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兩岸社區發展論壇參訪集錦─台北社區篇

前言

「兩岸社區發展論壇」今年再度開辦。在第五次的論壇當中,兩岸的師生們一起參訪了台北,以及台灣中、北部的社區。在台北社區的參訪中,看到了在地里長的付出、中央、地方和大學三方合作的災後重建,以及拓展孩童課後輔導的社區發展協會。同時,也造訪了社區大學,瞭解社區大學在社區營造當中的角色及作用。

台北‧文山忠順里

我們首站來到了台北市的忠順里,一走進這就感受到曾寧旖里長與其夥伴的熱情招待。參訪當天適逢元宵節,里長與社區志工正在準備紫米湯圓供里內的長輩們食用。由食出發,里長帶我們來到社區內的「快樂農場」。原本這裡是一個閒置的轉角空間,但在里長與志工的魔法之下,變成社區的美麗角落。社區志工會主動認養小小菜園,擔負種植與照顧的責任,而收成好的蔬菜會由社區志工一起分享,有時也會拿到市場販售以增進社區的收入來源。

這對於來訪的中國大陸社區工作者而言,是一件極為納悶的事,因為這些事情全是社區居民自願參與,並且投入程度之高,因此他們不斷地追問里長:「是什麼原因讓社區志工願意花費時間、精力參與社區活動?」一位志工媽媽的回答相當地有趣,她答到:「因為我們是幸福的人啊!」不是因為志工的家庭有多麼地富裕,而是因為她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找到自我成就的滿足感,進而更願意投入社區的活動。

台北‧烏來&福山部落

從著名景點「烏來瀑布」順沿南勢溪山谷前進,經過了約40分鐘的搖搖晃晃車程。山路的盡頭是一座山谷,而陡峭的山谷裡有一座小小的泰雅族部落:「福山部落」。

福山部落有著原始的山林自然景觀,也有泰雅族傳統的文化資源,是一不可多得的深度文化旅遊景點。然而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八八風災)重創了福山部落。暴雨淹沒聯外交通道路,使福山村如同孤島一般困於山谷之中。

這些年來,政府與政大等許多機構皆走入當地,從事災後重建與社區陪伴。在這次論壇系列活動中,我們邀請了福山部落的居民、新北市第十河川局、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等三方人士,從各自觀點出發講述福山部落的災後重建與未來。在三方的描述中,將福山部落的生命及其優缺點毫無保留地一一展現,引起論壇師生們很大的迴響與討論。

台北‧南港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南港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初,是以保衛四分溪不受砂石場汙染為目的的人民團體。多年來經過社區志工、社區大學等多方努力之下,終於在2009年成功向政府申請「封溪護魚」,以保護四分溪流域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除生態保護之外,更是將觸角延伸至社區照顧與生態旅遊產業。其所推動之「銀髮族關懷照顧服務」、「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四分溪生態微旅行」、「綠竹筍節與淨溪嘉年華」等活動,更是讓來訪的論壇師生讚賞不已。即便位處在台北大都會之中,久如社區發展協會還是可以透過社區集體動員營造出一個生活/生態/生產等三生一體的社區好環境。洽如同禮記‧禮運篇所記載一般,是一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模範社區。

台北‧南港社區大學

南港社區大學位處在南港區的成德國中之內。南港社大黃榮護校長直言「啟動真愛、營照南港、走出黑箱、迎向明珠」是南港社大一貫的辦學願景。南港社大不僅致力於推廣知識,同時也是社區組織的培力好夥伴。再加上其辦學理念是為「培養具有社區意識並樂於公共參與的現代公民」,社大的課程設計更是將在地元素與地方內容結合至課程安排中,促使學員(包含成德國中學生)對在地認識的扎根與了解,進而積極地投入到當地的公共治理。南港社區發展協會正是在南港社大的陪伴下,積極推動保衛四分溪的抗爭行動,終究讓政府下令「封溪護魚」以保護當地河流的自然生態。

筆記、整理: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王鴻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