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北內丘梯次

2018-河北內丘

河北內丘梯次

2018/07/22-2018/07/31

 

目錄

 

河北內丘梯次............................................................................................................. 

黃品蓉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施虹伶(跨梯次)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王鴻陞(跨梯次)  東亞研究所碩士一年級................................................. 

鄭佳滿(跨梯次)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二年級......................................... 

王元蓁(跨梯次)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傅馨慧(跨梯次)  統計學系三年級.....................................................        

高继帅(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王玉克(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李思诺(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马文洁(中国志工)  烟台大学..................................................................... 

石佳栋(中国志工)  烟台大学..................................................................... 

 

黃品蓉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政大提供了學生許多國內外、各種類型的志工服務機會,而因為「老師」這個身份曾經是我夢寐以求的職位,且我一直很想體驗看看志工服務活動,再加上朋友的推薦,因緣際會之下加入了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成為了營隊中的一員。

在加入英文營前,我曾聽聞其他服務團的培訓時數、制度等,發現英文營的培訓課程嚴謹且專業許多,不僅有指導教授,甚至會邀請校內外各方專業人士前來教授個案輔導、情緒管理、language art等專業課程。在每周兩小時的培訓課中都有相對應的主題及妥善的規劃,除了培訓課之外,各梯次也會有各自的小組會議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組員間能近距離更有效溝通、討論,也可以更清楚了解每個組員的特質、教學風格,還可以補充在大團培訓課中遺漏的部分以及釐清欲參與梯次的實際情況等等。

而每周的培訓課後都覺得有很多收穫,但同時也深感自己的不足,原來教學有那麼多技巧,要如何抓住學生注意力,如何因材施教,如何讓學生吸收歌曲歌詞,如何讓學生願意配合活動、聽完一堂45分鐘的課程,還有好多好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且每次試教結束後,老師和其他團員們都會給予非常寶貴且實質的意見,讓試教者知道哪個部分需要注意、改進,哪個地方做得很好要繼續保持,或是發音、翻譯錯誤等也都會被指正出來。記得一開始試教時我不太擅長與台下學生互動,後來透過培訓課以及學習其他團員的試教方式,才了解與學生一來一往、拋問題給學生不僅能和他們有良好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教學者的魅力,更是抓住他們目光、幫助他們事半功倍學習的方法。而我們的每一份教案也都會被仔細審核,並且被加上註解,一打開檔案就能一目瞭然,知道哪個部分可以怎麼修改,或是有什麼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選擇。有一次我直接將電影情節貫串整份教案,忽略了農村的貧富差距,並非每個學生都進過電影院看過電影,於是就被其他團員即時糾正過來,他們提議可以把電影情節變成故事,這樣一來不論有沒有看過此部電影都能像在聆聽一個新的故事,更有參與感。營前培訓的期間裡,每一位團員都隨著課程、實作、互動、討論、溝通慢慢成長,更成為日後前往營地實作的奠基。

 營期正式開始的前兩天,老師突然宣布要將我調到小班,這讓原先一直將教學模式設定為大班的我十分擔心,擔心自己會不會一時無法調適,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角色,但和老師、團員討論,以及實際上台實教後,發現其實需要調整的地方不大,在教學上大致就是要將步調放慢、加強發音,以及小班的專注力沒有大班來的好,所以如何利用一堂45分鐘的課程去做有效時間分配並教完一整首歌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班級經營上,管理秩序便成為首要的重點,由於小班的精力一直處於非常亢奮的狀態,所以場面很容易就會變得很吵雜、混亂,因此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抓回來,或將學生拉回上課狀態都是要靠小技巧、老師魅力,以及與學生的小默契才能完成的。

       當營期正式開始後,我才真正見證、體會到了先前在培訓時老師、團員一直強調的學生間的程度、貧富差距。在河北梯次的小班中有許多三年級的學生,也就是整個營隊中年紀最小、學齡最短的學生,因此在教學上其實頗具挑戰,因為這群學生幾乎連字母都無法辨別,更別說認出單字了,而在發現此現象後,我們便將這群三年級學生平均分配給中國當地志工,請志工額外花時間幫助他們複習,也因為他們無法認字的關係,我們的對策即為:利用旋律直接背誦,這個方法不需要他們打開課本一個字一個字跟著讀,只需要讓他們熟悉旋律,多重複幾次,並將較難發音的單字挑出來特別說明,雖然利用此方法背誦較長的曲目仍具難度,但的確解決了部分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困難。四、五年級學生中程度差異也很大,有些學生在老師教完主歌的當天或隔天就能拿到微笑貼紙或造型貼紙,但也有學生只能完成較短的點心歌,而我們都會大力鼓勵學生找我們背歌,尤其針對程度沒那麼好但有心且很努力學習的學生給予協助。

經過十天的英文營,我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幸運,看到農村的環境、資源還有教育等等,再回過頭檢視我們在台灣擁有的一切,真的感到自己擁有的太多太多了。然而,儘管這些孩子們物質上不比我們富足,但他們的心靈卻很純粹、單純同時知足;在課堂上,一個遊戲、話劇都能把他們逗得樂不可支,動手實作、搶答遊戲也能輕易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好勝心,為了一個印章、一張貼紙拚了命做worksheet、唸歌、背歌,每每當我感到疲憊時,看到這群學生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天真無邪的臉龐,就覺得:「啊!累的好值得呀!」孩子們的反應及回饋是我們在這次營隊中收到最珍貴的禮物。

然而,也並非所有時刻都那樣美好、順利,每天出現一兩個小插曲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所以我也因此學到了處理這些「小惡魔」的方法。個案處理是我們在台灣營前培訓時就上過的課程,但沒有親身經歷過其實很難想像會是怎麼一回事,而在營期間我學到了:若出現狀況時,私下帶離再進行溝通是較好的處理方式;小孩的自尊心也很強,所以在眾人面前會顧及顏面,可能不敢說出心裏真正的想法,這樣一來就無法了解實際情況究竟是如何,更沒辦法針對問題對症下藥。

回顧這為期十天的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我感到非常慶幸當初下定決心要加入這個營隊,雖然學期間每周都要額外撥出時間參與營前培訓,但也因為付出了這些時間、心力,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或許以後都不會接觸的東西,也和團員培養出友誼,更在營期間派上用場;營隊環境雖然沒有台灣那麼理想,上的是茅廁,天天擔心沒水洗澡,吃得很重口味,但也因此一支冰棍、一灌冰水就能把我們這群「台灣俗」逗樂、心滿意足;營期間雖然要每天早起,整天繃緊神經,喉嚨由於教課、管秩序吼到快沒聲音,送完學生回家後還要開大團會議、大小班會議,但當看到學生認真學習的模樣、當學生下課興高采烈跑來找老師唸背歌、當學生的作品出現老師的肖像等等,又覺得其實這些辛苦都沒什麼,儘管距離營期已經一個多月了,但從孩子們身上獲得的那份悸動仍然清晰地烙印在心中,那些辛苦都不見了,剩下的盡是美好的回憶。

 

