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雯
一、 主題:經濟作物
二、 參與志工:凌鳳儀老師、陳嘉雯、鄧軍
三、 記錄與報告人:陳嘉雯
四、 協助小天使:6位學生
五、 行程:
第一天:前導、確認主題內容
第二天:參觀農田
第三天:小組討論、準備訪談榨油廠的大綱
第四天:參觀花生榨油廠
第五天:匯整訪談結果、製作記者手札
第六天:繪畫活動
六、 活動記錄與心得分享
活動第一天,我們先請學生分享在地所種植的植物種類。在地農民所種植的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花生、地瓜、秋葵、西瓜等。組內有學生家裡有田地,平日便跟著長輩一同耕地,故我們發現學生具備一定的耕種知識,完全能夠擔任志工老師們的嚮導。
既然本組主題是經濟作為,我們自然需要到田裡去考察。故,我們向一位學生提出參觀田地的邀請,一行人到她家的田裡去考察。學生自小生活在村裡,對田裡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們能夠準確地辨別出各個植物,并和我們講解田裡引水灌溉的方法和一些農用工具的名稱及功用。此外,學生家也有養羊。他們家的羊都是繫上繩子並綁在樹旁,藉此約束羊的活動範圍,避免羊誤闖入田地,破壞農作物。
八月正好是花生收成的時間。剛抵達汀塘村時,隨處可見鋪滿在路旁的花生葉及花生於烈日下曝曬。根據學生的分享,花生葉曬乾以後可用作燃料,而花生可以榨油或是直接食用。有鑒於此,本組決定前往參觀當地居民——李小姐所經營的花生榨油廠。實際走訪前,我們先請學生擬好他們想要訪問李小姐的題目,並讓學生充當小記者主導訪談過程。
李小姐表示,花生一年兩收,榨油廠則是根據花生收成時間運作的暫時性工作。花生收成期間,他們會聘請短期工人協助榨油;非收成期間,則榨油廠停止運作,李小姐及其員工另有主業。李小姐十分熱心地引導我們參觀榨油廠,並講解各個機器的運作方式及功用。
榨花生油有四道工序,分別是篩殼、炒花生、榨油、過濾。篩殼即利用打殼機把花生殼與花生果實分離,為後續工作做準備。李小姐表示,打殼機會自動把殼與果實分類,果實會直接進行炒燒步驟,而花生殼則用作炒燒步驟的燃料。炒花生十分講究火候,火候大小及翻炒時間長短皆會影響隨後所榨出的油的品質與多寡。炒得太久則花生焦黑,炒得不夠則花生不熟也不香。因此,此環節十分考驗師傅的功力,是榨油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步驟。
經翻炒降低花生果實所含的水份,即可進行榨油。剛榨出來的油並非呈市面上所看到的澄清的金黃色,而是呈現渾濁的狀態。因此,過濾步驟是榨油工序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原先渾濁的花生油從過濾機的一端經過一層層細密的網狀內裡,自另一端流出即呈現澄清的金黃色。完成過濾的花生油即可裝瓶出售。因花生與花生油的售價差別甚大,所以當地居民更傾向於請李小姐的工廠協助榨油,賺取兩者之前的價差。
活動第五及第六天,學生將先前進行走訪所搜集到的資料匯整起來,製作成果展演的作品。本組一共展出兩樣作品,分別是以實際走訪的農田為主體的繪畫作品、學生走訪榨油廠的記者手札。
來到汀塘村,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農田、用石頭砌成的房子,所感受到的是炎熱的天氣、小村的寧靜。我們以外地人的身份來到這裡,請學生帶領我們一同了解村莊。若沒有在地志工與學生的幫助,我們無法做到這一切。自此,我所看見的汀塘村不再只有簡單的外觀樣貌,而是更進一步地用身體去體驗在地生活,用心感受汀塘村的寧靜美好。
資覅整理與上傳:湯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