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兩岸社區發展論壇參訪集錦─中部社區篇

前言

參觀完台北市一帶的社區之後,第五屆兩岸鄉村論壇的師生們啟程南下。在接下來的參訪中,見到了社區營造的更多風貌。有的地方與社區大學合作,將荒蕪的溪畔變為蝴蝶居住的樂園。有的地方在基金會的長期努力之下,重振了居民回憶中老街的風華。除此之外,長輩們的日常照護,以及政府主導的觀光業進入社區之後,究竟引起了什麼樣意外的變化,也是值得注意的焦點。

彰化‧東螺溪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大學

南下的第一站,是位於彰化溪湖的的東螺溪自然生態教育園區,我們一行人一下來,就受到執行長林淑玲與社大的生態導覽老師的熱情款待。林執行長告訴我們,這個園區是湖莆社區大學以及社區熱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晶,早期東螺溪畔因養豬畜牧等廢水汙染及發臭,加上附近農田使用農藥種植農作,使得這一帶成為高汙染環境。

或許是母親對孩子的愛,讓林執行長決心開始投入改善社區生態環境的工作,一路走來頗為艱辛,但也遇到了許多貴人,包括社大的生態導覽老師、熱心的社區民眾等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僅社大辦學做得有聲有色,更也成功地恢復了溪畔的生態。近年園區蝴蝶廊道打出知名度,開始推廣社區旅遊也利用植物種子做成文創商品,希望可以形塑社區特色產業。

來訪的大陸社區工作者們,對於林執行長的故事感到佩服,也深深體認到了社區工作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雖然只是南下的第一站,但就已經給了我們很深的思考與激盪。

雲林‧堀頭社區&長泰老學堂

在這次的論壇之中,我們也觸及了社區老人照顧的領域。不同與傳統的老人照顧機構。位在雲林的「長泰老學堂」,以引導他們以能力回復為目標,用照顧學專業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失能老人,增加其自立生活的可能性,幫助長輩回到家庭和社區,而不是退化等著進機構的中繼站。

之所以取名為「長泰老學堂」,執行長林金立用一句話概括「這裡是人生繼續學習的地方,不是被照顧的場所!」。就像林執行長與我們分享的老人圓夢計畫,透過照顧學的專業以及持續奉獻的續航力,失能老人也能重持生活的樂趣與尊嚴,這樣的努力過程,也深深影響了參訪的兩岸社工專業的老師們。而林執行長也與里長合作,試圖將長照樞紐與農村樞紐結合,甚至導入醫療、交通、送藥,期望打破現在單一的托老功能,重新思考社區整體需照顧對象。

就像林金立執行長說的:「每一個社區都有機會發展自己的照顧體系,尤其社區互助圈的建構,是面對未來大需求、大缺工的重要因應之道。」雖然與社區合作這部分仍然是在路上,但這樣的一個老人照顧機構連結農村社區的願景,確實是非常進步值得學習的思維,也是我們這次論壇的專業工作者共同希望可以追求的。

西螺‧螺陽文教基金會&老街再生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第五天的一早,我們一行人就從斗六出發前往以醬油聞名的西螺鎮,西螺早期為台灣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當時最熱絡的商業交易場所就是現在的延平路,商店、茶館、旅社、藥鋪等等,南來北往、車水馬龍。然而,之後隨著時代的變遷,西螺的產業沒落,人口外移越趨嚴重。西螺這個過往的繁華小鎮,也漸漸開始凋敝。

眼看著曾經繁華的家鄉漸漸風華不在,一群熱愛鄉土的有志之士創立了螺陽基金會。透過老屋修建、文創產業、國際志工樞紐、在地民眾導覽訓練等方式,希望可以保留傳統文化,並且重現西螺小鎮當年的光輝。沿著西螺老街,我們可以體會日據時代時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的美,更可以在漫步店鋪的過程中,更深刻的了解西螺的在地特色以及傳統文化。

而這一切美的事物,其背後都藏著螺陽基金會與在地居民奮鬥的故事,或許這也是為何西螺老街雖小,卻讓人想要一再回訪的原因吧。

南投‧車程社區發展協會

下午的行程,我們到了湖光山色的南投車埕社區,了解這邊社區發展協會的發展沿革與運作。車埕社區發展協會成立的相當早,之後於1999年九二一地震、理監事會改選後,開始聚焦與政府合作,透過招商發展觀光產業積極朝向觀光社區目標發展。

跟著總幹事的腳步,我們觀看了社區觀光產業的營造。而在之後的討論會,也激盪了許多精彩的思辨。包括招商後對當地居民的影響、社區發展協會預算的分配、觀光產業如何給予居民回饋等等。相對於其他社區,車埕的社區營造,牽涉的相關組織、人可以說是更加複雜,如何在發展社區產業時,讓在地的社會服務、文化保存,是在此行後值得反思的一個部分。

 

 

筆記、整理:國立政治大學學士生,劉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