施虹伶(跨梯次)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踏入英文營團隊,轉眼就是快兩年。很幸運地在短期間內參與了五個梯次,每個梯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起初的新隊員,仰望著講台上學長姐們的身影,在台下默默寫下筆記;到有新的隊員進入,自己成了小前輩,著急的想盡自己所能,以有限的自身經驗及能力希望能幫助學弟妹及團隊;到學長姐離開團隊,自己成了當初仰望著的在講台上說話的人。一路上走來,感謝王老師、學長姐以及夥伴們的指導與陪伴。

參與英文營經歷了三個完整的學期,親身體驗了營隊在每一學期的隊員培訓、行政處理、內部組織溝通協調上的改變。如果說第一學期參加營隊我的收穫是拓展自己的視野、脫離舒適圈並體驗不同的文化;第二學期是深入了解營隊內涵、參與培訓課程規劃及執行、行政聯絡等事項,學習到事情從規劃到執行垂直式的整合;那麼第三學期則是培養自己水平整合的能力,透過不斷的溝通及合作互助,將風險降到最低使得事情能順利進行。在營隊結束後回頭看,過程絕對是艱辛又曲折的。常常在路途中時而迷惘停滯不前,找不著方向,時而因挫折而傷心氣餒,失去動力。也曾和營隊夥伴們意見不合產生摩擦,也曾受老師質疑處理事情的態度及能力,而我們能做得就是不斷的溝通與調整。

在河北梯次我和去年一樣在小班教學,小班的學生向來活潑可愛且配合度高,只是對語言的掌控能力還未成熟,在給予指令時需要一步一步說明清楚但切記不能冗長解釋,因此我們都會在先前將要說的話先整理成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最好能條列式且簡潔有力,幫助他們記憶。河北梯次有許多去年來參加過的孩子,今年有些分去了大班有幾個一樣留在小班,看著班上幾位熟悉的面孔我發現過了一年他們真的成長好多,去年愛表演總是搶著上台的Hank一樣鬼靈精怪積極表演,而且更願意開口跟著唱,害羞靦腆的Henry活潑了許多也變得調皮許多。最令我欣慰的是這次分到大班的Ryan,去年的他還是因為被班上霸凌而怯生生不輕易和別人交流,連說話都小聲到要非常貼近他才聽得到聲音,而今年的Ryan不但和同學能夠正常相處,大班的老師也告訴我他在班上表現良好很願意開口唱歌,整個煥然一新自信許多,看到Ryan的改變,我想這就是能夠支撐的這個營隊的動力之一吧,課堂上賣力的教學從來不是希望能提升多少學生的英文程度,而是為了能提升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那怕只有一點點也好,經過了一年,孩子的改變與成長是我們想像不到的驚喜!

 

今年在成都梯次挑戰大班教學,雖然早已聽過老師及學長姐分享大小兩班學生性質的差異及教學技巧的不同,但是實際面對陌生的教學模式,在開始前我還是有些忐忑。在營隊的第一天我觀察到,即便大班孩子因年齡較長,對歌曲搭配的動作會比較排斥,但是成都的孩子非常的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甚至可以說是太乖了,甚至最應該要吵吵鬧鬧的下課時間都安靜地待在教室裡,非常的守規矩但緊繃。我們討論並改變教學模式,試圖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並且讓他們卸下心防不感到害怕。所幸在我們利用下課、午休時間和孩子們交流培養感情後,他們慢慢的不那麼拘謹,開始會在下課時去操場玩、會主動來找我們聊天、甚至會和我們開玩笑了。在帶領大班前我和元蓁、以臻請教了大班的帶領方法及和學生的相處模式,經過自己在成都實際進行後我發現,大班課堂吸收的能力更好而且比較能靜下來仔細聆聽,在說明規則時只需要講大原則,其他的細節他們可以舉一反三,讓我輕鬆許多。但是在要學生配合的規範及反應上,大班不像小班可以直接下指令或是給予任務要求小孩配合完成,大班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溝通,我需要用較多的時間讓他們理解並認同,而不是因為老師這樣說所以他們必須這樣做。

每一次的營隊都會有幾位來自當地的志工會參與我們,而我們在台灣培訓了一學期的課程到了當地需要濃縮在兩天中讓志工們能順利接軌營隊活動。雖然在事前我和負責第一梯次志工培訓的負責人元蓁已一起討論過兩天的大概流程,不過具體內容還是會根據各地情況或多或少調整。在河北梯次開始前幾天和王老師保持聯絡讓我能即時參考前一梯次的狀況並在河北梯次進行調整,因為王老師在第二梯次的第二天一早就要離開,因此我們馬上將流程順序更改,讓老師能夠和當地的志工有所交流和基本認識。在參與過的所有梯次裡我覺得河北梯次和當地志工的搭配是最有團隊感的,除了因為有讓他們實際參與教學環節之外,在事前的溝通幫助了許多。在台灣時我們就在微信群組上開了線上會議,當時他們曾對我們的歌曲教學提出質疑,我們馬上和王老師反映並討論之後的合作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並且事先想好處理的方式。在當地的兩天志工培訓更加強了當地志工對營隊的認識及參與感,每天的團體會議裡我會特別請當地志工能多多發言,因為我們團隊的性質還是比較相近,隊友之間或許會有盲點是我們自己觀察不到的,希望能夠藉由他們的眼睛把觀察到的不論好與壞都提出來大家一同討論。起初,他們還有些顧慮,但是看到我們隊友之間也是直接提出、討論、解決後,他們也比較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是能夠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不足然後努力解決。身為一個從小到大幾乎都是扮演好學生角色的人,就像王老師曾說過的,我的自尊心很高。在營隊籌備期間,曾經和老師在溝通上有衝突,當時的我感到非常受傷,覺得自己被誤解了,十分不能接受。我反覆思考了老師說的話,發現自己有些承認有些卻依然不認同。所以鼓起勇氣和老師說了我的想法,非常感謝老師願意聆聽然後和我溝通,讓我決定要用行為來證明自己。在事後也和隊友們密切溝通聯絡,讓老師看到我們的團結,幸虧有河北梯次的所有隊員們的陪伴才能讓我們度過難關,事前的這些挫折也讓後來的我們更有默契和向心力,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感謝當時的困難讓現在的自己學會面對自己的問題、面對別人的質疑、面對壓力並讓壓力轉化成助力,讓自己成長。

每一次和不同夥伴連續十天的搭配都能看到每個人鮮明的個性與教學風格,在河北梯次看到元蓁對孩子非常的有耐心,每每看到她不厭其煩地和小孩說明我都在心裡感到佩服。也感受到品蓉的主動幫忙與馨慧的貼心提醒,總是能夠給予台上的主教老師適當的協助。在成都大班時發現了自己還是很習慣的會因為求安穩而不敢放手嘗試新方法,即便在心裏想過了好多種不同的模式,最後還是傾向用原本的方式。但是這樣我可能就只會原地踏步,所以在之後我希望自己能學會勇敢嘗試不同的可能,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讓自己失去成長的機會,這是我非常需要努力的。

 

 

 

王鴻陞(跨梯次)

