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麗副院長蹲點研究: 發展型壓迫下的農村永續經營演講

在這次的演講中,何慧麗老師以「發展型壓迫」為主軸,帶領聽眾們瞭解中國農村的發展與挑戰,以及台灣社區經驗的啟發。

「發展型壓迫」是當前中國農村的一大挑戰。何慧麗老師提到,中國大城市的急速發展,導致農村感受到資源、心理、社會上的各種壓力。要找到緩解壓力的方法,就必須瞭解中國農村的現實條件─土地資源有限、農民數量龐大、農業的化學工業化。何慧麗老師指出,除了瞭解農村之外,更重要的是知識份子的投入。知識份子能夠帶入國家、企業的外部力量,幫助農民面對挑戰。以河南省的農民組織為例,何老師生動地說明了知識份子的作用,並以此勉勵在場的聽眾。

※何慧麗老師走訪三芝共榮社區,與洪總幹事訪談

台灣社區經驗的啟發,是發展過程中內生力量的重要。何慧麗老師親自走訪宜蘭、南投、新北市的社區,指出台灣社區重視共同感的凝聚,並試著以傳統技藝的傳承、農業教育的推廣、與大學的合作等方式,尋找農村的新出路。

在演講的最後,何慧麗老師強調,農村面臨的挑戰,需要靠外力和內力的相互搭配,方能找到出路。在這段過程中,知識份子作為銜接外力與內力的橋樑,更是不可或缺。以此,何慧麗老師鼓勵在座的師生積極走入農村,將知識化為改變的力量。

 

 

何慧麗副院長蹲點研究: 「黃河岸邊的農民群像」演講

 

地點:政大行政大樓第2會議室

時間:104年9月24日下午四點到六點

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得以趁著何慧麗老師來台短短一個月研究的時間邀請她來為我們演講「黃河岸邊的農民群像」,讓我們也得已藉由這個機會,認識另一面的中國,此次演講特別配合了王瑞琦老師與陳永生老師的通識課程,並也配合臉書將演講訊息放置網路上公開,最後也成功吸引了滿場的同學,在演講的過程中,何慧麗老師透過黃河岸邊四個村子發生的四個故事,讓我們更加瞭解中國農村的現況,透過在場同學們的發問和老師的回答,進行了一場海峽兩岸經驗的交流與激盪!

 

何慧麗副院長簡介

何慧麗,女,1971年12月出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現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學、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經濟社會學。

聯繫方式: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或 010-62738868

何慧麗副教授自2003年起除了在高校承擔相關科研和教學任務之外,還在河南省豫東地區有著長達10年的掛職經歷,先後擔任蘭考縣副縣長、開封市禹王台區副區長、中共蘭考縣委常委、開封市市長助理等職務。期間,她借用高校知識分子群體力量以及地方黨政力量,與基層鄉村幹部和群眾相結合,進行了相對有效的“農民合作與城鄉互助合作”、“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的社會科學試驗,受到了習近平同志的接見和高度肯定。掛職結束後在豫西開辦弘農書院,繼續其通過弘揚鄉村傳統文化來改善鄉村治理的鄉村建設試驗。其事蹟除了被大量的報刊雜誌報導外,還被CCTV-10《人物》欄目,CCTV新聞頻道《社會記錄》欄目、《央視論壇》欄目(2006年4月14日),CCTV-2《財富故事會》欄目,鳳凰衛視《社會能見度》欄目等專題大幅報導。其研究具有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主位、參考其他”的中國本土理論特色。

近5年公開發表的科研成果:

鄉村公共財的發生機制及其作用[J],《人民論壇》,單獨作者,2015.14;

發展型壓迫與家國理性:新時期返鄉的痛與力[J],《中國圖書評論》,第一作者,2015.5;

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理念轉型及其試驗[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作者,2015.4;

習近平的三農戰略思想與東方理性的複興[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第一作者,2015.1;

政府理性與村社理性[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第一作者,2014.8;

當代鄉村復興的主體性[J],《綠葉》,單獨作者,2014.8;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bate in China: the role of ecological Marxism and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J], Monthly Review, November, 2014(第二作者);

亟待從村莊層面突破小農困境[J],《人民論壇》,第一作者,2014.7;

從建設性後現代視角來看中國三農問題的出路[J],《江蘇社會科學》,單獨作者,2014.6;

