為何,進而激發學員的創意來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本課程的活動設計會藉由社區探查和親友訪談並進,透過社區踏查讓學員繪製大壘東村的社區地圖,觀察大壘東村有什麼樣的社區資源(店家、植物、環境),使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從小到大所生長的社區,進而引導學員思考這個社區存在哪些問題,而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他?透過一系列的引導,幫助學員勾畫出大壘東村「現在」的樣貌。

其次,我們還設計一個問卷讓學員帶回家與父母親討論大壘東村的過去是長什麼樣的?而如今又為何會變成今天這樣,其變遷過程又是如何?讓學員把社區課程的作業帶回家,是希望讓學員和其家庭與家鄉進行連結,學員透過和父母親的討論來了解社區的過去,除了更加認識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之外,進而幫助我們外來志工勾畫出大壘東村「過去」的樣貌。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引導學員思考怎麼解決村莊非常炎熱的問題,透過一番引導使學員得出「種樹」這個選項,進而拋出「你希望10年後的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一步一步的引導使其想像以前所不曾想像的,並在營隊期間中讓所有參與英文營的學員進行「大壘東村‧代表樹選舉」,從民主選舉的投票結果選出大壘東村的代表樹。

最後,透過隨手可得的廢棄物將社區資源地圖立體化,進而製作出一個大壘東村的立體模型,該模型會呈現出學員所看待大壘東村的樣貌為何。其次結合「你希望10年後的大壘東村是什麼樣的地方?」從而在大壘東村立體模型中種植了一顆又一顆的樹苗,讓學員們做出10年後大壘東村可能的未來樣貌。

綠野仙蹤的核心重點是把握住社區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等三種面貌,透過不同的課程設計將三個元素呈現,藉此讓學員了解社區的過去以及轉變歷史,進而希望能啟迪學員在未來能夠改變社區,解決社區的問題。

(三) 困境與解決

綠野仙蹤在河北內丘所遭遇到的挑戰主要有三;一是參與的學員人數過多且多為小男生,將近有24個人參加,23男1女,其所造成的問題是工作非常不好分配導致有許多的閒置人力無法發揮,另外課程較偏向知識性,對於小小男學員而言,他們無法吃下這些東西,以至於時常會搗亂課堂的秩序。其次是教室的使用,因美農空間的場地限制,僅有兩個班級可以使用空調,而社區有三個組別,所以大家必須輪流使用沒有空調的教室,但是該間教室對於我們眾多人數而言其實是非常地擁擠,以至於學員們無法很專心的在課堂中,再加上天氣的炎熱,浮躁是他們一踏入這間教室的整體反應,無論他原本是否乖巧。   

最後,帶領老師如何在浮躁的情況下引導學員繼續進行社區課程,老實說我在這塊的處理就非常地糟糕,以至於課程的執行出了些問題。

(四) 活動心得

首先,我本身沒有帶領過小小學員的經驗,所以當他們浮躁不停時,我不知道要怎麼使用技巧性的手段讓學員們停止躁動,或是有效地將注意力吸回到對課堂;其次,主帶老師們之間的溝通並沒有做到位,以至於時常有情況不能默契地做到位。所幸結果一切順利,只是最後時間配置未妥,無法向家長們展示學員們這八天的努力

記錄與報告人:張以臻

(一) 營前規劃

綠野仙蹤的俗名其實叫做「種樹隊」。「綠」代表著樹,而「蹤」代表著「走過的痕跡」,也就是課程中我們將學生帶出去探索社區、畫出社區地圖的概念。為何要做這個主題則是因為我們到了當地之後,發現到大壘東村的路兩旁並沒有許多路樹,但卻可以看到許多人在少部分房屋產生的陰影下遮陽,那為何不多種點樹來遮陽?這是我們想要去探討的問題。希望藉由這次的課程來增進學生對大壘東村的認識以及綠化等知識概念。

(二) 困境與解決

也許是因為別組的內容都為較靜態且有接觸到畫畫的部分較多的原因,在讓小朋友選擇完自己想要待的組別後,我這組總共為二十二個人,且為二十一個男生以及一個女生。這讓秩序的管理成為了最大的考驗,也成為了一個完全考驗老師控場能力的情況。

調整的速度是這次社區沒有好好掌握的部分。一直到第四天我們才真正的抓到他們的性格和上課的速度。因為都是男生,若沒有明確的工作分配,讓每一個人都有工作做,不然沒事做的學生很容易就開始亂跑或是想要逃到外面去踢足球等等。因此一步一步把要做的事情簡短並清楚的表達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一堂課讓我非常印象深刻,那堂課的課程內容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一人拿一坨黏土,然後捏出自己想要放在社區地圖當中的東西。那堂課是所有課程中最安靜的一堂課,因為他們都非常認真的去做自已想要做的東西,若想要別的顏色也會主動去問別人說可不可以跟我交換一點,最終的成品也非常出人意料棒,讓我們看見了好動活潑的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三) 活動心得

這個課程還有一個環節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那就是我們利用一點打掃時間去集合所有的學生做一個投「大壘東村代表樹」的活動。這個活動一開始我個人其實是抱持著悲觀的狀態,因為我認為學生並不會那麼看重這個投票,也許隨便選一個數字就把答案寫下了,但結果出人意料地獲得熱烈的反應。每當我唸出一張票,支持那個隊伍的學生就會非常高興的吶喊,那短短的十分鐘內我們可以感受到真的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了這個活動,無一例外。這也種下了他們對於選舉投票的小小種子。

雖然最終我們並未能真正的種一棵樹在大壘東村裡面,但我希望繼由我們的課程,我們有成功的在學生的心理種下了一個名叫「種樹」的種子,並期望某天他能開花結果,真正實踐到他們所處的社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