東亞研究所碩士一年級

  • 成長就是在跌倒中爬起再戰

第二次踏上中國大陸這塊土地、第二次參與英文營的服務活動,這次不像初次那般青澀與懵懵懂懂,開始學會扛起責任、付出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同夥伴們溝通只為落地後能互助地合作,然這過程並沒有想像中地順遂,反而是跌跌又撞撞。在台北,風風火火的三個月培訓,原以為已將最糟糕的情況全設想好了,殊不知第一輪的河北內丘就將我重擊在地,讓我牢牢地記住自己的不足。

跌倒後再爬起來的這段路程要感謝王老師對我的教導與信任,以及凌老師和育民對我的鼓勵與種種建議,才能讓我走出河北的低潮,並在成都育梁梯次時突破自我設限的框架、調整教學上的不足之處。這一個月的經歷,豐富了我的生命,讓我轉變了許多,以下是這個男孩在遭遇挫折後蛻變成長的紀錄。

 

  • 我在河北內丘是如何跌倒的
    • 河北內丘‧營前培訓

河北內丘的營前培訓有將近兩天半的時間,其所面臨到的挑戰主要有三:其一是營隊夥伴如何蒐集當地其所需的資訊,以便對營隊課程進行調整與教案的修改;其二是如何培訓當地志工,使其了解到政大英文營辦學的方針及其目的何在,這有助於讓當地志工明瞭其所參與的活動其性質為何,進而能對營隊提供所必要的協力;第三是河北梯次的當地志工人數和政大參與同學的人數比例接近1比1,其人力資源的配置會是一大考驗。

  1. 在台灣時,不僅須將所負責的教案流程大致擬出,還要思考該教案到當地可能會所遭遇到的挑戰有哪些,進一步擬出欲提問當地能人的問題大綱以及不能解決問題時的替代方案。其次來到營地後,須細心留意地觀察營地的人文特色(人口結構、產業、村莊格局)、自然環境(天氣、作物),這些將可作為和當地能人溝通的切入點。第三,問不同的人一樣的問題然後尋根究底的問,因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其對同一件事情的詮釋則有不同的面向,因此在還原一個現場的時候,就需參考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
  2. 培訓當地志工需要清晰的條理、一貫的邏輯與反覆的提醒,無關乎當地志工的人員多寡,而是政大英文營這個品牌所欲展現的特色為何(例如:不打罵小孩、Language Arts的英語歌曲教學、成員之間的互助…等等),進而讓志工遵守我們的營隊規範,並提供其所能提供之協助。

二、   河北內丘‧品嘗挫敗,體認自身的不足之處

  1. 再次踏入營隊教學

     在河北,我主要負責的教學對象是敬自由班(年齡大約分佈在小學5年級至初中2年級之間)的同學,人數共24位,其中有5位是去年曾參加過英文營的小夥伴,班級整體的英文程度相當地極端,且年齡層橫跨幅度較以往大,有不少初中的大夥伴們慕名加入我們,上述種種情況以至於對我們這些剛入門不久的教學者而言是有些許的挑戰。

       在主課的教學上,我負責的歌曲是《Seasons of year》、《Gravity》以及合班的生活教育課《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課是今年新開發的生活教育課程,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課程和《三隻小豬蓋房子》的話劇表演讓學員從中知曉金錢的概念以及該如何合理的使用金錢,並讓其了解到錢是父母親辛勞地工作才能賺取,要懂得感激父母親的辛苦。整體而言,理財課的架構與流程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得到當地組織的認可,來年到其他營地時依然可以適用,唯獨要注意的是問卷填寫要將沒有零用錢的學員獨立出,以保護每一位學員的自尊心

 

 

  1. 小組教學的策略

我與煙台大學的馬文潔搭檔帶領一個小組,小組成員有男四人、女四人共八人,組員的英文平均程度在敬自由班是屬中偏下,且組員們可能對英文感到特別的害怕,以至於不敢去大聲地念或唱英文歌曲,所以在小組表演的時候,其聲音總是三組中最為小聲的一組。他們很是缺乏自信,特別需要老師們給他們更多的肯定和學習上的關注,使他們在八天中能持續地學習英文歌曲,以及嘗試挑戰我每天為他們量身訂做的任務。

針對不同程度的學員要給予不同的任務,使其能在過程中不斷地突破自我的極限,然而8人的小組教學對我而言很是吃力,主要是因有三位學員特別需要花費我較多的心思帶領他們,此時無比慶幸有文潔在一旁能夠協助我,由她帶領程度一致的四位組員學習,而我帶領一位小幫手和三個程度較為不好的學員進行重點攻堅。確保小組內的每位學員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與協助。

  1. 問題的浮出

然從合班課程開始,我逐漸發覺到我的教學模式的問題逐漸曝露出,

(1)我的教學無法吸引小小學員(3-4年級)的注意力,以至於小小朋友會吵鬧進而干擾到課程的進行,由此凸顯我 (2)缺乏彈性的教學策略,對於小小學員的吵鬧,我只會那一千零一招就是音量加大試圖蓋過他們的聲音,殊不知這是多麼愚笨的方法,不僅很傷喉嚨也會讓聽者有不舒服的感受經驗,其次,若學員們也不買單時,我就圖窮匕見了。

並且這樣的問題會在小組教學時更加地凸顯,因小組教學極為仰賴主帶老師的教學策略和團體間的幽默互動,如果主帶老師只會那一千零一招,很快那位老師便會被學員們厭惡進而造成整個小組的士氣低落。慶幸有凌老師在旁提供我第三方的觀察,明確指出我的缺點並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教學建議,將原本自我侷限住的框架給打開,原來教學不只那一千零一招還有許許多多我所不知道的「眉角」可以操作,用輕鬆、幽默的方式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不僅可以輕易化解學員拋出的難題,還能簡單地做到班級秩序的控管,此外還能增加學生對老師的好感度。

另外,真誠的付出也是一張好牌,營期第五天或第六天時,大部分的學員都會出現彈性疲乏的狀況。學員對於課程不再感到新奇且與其它的學員也熟識的差不多了,因此下課結伴玩耍是常有的事情。這很需要老師主動找學生「搏感情」吸引他們的投入(尤其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老師的真誠付出其實學員們都看在眼裡,這些付出都會轉化成學員努力背歌、練歌來回報老師。印象極為深刻的是有一位組員,基本的ABC都沒有辦法認全,他學習英文歌曲全仰賴我的唇語和他的記憶,即便如此,在第八天的時候,他能夠念出3首歌並且把《Sharing, caring friends》背唱出。他們並不是不行,只是缺乏一個機會表現罷了!