當代新鄉村建設的實踐總結及其反思——以開封10年為例[J],《開放時代》,第一作者,2014.4;

解構全球資本化霸權,建設後現代生態文明社會[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作者,2014.2;

後現代小城克萊蒙[J],《綠葉》,單獨作者,2014.2;

城郊村的新鄉土政治[J],《人民論壇》,第一作者,2013.21;

現代化背後的鄉愁、鄉戀和鄉建[J],《人民論壇》,單獨作者,2013.15;

合作化還是組織化?——“國家、市場與農民”關係框架下的農村基層組織製度變革路徑建構[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第二作者,2013.5;

從西方社會科學到中國社會科學的反思[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第一作者,2013.2;

返鄉型資本:地方工業化的主體[J],《貴州社會科學》,第一作者,2013.1;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面臨的結構性困境與突圍路徑[J],《農業經濟》,第二作者,2013.1;

當代中國鄉村復興之路[J],《人民論壇》,單獨作者,2012.31;

農民專業合作社走向專家談[J],《村委主任》,第三作者,2012.16;

農村社會階層分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影響機制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第二作者,2012.12;

踐行“順應自然”的農業觀[J],《綠葉》,第一作者,2012.12;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digenous Culture, and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a[J],2012,Monthly Review, February, 2012(第四作者);

作為生態文明形態的有機農業之道[J],中國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第一作者,2012.1;

農村宗教生態:“多元一體”關係的動態發展——以河南農村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單獨作者,2011.2;

生態學的農業勞動:現代社會可持續生存的基礎[J],《生態經濟》,單獨作者,2011.6;

村級文書製度:城中村治理的製度創新[J],《新視野》,第一作者,2011.2;

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制約因素及其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第二作者,2011.2;

當代農學:關於“生命空間”的實踐“和”學[J],《中國圖書評論》,單獨作者,2011.1

城鄉鏈接與農民合作[J],《開放時代》,第一作者,2010.9

------------------------------------------------------------------

而以下為何慧麗老師演講所講述的文章內容,文章中也包含了他在演講上講述的中國農村的故事和經驗:

 

【鄉村建設專欄】何慧麗:從黃河下游到黃河中游的當代鄉村建設

2015-08-22 新讀者請戳→ 

本文刊發於《新華月報》2015年8月號「鄉村建設」專欄。何慧麗,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院長、曾任河南蘭考縣副縣長。

 

「鄉村建設」專欄是由新華月報與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及國內多家鄉村建設實踐機構友情合作出品。

 

獲取更多鄉村建設相關的內容,請戳上方「鄉村建設研究」^_^

 

又到了草木蔥鬱、暑熱炎炎的7月。還記得12年前的7月下旬,當時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和校長陳章良,與開封市簽了長期合作協議,將我們一行6人帶到了開封去掛職,我被派到蘭考縣掛職副縣長。在市校共建的背景下,31週歲的我,躊躇滿志地開始了人生事業的新徵程。

 

2003年7月,我花了半月時間,調查了蘭考縣16個鄉鎮的狀況,感到豫東傳統鄉村資源資本化內力欠缺,鄉村面臨的是如何可持續生存的問題。於是,我提出在該縣搞「小康村」試點的想法,得到了當時在城關鄉陳寨村掛職的省財政廳徐可同志的引薦,以及開封市、蘭考縣主要領導的肯定。這樣,以蘭考縣為鄉村建設運動主要試驗場,其最初設計是——以村莊為基本單元,包括自然村、行政村;以村民生計為本,即以村民的增收和節支、提高生活福利為要務;以合作組織為綱,即以促成村莊的文藝隊、老人協會、經濟合作社等為關鍵,改善村莊治理;以大眾文化為根,即以發展秧歌、腰鼓、盤鼓、地方戲曲、傳統太極等喜聞樂見的大眾化文藝為形式,紮根於農民的生活價值系統。我們希望以合作制度創新的方式把留守在村的農民們組織起來,把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轉化為鄉村建設的正能量,有效地促進農村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蘭考縣屬於黃河下游的豫皖魯交界縣,兩千年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駐留講學,當代黨的好幹部焦裕祿曾生前工作過,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合和共生。在此背景下,黃河中下游的當代鄉村建設運動便拉開了帷幕。

 

黃河下游:蘭考鄉建紀事

 