 

叁、成都‧走出低潮,爬起再戰

  • 成都育梁‧營地現況

成都市金牛區育梁學校是以招收外來農民工子女爲主的民辦學校,其所處位置為城鄉結合部,是一貨運物流的集散地所在,其周邊會不斷有南來北往的大貨車經過,故學校環境較為複雜。育梁學校的辦學對象涵蓋周邊幾個村落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其小學在每個年級各設立2個班,共12班,每班人數約莫在20-30人之間。另外,該校學生的父母(原生家庭)大多來自四川省各地,因工作的需要而來到成都金牛區生活,是故育梁學校匯集了來自四川各地的學生。

營隊期間與李校長訪談過才知曉,成都的民工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小學時,學校距離住家的遠或近並非是首要的考量,而是學校老師能否對孩童進行嚴厲的管教,以及該校學生能升學到初中的比例有多少,做為家長擇校的基準。而育梁作為一間民辦學校,近五年來學生的升學率大概在30℅左右,是周邊民辦學校中的佼佼者,李校長本人也相當自豪這一點。

但由此也凸顯出育梁學生的普遍特質,英文程度相比河北梯次較差了些許,但更為關鍵的是因學校老師可能會以嚴厲的方式管教學生,造成學生們很是壓抑自身的情緒(例:下課都不會到處去玩耍,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自己的事),同時普遍缺乏自信(許多人在還沒開始之前,就會先認為自己不行、自己做不到,所以連去嘗試的意願都很缺乏),以至於學生們不敢於去表現自己。

  • 成都育梁‧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

1.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碰牆後調整教學策略

河北營隊結束後在前往成都的路途中,我沉澱了許多、也思考了許多,不斷地詢問自己,在政大的三個月密集培訓中我學到了些什麼?為什麼會在河北的時候會栽了那麼大的跟斗?我開始意識到,我把自己困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上,就是只會耍那三板斧的笨拙操作,很是缺乏彈性。過去的我可能在一些教學現場中有意識到我有問題(從同學們的反應回推),但始終沒有去做改變(或者是沒有人告訴我要該怎麼去變),直到這次徹底的碰壁撞牆後,才讓我重新回頭審視我的不足之處在哪?我要怎麼改進它?

教學策略的調整主要有三點;(1) 過往我的聲音一直過於處於宏亮、高頻的狀態,這對於台下聽者的感受而言其實是種折磨,且很容易讓台下的聽眾對我的聲音感到厭煩,也會使我的教學模式缺乏彈性。所以需要調整我的音量,適當即可。(2) 在英文教學上過於倚賴課本,而忽略教學應要有的彈性及策略。應拋棄課本,讓學生將焦點放在老師身上,師生的互動才是課堂的主題。(3) 缺乏幽默感。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幽默感是一個很棒的情感催化劑,有助於黏著學員對老師的信任,同時也能在過程中提高老師在教學上的自信心。

對我而言,無數堂的培訓課真的不如一次在河北碰壁的體驗,不僅找出問題的所在,還會刻苦銘心地告訴自己,下次可不能再犯同樣的錯了。

2. 主課教學‧拾回勇氣

在育梁,我所負責的A班主歌課有《That child in the mirror》、點心歌有《Gravity》、《Three little monkeys》,以及合班課的生活教育《環保酵素》。主課教學的內容基本上在過往的梯次就有執行過,而此次的課程執行則是針對我的三個缺點(聲音過大、缺乏彈性及幽默感)進行調整。

換個方式執行《That child in the mirror》的時候,我明顯感受到兩種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以往我在上主歌課或是在大學的助教課時,我會無意識地在課堂裡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所以我的音量會一直拉高、會用很大的力氣去做一些小小的事,以至於我每次上完課時總是有氣力放盡的感覺。換個方式後,我明顯感覺到我是遊刃有餘地在掌握這門課的節奏,一切流程都井然有序地按照當初所設想的那般一步步推進。這給予我很大的啟發,原來上課也可以用適當的策略來達到省力的效果,而學員回饋的反應也相當地激烈,這不禁讓我找回站在講台上的自信。

3. 小組教學‧另類的團隊性格

育梁A班的同學有26位學員,將其分成四個小組,我和四川大學的安妮搭檔帶領其中一個小組,小組的成員共7人,其平均英文程度大約落在中下範圍。其次,育梁的學員都有一個共通特性即對自身的自信心不足但又非常願意學習英文,是故他們對個人貼紙的衝刺並不抱持太大的興趣,反而是非常熱衷且積極地投入到團體的任務中,這非常不同於我之前兩個梯次的經驗。

A班的同學在參加營隊之前大多就相互認識,故有不同的小團體是很正常的事(例:明道梯次),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這些小團體竟是有利於相互學習的小組,他們會自動自發去向英文較好的同學向其請益,也會聚在一起練習英文歌曲。故當我們察覺到A班同學有這項特徵時,便在第三天時就採固定分組,將原本的小團體收編到各個小組裡,鼓勵他們在小組中相互學習並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效果其實滿不錯的,學員之間有更多的互動,且積極的組員會主動找其他組員一起來找老師背歌、練歌以求完成團隊任務,這是我過去不曾見過的團隊合作,重視團隊的勝利遠勝過個人的榮譽。

然而此種團隊風格其實也有壞處,就我的觀察,第七、第八天的時候發現部分的同學便失去了好勝進取的心,明明他的層度是挺不錯的,但就是不願意再往上走幾步,多練幾首歌突破自我的極限,心理覺得跟團隊其他成員保持在同一條線上也挺不錯的,整體趨同的結果導致團隊成長的銳意逐漸消逝,最後的結果有可能讓團隊停滯不前。

4. 小結

成都育梁是我第三次參與英文營活動,自從加入營隊以後,走的這條路真的是磕磕絆絆、跌跌撞撞的,所幸這裡有老師和其它伙伴們的鼎力幫助,才讓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調整自己走出教學的低潮期,並且在育梁的教學現場上重新拾回我的自信。回首過往參加的三次營隊活動,成都這次是我給我自己唯一打及格分的一次,這次的我是一個有方法的教學者,也是一名合格帶領小組前進的引導者。在8天的營隊期間裡,我不僅見證學員們的成長,也看見自己已經與過往的有所不同了。

肆、   總結

品嘗挫敗,然後從挫敗中蛻變成長,這段過程是我從河北與成都兩個英文營活動中得到的最大收穫。以往王老師總是不斷地跟我們強調保持彈性的重要性,但我始終不明白這究竟是代表什麼意思,在經歷過河北梯次的洗禮後,我終於明白「彈性」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做為一個老師所需要的教學策略,還包括平日做人處世的態度,路永遠不會只有一條,那為何要選擇把自己的路給走死了呢?想通了這一點以後,我的思緒便豁然開朗了起來,原來曾經的我給自己加諸許多不必要的框架,使我的思考僵化,以至於忽略那些真正該去注意的事。如今的我已然是升級版的鴻陞2.0,相信下次我能夠做的比這次還要更好。

致敬這個團隊的所有人!如果沒有你們,就不會有我的成長。

 

鄭佳滿(跨梯次)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二年級

身為學生,不管是小學、中學或是大學,總有自己偏愛的老師,即使那門課不是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也會因為那位老師教得好而非常專心,每天都滿懷期待去上課。一開始決定參加,初衷是因為想要讓偏鄉的小孩也有機會遇到這樣的老師,也想盡自己的微薄力量為他們做一些事情。

我原本性格就古靈精怪,在教案裡面加了學生互動、比手畫腳學單字、關鍵詞唱特別大聲等等。一心想著把培訓課教過的language art都放入我的課程,覺得一堂課40分鐘就應該開開心心的,不想有一絲沉悶。每每學長姐針對我的教案提出意見的時候,我都會想辦法盡善盡美。每個人給的意見都在我腦袋裡面盤旋很久,想要像他們一樣教得好。一開始的試教也挺順利的。

Life is not a bed of roses, it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英文營倒數兩個月的時候,我突然迷失自己。怎麼寫教案都覺得哪裡不對,明明就有努力用language art,大家的意見我也想盡辦法放進去,小組試教的時候表現得差強人意。  這個瓶頸我卡了很久,我的生活幾乎就是忙著改教案、準備考試、改教案、準備考試。即使改了n次,也是徒勞。

“You are teaching in traditional way.” 我只想著讓自己的教學更豐富,然而饒了一大圈還是繞回原點。我太強調講解生字,而忘記了原本的初衷——讓學員學會整首歌。整堂課的目標是學會整首歌,而非了解每一個單詞代表的意思!看得出來老師對我還蠻失望,但還是不厭其煩一對一示範給我看,我才頓悟教學可以不打流水賬,而且還能信手拈來如此流暢。

英文營僅剩幾個禮拜,幸虧有老師那一記當頭棒喝我才發現,教學不是去模仿,而要有自己的教學魅力!鑽牛角尖了許久,後來才驚覺,對我而言最成功的方法就是想得簡單一些,抓住教學重點後跟著自己的心走,自然就能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教學方式。像無頭蒼蠅一樣跟著別人的方式,只會讓自己操作起來覺得很不自在,效果也不佳。

準備了許久,終於動身前往河南民權進行營前兩天的培訓。這兩天的培訓最重要的是讓當地志工了解我們的教學模式,並且從他們身上得知整個村子的概況。讓雙方能夠在英文營期間相互輔助,讓營隊的進行更加順利。這次與我們合作的不僅僅是當地志工,還有香港的兩位志工。在這兩天培訓裡面,他們積極地提問和給予建議,我認為對於我們非常有建設性。比起我們一味教條式的說明,這樣的討論更能提升效率和品質。

備戰後,來到英文營第一天。我們在學員報到後才發現大班幾乎都是初一初二的學生,而非一直以來試教假設的五六年級學生。我負責第一堂主歌課“How D'ye Do”。一開始的緊張和焦慮讓我又當縮頭烏龜用回一開始的“traditional way”, 立馬被老師救場。雖然已經給自己心理建設,但看到學員冷漠的眼神,還是對自己蠻失望的,很害怕自己無法帶給他們價值。

但我並不是一個人,團隊的力量是我接下來成功的關鍵。我們在中途下課的時候,馬上對此作出討論。學長對於學員作出分析,班上還有一個較愛表現的女生-Sophie。其他學員大多屬於典型的大班學生,比較冷漠。但不會對動作產生抗拒。因此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營造一個讓他們較舒服的環境,鼓勵他們卸下心墻。在晚上的檢討中,我們也對每位學員的性格做出分析,以對症下藥,用最適合的教學方式發揮他們最大的學習潛能。

第二天的主歌Brush a tooth, 一開始學員們還是比較內向,不敢回答問題。但當學姐換一個方式問問題:“覺得這個動作好的放下手。” 不喜歡這個動作的紛紛舉手,而喜歡的則放下手。班上的氣氛好轉,危機感不再那麼重。看見學員的心墻裂了一個縫,學姐趁勝追擊,以親切和有趣的方式和學員之間產生了互動,加上班級經營,喊口號的加持,讓第二天的教學比第一天順利的多。

分組活動,面對不同程度的學員,其實一開始有點驚慌,不知道是要程度好的排在一起讓他們便更好,還是強弱中和。後來選擇讓較強的小幫手在分組裡面教較弱的。以此既能加強弱者的英文,亦能讓強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取得成就感。

但在固定分組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特意把一位英文較弱的學員分配給Sophie教,而Sophie在同儕面前直接問我說,“為何要把弱的給她教,老師你直接教的話不是更好嗎?” 這話讓當事人直接變了臉色,對於我也是一種挑戰。於是,我反問她說,”如果你是當事人,聽了這話心情怎麼樣?”,並且讓她取得當事人的原諒。下課後把她叫過來,趁機教一回人際關係與溝通。讓我驚訝的是,她說以前在班上程度比較好的學員也不會當小幫手幫助她,所以她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於是,我利用學長講過的一句話:“學習金字塔中最高階的是教學。”來輔導,並且告訴她說話之前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即使是為了他好,也要再三思量才能說出來。她後來也告訴我往往不經意的話能讓別人不高興,她也很難過。看見她哭得稀里嘩啦,我實在於心不忍,但我寧願她現在懂得這道理,好過她以後的行為傷害到別人也傷害到自己。後來的分組活動中,她們都配合的很好。小插中的當事人,和Sophie成為了好朋友,也比之前更敢在眾人面前唱英文歌。

後來,我們注意到一位學生Tony,是村子裡較沒機會到縣城上學的孩子。他集中力短暫,常常會看著我們笑想要得到我們的肯定,但不能配合團隊,有點像特教生。當地志工都說他沒救了,能教會他一些字就很不錯了。其實他很喜歡寫字,雖然需要較多耐心和時間教學,但也不是沒救的孩子。如果他生在城市地區,由特教老師教學,也許會比現在的狀況好的多。 

接下來輪到我教魔王歌-“Working On Trash”。由於搞砸了前面的主歌,心裡壓力很大,想要證明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但當我問的問題還是讓班上鴉雀無聲的時候,我才知道,整個學期寫了這麼多教案都是紙上談兵,唯有上戰場才是真正的考驗。下課的時候再次緊急會議,收拾心情。多虧學長我才知道問題在於提問技巧!要善用他們生活中的例子給予提示,讓他們對自己的答案較有信心的時候自然會得到回應。果然,下一節課有如找到正確的鑰匙,終於成功打開金口。看到他們從冰塊臉變成炯炯有神的樣子,真的很有成就感。

找到鑰匙後,後面的教學也魔術般的變得簡單許多。學員們的眼神是我的力量來源,當看到他們的回應會提升我的信心,教學魅力也會大增。由於課室的冷氣壞了,又正逢炎炎夏日,學員難免注意力不集中。但學員沒反應的時候我需要更加熱情,玩玩跟英文有關的遊戲,或是讓學員們站起來做個熱身操,動動身體的同時用他們學過的英文順便複習,一箭雙雕。我在這個營隊中其實是跟著他們一起成長,一步一步學會怎麼去教學。

到了最後兩天,是分組衝刺的時機。我想要在這期間刺激他們最大的潛力,讓他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背這麼多歌。從個人任務到團體任務,依據每個人的能力給任務,讓他們有一種破關卡的感覺,他們開始出現熱忱。下課時間也不去休息了,而是分組聚在一起背歌,想要跟隊友一起破任務。當然,其中還是有較沒自信的學員,只背較簡單的歌。所以我把魔王歌切成三部分,讓她先背一小段,困難度減少了,自信心就提升了。雖然她一開始很害怕拖累隊友,但最後還是達成任務得到了Super貼紙。