蘭考試驗區,是從分佈於城關鄉陳村、架子鄉賀村、三義寨鄉南村、儀封鄉胡村、閻樓鄉李村、許河鄉蔡村等6鄉6村的農民自組織建設開始的。其發展歷程顯示出多元力量此消彼長和互相支撐的特點,可以總結為「黨政主導,農民主體,全社會參與」的多元一體框架。

 

從事件現象上看,一些重要鄉建紀事有:

 

2003年國慶節假期,由中國人民大學、河南大學等6所高校「三農」社團50餘人在天津科技大學教師劉老石的帶領下來到了蘭考縣6個村莊進行支農支教活動,當時將大李西村的文藝骨幹帶到陳寨村來教學,後來又有中原油田退休工程師衡生喜加入發動教學工作,由此產生了蘭考縣第一支農民新合作文藝隊。

 

2004年8月底,我們第一次在賀村召開了4天關於農民經濟發展合作社培訓會議,12月10日,在南村召開了4天蘭考縣科技扶貧與合作社培訓會議。兩次會議上,有縣農業局、扶貧辦的幹部、開封市委黨校教師、北京專家、多個合作社社員代表、河南大學三農發展研究會和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代表、村莊文藝隊、村民代表等等廣泛參與,具有「多元」力量參與的特點。

 

2005年年底,由於新鄉村建設試驗兩年來形成了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和農村社會文化發展模式,從而促發了一系列早期城鄉社會、經濟、文化互動,具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新聞效應及社會影響事件,諸如蘭考農民新合作文藝隊進京演出(2005年7月15-16日)、「教授賣大米」事件(2006年1月2日)、大禹論壇(2006年6月25日)、購米包地及其價格聽證會(2006年和2007年的秋季)、北京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的初創(2007-2008年)等。

 

此時,在溫鐵軍教授的指導和統籌下,由知識分子參與的全國當代鄉村建設實踐也如火如荼地發展著。蘭考試驗區的經驗與其他地區經驗一起,成為早期鄉村建設相輔相成、相互關聯的一部分。比如農民文藝隊教練衡生喜、老年人協會帶頭人趙鳳蘭都積極參與全國性的經驗交流會議,參與外出教練和指導工作,蘭考縣幾個村莊的經濟合作社帶頭人和基層幹部均參與了全國性的農民合作和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會,其中南村和胡村等合作社還以發起者身份加入了2006年由全國7家合作社組成的北京國仁綠色聯盟的成長和發展工作,以及2007年北京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的成立和發展工作。

 

2007年,各種社會參與的鄉村外發力量,以及體現政府主導作用的各類涉農部門力量的介入較早期逐漸加大,農民內生性力量的主動性也漸趨明顯。這個階段新鄉村建設試驗的特點有三:一是村級農民合作組織的範圍向村際、鄉級和縣級延伸,形成縣、鄉、村三級範圍內的合作;二是一些農民合作組織內容向多元和綜合方面延伸,形成生產、金融、購銷、文藝、社會等綜合的多元合作格局;三是對社會、政治和知識界影響漸大。

 

2008-2009年,以李村為核心的老年人協會,在縣民政局、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和發展促進會的支持下,在以趙鳳蘭為首的集體化時期老幹部的積極帶動推廣下,輻射到整個閻樓鄉近10個村莊,以及周邊3個鄉鎮(小宋鄉、紅廟鎮、許河鄉)的若干村莊,十餘支村級老年人協會及其文藝組織得到成立和發展。

 

2008年7月,以胡村合作社為核心力量,在鄉級政府的支持下,儀封鄉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在鄉里成立鄉級聯社組織,共有1300餘戶農戶參加,以統籌好單個村級合作社「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劃不來」的事情,這是農民合作組織質的提高。此外,在合作社大棚蔬菜產業迅速發展並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合作社進行了一系列生產、流通、土地流轉實踐之後,胡村於2009年2月率先在村級層面成立了合作社借款擔保協會,以與鄉信用社對接解決合作社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當時我負責了蘭考縣合作社通訊事務,並組織了數次全縣性的農民合作組織培訓。無論是鄉級農民合作聯社的成立,還是合作社在生產、流通、金融、加工、土地流轉等方面的進展,其探索均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008-2009年,東壩頭鄉在鄉黨委和鄉政府主導下,在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和發展促進會的資助下,成立了15個村「兩委」(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主導的村級文藝隊和老年人協會組織。該鄉兩屆鄉黨委書記劉廣亮和孔令玲從2008年起6年來,每年的春節前都舉辦鄉村農民文藝表演比賽,其中我參加的有3次。