作為老師,最感動的是看到學員的回饋單寫著:“真的希望Kyra老師是我的老師,那樣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雖然很可能是拍馬屁的話,但作為第一次當老師,這短短幾句話還真是我最大的安慰。

當然,我也從中發現了自己不少缺點。我呢,比較強勢,面對鄉村單純的孩子這招可能還有點效果,但如果是城市的頑皮小孩大概會不屑我。如果真的有下次,這點真的不可取。我在整個營隊中也學會了耐心,以我原本的急性子,要我重複一個單詞三次我大概就厭煩了。但面對他們,同一個單詞我大概重複了好幾十次也不覺得煩。

最最大的收穫是人際關係上,學會了一課。團體合作的時候,不該過於堅持己見,顯得強勢。應該要看場合、看人說話。我從來就有說話不經大腦的問題,所以以後在團體活動的時候要看準何時收斂、何時該說話的時機。

 

 

王元蓁(跨梯次)

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元蓁,妳這個暑假又要去中國服務喔?」在與家人朋友分享我的暑假計畫的時候,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這句話,他們帶著疑問不解的眼神望著我,但是當時的我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我只能笑笑地跟他們說:「對啊!我想再次體驗看看不同地區的農村。」空泛的回答就像是我自己茫然的心,不知道自己的所追求目標是什麼,是一個體驗?是一個看起來充實的生活?還是一種成就感嗎?

營前培訓,武裝自己,準備上陣

英文營是一個有機式的組織,相較於本校一些經驗較豐富的社團,我們就像一個青少年一樣,追求不同的新刺激、追求更多的突破、追求更多的學習機會,而王老師則是我們的家長,給予我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並且在需要輔助的時候給予適時的輔助。在學期初時,夥伴們一起擬定本學期的培訓課方案,檢討上一次培訓課的缺點,並思考這次想給予新進隊員什麼樣的裝備讓他們在未來的營期可以運用,而這次我很幸運的能得到王老師與夥伴們的信賴,與巧琳一起合作負責這次的營前培訓課程規劃。在規劃課程時,我十分緊張,雖然這是我第二年參與營隊,但是以往是以「隊員」的身分參加這個營隊,而不是「規劃者」的身分,深怕自己規劃不專業、不周全,無法帶給新進隊員一個完善的培訓課,但是經驗豐富的育民、靖陽、馨慧主動詢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不吝於給我們建議,並且非常歡迎我們與他們討論,也在培訓課遇到問題時,如講師臨時改變時間、新進隊員反映冷落等,給予加油打氣,協助我們順利完成這次的培訓課。

到達營地,適應環境,學習與英文營外的志工合作

規劃者的角色與參與者的角色差別在哪裡?從大一懵懂的新生到現在,我不敢說自己成長很多,但是當自己規劃、主持河南民權梯次,我才知道當帶領者的角色需要思考的事情時在太多太多了。還沒前往營隊時的每周梯次會議主持與安排、到達營地時的培訓、每日大團會議的主持、每日班級檢討等,每件事情似乎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熟悉感是來自於自己曾經參與過的經驗,陌生感是來自於不知道如何下手帶領安排,尤其這次參與的河南民權與河北內丘兩個梯次都與上次在河南靈寶的經驗有很大的不同,不只有在地的合作組織志工幫忙,還有從香港、山東的大學生前來參與,也許是自尊心作祟,我希望英文營在他們腦中留下的是專業、認真、負責的好形象,而王老師也說過,我們代表的不只是英文營這個團隊,而是代表整個政大的學生,這令我對自己的壓力又更大了,怎麼樣能呈現出營隊最好的一面呢?又要怎麼樣在短短的兩天內把一學期培訓課的精華,把英文營的精神交給他們呢?

在營期開始前我不停煩惱著志工培訓的安排和與和志工相處的情境,腦袋裡面演練無數次,腦袋裡甚至浮上了這個負面的想法──會不會這些志工不是助力,反而會成為我們教學上的絆腳石?直到找王老師討論後,瞬間開朗:「妳有沒有想過是自己需要他們協助什麼?那達成這個需求需要什麼樣的知識?」我思考了一下,一直以來在規劃課程時,我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思考與規劃,忘記他們才是目標客群,要滿足的是他們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於是在培訓前一晚,我跟夥伴們討論培訓內容並且調整,而在營期時志工們的配合度也相當高,看到他們從原本尷尬的和我們一起做動作唱歌,到自己最後也能演示「Language Arts」的精神,被認同的感覺充滿了自己的心,那種感覺也十分滿足。

營隊八天,挑戰自己,面對教學,團隊合作

帶領一個班級需要什麼元素?我認為需要教學和班級經營,而教學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年前的事,甚至帶的班級是高年級的學生,與這次教導的中年級學生不同;又班級經營也是在培訓課時聽講師與經驗豐富的隊員分享而已,停留在紙上談兵,那我又有什麼能力可以帶領一個班級呢?我一直問自己,也問了伙伴們,筆記做了許多、腦袋中已演練了無數次,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在害怕教學。

「小孩子的感覺是敏感的。」我曾經在網絡上看過這一句話,當自己不自信、沒有準備的上台教學時,其實學生是看的出來的,從他們在課堂上的反應度,老師們也能感受到學生是否投入於此課堂,當自己畏懼教學時,怎麼又能要求學生投入呢?我很感謝馨慧、儷庭在第一堂課時,把教學規範訂定下,讓我們在之後幾天的教學是順利的,班上的小默契也建立起來,而我也很慶幸當初自己有勇氣踏出一步,在教學台上的自己彷彿是另外一個人,他是充滿自信、魅力、善於靈機應變的我,而我記得我在問夥伴如何教學時,他回應:「我也不知道耶!就是一種感覺吧!」在這裡,我似乎找到了夥伴所說的「感覺」了。

雖然在教學上,我找到順利的方法,但是在班級經營方面,我真的是完全的「菜鳥」,上一次是靖陽建立起完整的班級經營,而這次因為一起教學的夥伴也比較不擅長於這方面,我獨自一人在煩惱這件事情,但就如上一次營隊經驗一樣,我們來這裡不只是教學者,也是學習者,在訂定班級口號時,小朋友稚嫩的聲音喊著:「團結有益、團結有愛、團結有利,GOGOGO!」沒錯,班級經營難道是老師一個人單獨煩惱嗎?張新仁教授曾說:「班級教室管理的定義,簡單的說就是師生共同處理教室中,有關人、事、物的問題。」小朋友的話語提醒了我,班級經營是大家共同維持的,我忘了「共同」這件事,幸好有每日的教學檢討,我們一起討論班級狀況,在彼此上課時互相支援對方,我尤其感謝馨慧,當台下小朋友一臉茫然時,她會以詢問問題的方式提醒我,協助課堂順利進行。

 

營隊結束,學生反饋,面對離別

短期營隊對小朋友來說是什麼存在?是跟大哥哥大姊姊開心玩耍的遊樂營隊嗎?是短期補習班嗎?英文營的定位並不是這樣一個遊玩性質的營隊,王老師時常提在嘴邊:「你們想要在8天讓他們的英文能力提升多少?別想這麼多,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提起他們對於英文的熱忱。」英文營的教學架構有三者,合班教學、小組指導與個別輔導,而個人魅力尤其在小組與個別的模式特別重要,透過自己的個人魅力,鼓勵同學背唱歌曲,如我會找同學與他約定背好這首歌,特別鼓勵較弱勢的同學跟上其他同學的進度,這個方法也協助我們的小組順利達成背歌曲的目標。

英文營於第八天時,會把這幾天孩子們的努力呈現給家長們,在這次參與的兩個梯次,各有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孩子,一個是在第六天下課時,不小心撞破頭去縫針的孩子,他在最後一天時,頂著紗布與悶熱的天氣,來到學校,當我心疼的問他說:「Mathan,你能上台表演嗎?」他堅定的眼神看著我,點點頭,我頓時眼淚湧上眼眶,驕傲地拍拍他的肩;另外一個孩子在營隊中缺席了兩天,而其他六天有一半以上是邊發燒邊上學的,他的家人不願意他再來學校,但是他強烈要求他的奶奶,並且每次上課時都用著認真的眼神看著上課老師,而最後一天,他卻板著臉,略帶不耐煩的對待老師,我關心他,他也不回話,在一旁的志工老師解釋說:「他上一次也這樣啦!他很不想要你們走。」而同時,他的眼眶也迅速泛淚,我只能笑笑地拍拍他的肩,因為我們不想帶給孩子們悲傷的離別,而是希望他們能抱著營隊給他們的動力,繼續燃起對英文的信心,最後我在英文營反饋的問卷上,看到許多孩子寫下──原來英文很有趣!

回到台灣,思考自我改變,昂首望向未來

今年參加兩個梯次,一次的角色是領導者,另外一次是作為輔助者,如果是大一的我應該無法轉換如此自然,應該會固執己見,搶著當領導者,不願意放下,但是進入英文營之後,我學習到團隊的合作,也學習到依靠我的夥伴們,還記得上一年自己的倔強脾氣,與這一年稍微軟化的自己,看著我成長的夥伴與老師都說:「元蓁,你真的改了很多。」

「改變」對於我來說是我在這裡學到最多的一個詞,看待事情的成熟、處事更多的合作、帶領別人的技巧、安排事情的彈性等,我的改變就如同這一營隊一樣,一直在學習也一直在成長,即使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面對個案輔導時的不知所措、面對學生們開老師玩笑的措手不及、與營隊隊員溝通的言不及義,都是我期望自己能繼續改變的地方,營隊的結束不代表我的改變結束,如小孩子帶著對英文學習的熱忱繼續他們的學習之路,我也帶著從英文營學到的經驗,繼續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行走,面對不同的團隊與事情。

「元蓁,妳這個暑假又要去中國服務喔?」如果時間回到我還沒出隊前,我想我可以堅定地回答他們:「對阿!我要再去學習!」

 

傅馨慧(跨梯次)

統計學系三年級

 

從大一開始,連續參加三年英文營的籌備和執行,我在這段過程中,也從不甚了解英文營,變成大家眼中的資深隊員。就算如此,每一次出隊或是每一次站在人群前,我依然會緊張和不安,但相較於三年前初次出隊的自己,多了一份從容和自信。今年有幸,參加兩個梯次的營隊,一個是初次舉辦英文營的河南民權,另一個則今年第二次舉辦英文營的河北內丘,這兩個相似亦相異的環境,都給我許多不同的體驗和成長。

    在開始英文營之前,我們都需要經過一學期的培訓,才能投入到英文營的執行中。參加英文營的這三年,可以感受到英文營這三年來在隊員的培訓、整體組織架構以及團隊感的建立上愈趨完善。同時隨著隊員結構的變化,整體的溝通與協調,也需要隨著情況進行調整,除了整體架構的調整之外,隊員個人也需要調整自己,正如英文營常見的現象,在營隊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出乎預料之外的情況,都是需要大家根據當地的情況以及經驗的結合,加上討論激盪的火花,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做到最適合的調整。培訓,其實就是讓大家在英文營這十天內去看見問題,進行調整,進而成長的過程。隊員的培訓根據之前在營隊中遇見的問題,進行檢討和反思,再完善培訓的機制,這學期的培訓課程,亦更為紮實和豐富。每一周除了大團培訓之外,各梯次也需要根據各小組的狀況進行討論,核心團隊除了負責各梯次小組討論的帶領之外,也需要設計大團培訓的課程,這都是一個人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的事情,唯有每一位夥伴的耐心和協作,方有讓培訓內容更加適合這一個營隊,讓每一位隊員在營隊中都可以更從容不迫地去面對當下的每一個狀況。整體組織架構和團隊的建立,除了讓整個團隊可以順暢地運作,也讓大家在適合的位置各司其職,這一些都是依靠大家在執行的過程中漸漸摸索出大架構,再逐漸完善細節,這其中不乏大家的付出和努力。在這一段過程中,我也在摸索和探尋自己在這個團隊中的角色和定位,雖然至今仍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我究竟能夠做些什麼,但這些年在營隊中的成長,讓我慢慢開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如何跟團隊溝通和協調,面對不同性格和處事方式的夥伴,嘗試尋找能夠契合雙方的溝通模式,至今為止,都是我必修的功課。 

抵達當地後,我們首先進行為期兩天的營前培訓,除了讓我們更加了解當地的實際狀況進而進行調整,也是讓當地的合作夥伴可以更加了解英文營的整體架構,以其在英文營這八天中,雙方能夠在建立一定程度的了解之下合作,讓整個英文營的活動過程更為順暢。在河南民權梯次中,因為是雙方首次合作舉辦英文營,我們需要在兩天內更加了解當地的情況,尤其是社區活動,第一天了解當地情況後,我們需要做相應的調整,第二天在和大家進行討論,而後在營期的每一天,也需要根據學生的狀況做出調整。而在河北內丘梯次中,因是第二次在當地舉辦英文營,因此在生活教育和社區活動上,我們都需要以去年為本進行調整,這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營前培訓這兩天,當地志工也需要調整自己,讓自己可以跟上英文營團隊的腳步。在河南梯次中,除了當地的志願者,我們的合作夥伴也有香港城市大學的兩位同學。在營隊過程中,他們也需要和我們一起帶領小組,對於初次接觸英文營模式和教學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挑戰。而在河北梯次中,則是和煙台大學的五位同學,以及當地的志願者合作,相較於河南梯次,河北梯次的學生人數較少,師生比較小,因此當地的志願者則是以和英文營隊員進行搭配的方式,進行班上的教學以及小組的帶領,在營期的最後幾天,煙台大學的同學也做為主教老師帶領一堂課的進行。經過這兩個梯次,讓我開始思考,營前培訓能夠給我們雙方的幫助,能夠到哪裡,就像營前培訓中在和大家說明英文營的架構的過程中,對於我們來說,尤其是出過多次營隊的隊員,對於英文營的整體架構其實非常清楚,但要如何讓從未接觸過英文營的志願者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能夠了解英文營的架構,目前為止,我想營前培訓能夠做到的,就是讓雙方都有一些心理準備,最主要的,是培養整個團隊的默契和團體感,這樣到營期中才能一起去面對當下的困境。而在這之中我們自己彼此之間的默契和團體感尤為重要,像是河北梯次的小班團隊,對於當地的志願者來說,他們經過前兩天的培訓,其實對於英文營的運作模式的了解依然相當有限。我們在營期前期,當主教老師在前面進行教學時,其他三位助教老師就在旁邊隨時待命,給予主教老師協助,或是一起唱歌做動作,或是觀察學生的狀況,當地的志願者就會被我們的方式影響,進而投入到整個英文營的活動中。