 

同時,以三義寨鄉南村等村莊為重點,繼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本地城鄉公平貿易的嘗試,包括該村的無公害大米已逐漸發展到有機大米種植、藕蟹生態混養、「快樂豬」養殖、小雜糧種植等多樣性生態農業生產體系的形成以及生態民居建築的推廣。該村還從2008年始,直至2010年,一直有意識地進行本地城鄉經濟社會文化互助的嘗試。分別以鄭州消費者團隊和開封消費者團隊組隊進行每年一度的生態文化旅遊節,進行本地生產、本地消費的「購豬認養」經濟活動,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然而,在此階段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因為以「農民合作與城鄉互助合作」為特點的新生事物,在這個階段已較深地觸及到各種社會人際關係、文化心理結構乃至經濟結構利益的調整。與早期的社會運動狀態相比,到了締結新型共同體而突顯各種利益矛盾錯綜複雜的階段。此時矛盾也多,問題的展現也多。有項目的高成本付出和挫敗,也有各種內外部矛盾的形成、發展和激化……

 

從黃河下游到中游:開封鄉建與靈寶鄉建紀事

 

2011年3月-2013年5月,鄉村建設工作重點,以探索城鄉良性互動的方式延伸到開封和鄭州等大中城市,也以優秀鄉土文化復興的方式開展到了開封地區農村,以及豫西靈寶市的農村地區。

 

一方面,當代鄉村建設所達到的程度儘可能地體現了既有體制空間、社會空間乃至文化空間的容納度,另一方面它也面臨著越來越堅硬的瓶頸力量,即中原區域內市民消費者尚需要觀念和行動上的引導,以及更為深厚的文化教化力量的發掘弘揚。

 

2011年3月,我擔任了開封市市長助理,外發力量便引到了開封市團市委、市婦聯、開封大學、鄭州蘭考商會等機構和市民階層。這個時期,關於開封市和鄭州市等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的文明消費者教育項目和公平貿易機制的探索主要有:2011年一年內,由北京師範大學譚思婷教授團隊為開封市城市消費者群體和蘭考縣村莊農民合作社所在的村小學師生們,做一定的消費啟蒙工作;2011年8-9月,以蘭考縣4個合作社、尉氏縣2個合作社等農民經濟組織為理事單位,以鄭州蘭考商會的企業家汴衛平為董事長,與鄭州文明消費者志願者一起,成立河南鄭州國仁超市機構。國仁超市提出「文明消費(健康+公平)→自然農法(土地+種養)→健康生活與和諧社會」的理念,在開展國仁論壇、發動鄭州有機小市集、促成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等方面做了啟蒙式的工作。

 

此時鄉村建設事業也開展到了尉氏縣等開封市其他區縣,並在內容和方式上有新的探索。2011年7月,由河南大學三農發展研究會、中國農業大學社會學系等高校「三農」志願者50餘人一起,在開封市團市委的指導協調下,開拓了開封市尉氏縣崗李鄉袁村、石村、沈村、佔村4個村莊。2012年春節時寒假期間,以河南大學三農發展研究會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大學生志願者團隊為主要力量,在通許縣岳村、元村,開封縣木村和楊村,開創了「參與式調研」「集體伙食改革」和「鄉村情景分享朝話」等發現鄉土性的新型支農支教活動。2012年暑假,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的「三農」志願者團隊在蘭考縣的南村、壩村、營村、方村、固村,杞縣的於村,提出了「到田野做學問、向社會學知識」的下鄉宗旨,並試著踐行之。

 

同時,2012年暑期之後,我接觸到了以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為目標,以「敦倫盡份,克己復禮」為宗旨的開封市敦覆書院。在深入瞭解該書院的運作機制、社會使命和具體效果之後,我也對多年鄉村建設經驗、教訓進行反思,認為在經濟發展主義在河南地區仍佔主流的情況下,以知識分子為主要參與力量的當代鄉村建設,應該以「人民生計為本、合作組織為綱、多元文化為根」為經驗基礎,在發掘並踐行傳統鄉土文化復興(比如孝親文化等五倫八德)的層面上有所作為,而農民合作經濟等領域若能有大幅進展,主要還在於思想文化的根本提升和全人式培養教化,在於「以孝為本、以德為先、義行天下」。於是便有意引導高校「三農」社團下鄉目標和內容的轉型。

 

這一鄉村建設地點、內容、方式的轉型期存在於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在由敦覆書院培訓了部分大學生骨幹力量之後,河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三農」社團力量便有序被引入到豫西靈寶市農村地區以在村莊開展道德講堂的方式,聯合廣東李文良先生等儒商力量齊力開辦弘農書院(2013年4月)。

 

靈寶市坐落於黃河中游金三角地區,即豫陝晉三省交接地帶的邊區,古時是從西京或長安到東京或洛陽的中心地帶,這兒是千古道源——《道德經》的誕生地,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弘農書院以「尊道貴德、和合生態」為宗旨,繼續探索當代新鄉村建設事業。弘農書院願意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下的現實境遇中展開,發陳以榮。其主要工作有五:優秀鄉土倫理道德重建(以「孝親」為本的婆媳關係、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改善等),農民合作社培訓、生態農業培訓、衛生保健培訓以及國家相關政策培訓。弘農書院迄今已成立兩年了,在它發揮引進資源並對農民進行培訓的同時,助生了靈寶市弘農沃土農牧業專業合作社(2013年),以及合作社的資金互助部(2014年),老年人活動中心(2015年)。書院在開展道德講堂教化人心、城鄉自然游和國學遊方面、河南大學生支農支教總培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豫西靈寶正在探索「書院+合作社+生態農業」三位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子。並且希望與隔河相望的山西永濟蒲韓社區、連山而近的西安大鄉建團隊有機呼應起來,成為黃河中游當代鄉村建設的星火燎原。

 

人事滄桑,天道有公。實踐中的事物發展是有著歷時感的規律的。多少現象好了也就了了,有著其生長、發展、成熟、衰落的過程;有的卻歷時彌新、得道多助地壯大發展著。迄今,南村農民合作聯社的資金互助服務部,其資金總額從2004年的49戶農民加入的3萬元,增加到2014年年底兩縣9村500餘戶的700萬元,胡村合作社資金互助服務部資金總額也達到100餘萬元。2015年,由蘭考20餘個早期合作社組成縣級穀雨——宜農聯合社,在北京宜農貸愛心貸款的外援下,將鬆散小農的合作社小船組裝成聯合艦隊,抱團發展。這些最早進行綜合式新鄉村建設實踐的鄉村,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曲折地、頑強地踐行著中國本土特色的、以「土地和金融」為核心的經濟社會文化綜合合作之路。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知識分子與基層幹部群眾相結合,是把「毛」紮根到「皮」上以使其「長壯發亮」的生存功夫。因此,十餘年來,我們很清楚,自己不是主體力量,充其量也只是示範、參與和支持力量而已,是協調和溝通力量而已,甚至是個在試錯的實踐中提升自己力量而已。村莊是「風能進,雨能進,知識分子能進,企業家也能進,政府更能進」的地方,有所偏離和現實化都正常。「能做多少是多少」、「事在人為」的心態,是從事鄉建事業的行動者所持有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本質上,合作的歷史,無論是經驗或者教訓,都是基層幹部和群眾在一定的外在條件下以主體的身份在做,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總之,從豫東到豫西,從蘭考、開封到靈寶,從黃河下游鄉村到中游鄉村,鄉村建設是個有著歷史淵源和地方傳統的宣傳隊、播種機、大學校。事在發生,理當其時,道通歷史並指向未來,當代鄉村建設必將生生不息。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福建基地協調人─ 張俊娜

2014年12月 張俊娜老師蹲點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福建基地協調人─ 張俊娜,將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做為期一個月的蹲點研究。

       張俊娜目前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生,她自2009年開始參與大陸的鄉村建設運動。於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到福建省蒲田市的一個村莊創辦社區大學,並協調鄉建中心閩贛基地三所社區大學事務,她希望針對台灣的社區營造做深入調查,並和大家共同研究、交流。

 

 

資料整理:趙思菡

 
 

鄉村建設中心副祕書長─邱建生

2013年11月 邱建生老師蹲點研究

       邱建生老師自十五年前開始參與大陸的鄉村建設工作,有較為豐富的田野經驗,相信他在臺灣的調查和研究對豐富兩岸的鄉村建設理論會有所貢獻。

 

 

資料整理:趙思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