今年的生活教育和社區活動,也有相當大的突破。河南梯次的環保課程,藉由運用下課後的打掃時間,一起撿垃圾和做垃圾回收,同時選出班上的環保小尖兵,在隊員們的帶領下和大家一起做回收的動作,在營期的後幾天,則是以讓學生去設計環保標語、環保手作品等,讓學生用另一種方式體驗環保。在課程中,則是以酵素的製作以及環保教育課程進行相結合,以手作、問答等方式,讓學生在整個營期中,以不同的方式體驗環保教育課程。除此之外,在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中,也將生活教育和社區活動與英文營歌曲進行相結合,讓家長除了透過靜態展覽了解社區活動之外,也能在動態的展演中看到英文營課程中的生活教育和社區活動,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這幾天的營隊活動中的除了英文之外,還其他不同層面的課程。而在河北梯次中,則是將河南梯次的生活教育再次進行調整,像是理財的生活教育課程,在河南梯次中受限於沒有多媒體教材、學生年齡跨度大等問題,整體的效果並不是十分好,課程沒有在整個營期中做延續,而河北梯次經過調整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一天以問卷了解學生零用錢的大略狀況,然後在以時事、故事等方式進行理財的生活教育,同時輔以學習單,在課程的最後則是以讓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零用錢的規劃做為結尾,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了解到理財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其他的生活教育課程,也進行一定的調整,以期更適合學生的整體狀況。這些,都是需要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根據大家的經驗,以及不同領域的專長,還有對於學生程度和狀況去進行調試。在河北梯次中,我負責的是環保的生活教育課程,是以全球暖化以及能源危機這兩個主題去做結合。一開始的課程,對於河北三四年級的小班學生來說,過於艱深,後來在老師和大家的建議之下,進行調整,並加入學習單,讓大小班的同學在經過課程後,可以以書寫的方式再次複習剛剛上課內容。雖然對於小班的學生來說,調整後的課程依然相當的艱深,但對於大班的學生來說,則是有點難度不會過於淺顯的內容,在課程中可以看到大班的同學給予回應,根據學習單的填寫狀況也可以看出學生仍然記得剛剛的課程內容。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以及社區活動的課程,會受限於大小班的學生程度落差,在這兩個梯次的生活教育課程中,有部分採用大家一起上較為淺顯的部分,後大班的學生在上較艱深的部分,成效都較為良好。往後營隊中生活教育的課程,可以考慮以此方向去設計課程。

在教學的部分,我相較於之前幾次的營隊,能夠更加游刃有餘的進行教學活動。在河南梯次中,小班首次挑戰較為困難的詩詞。其中的句子較長,重複性較弱,同時有許多單詞,對於學生來說,是不小的調整,需要以活動相結合進行教學,才不致於讓學生覺得過於沉悶。經過那一堂課程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對於課程進行變化的反應尚不足,整堂課程其實相當的沉悶,我可以感覺到學生已經有些累了,但當下的調整還是無法完全的提升整體的學習氣氛,這對我來說,還是需要向其他夥伴以及老師學習的部分。

經過這三年的英文營活動,我可以看到自己慢慢的在進步,也許是能夠更自在地面對人群,也許是能夠更好地去跟每一個人溝通,也許是能夠更加地看清和了解自己,我在英文營中的收穫,是我在一開始決定參加時始料未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主人,當駕駛著生命之舟在名為人生的大海中航行時,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自己面對很多事情,下很多決定,決定後做到最好,我很慶幸自己在大學期間能夠堅持這一件事情,讓我能夠在這些年看到許多不同風貌的人事物,更加了解自己,讓自己一步一腳印,慢慢變成最好的自己。

 

 

高继帅(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十天的英文品格营已经结束,回顾这十天以来的生活,酸甜苦辣,各种艰辛,但我们更多的是收获。英文品格营,给我们创造了一次体验不同于大学生活之下的社会生活的机会。我们有过期待,有过憧憬,有过焦虑和担忧。但当我们踏上实践目的地——内丘,这方宁静祥和的净土时,内心的忡忡,早已随着掠过的清风飘然而去。在这里,有朴实的乡民,纯真的孩童,古朴的农家院落,巍峨的群山环绕。我们的故事,就在这静静的土地上,开始续写......

十天的夏令营生活,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从容,在这十天中,我们(烟台志工)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及时总结反馈,学习经验,改进不足。

初到内丘的下午,王老师向我们传达了本次英文品格营的本质和指导思想,目的是让孩子不再恐惧学英语,通过英文歌曲的形式对英语产生好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激情。接下来的十天紧密锣鼓,一环接一环,环环衔接。相比台湾志工,我们或许轻松很多。在这短短的十天中,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使我受益颇多。

回顾十天的英文品格营,最大的收获是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有着详细的计划和时间安排,课程衔接也十分的紧凑,时间观念也十分的强,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这样的教育理念无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有益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紧迫性,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升学习的效率;而且,体系制度也非常的完善,课堂教学中不止一种方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跟进改进,责任分工也十分的明确,这样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的跟进课堂教学;在每天下午课程结束后,及时召开会议分析一天的状况,总结不足,安排次日任务,晚上进行教学讨论,有总结有反馈,这样的教学思路使得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十分的详细,教学有循可依,这一点需要我们在下步志愿服务中进一步学习借鉴。

相比传统教学而言,英文品格营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教学以及分模块教学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教学,有针对性也有科学性,同时也采用奖励制度的方法鼓励学生,奖励制度也十分的完善,鼓励基础差的同学能拿到贴纸,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更多的拿到贴纸,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是一种教育方式,在对待小朋友们的方法与技巧中,是要有针对性的,如果没有人去鼓励他,兴许就会陷入越来越深的自我否定中,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而这种赏识教育,可以充分的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去激励他们去学习和参与。十天的英文品格营,还穿插了社区以及主题教育、问卷等形式,内容十分的丰富,通过采用孩子们对于现实状况的认识了解,从他们对课题的观察视角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使得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玩乐中增长知识,在鼓励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

我们虽然之前有过教学经历,但从事英语课程教学大多还是第一次,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课堂管控还不是很到位,虽然制定了学员守则,但是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遵守,存在个别学生上课情绪化现象,影响其他学员的学习,同时对于学生的摸排还不够清楚,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可以在下步志愿服务中建立家访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及家庭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及时交流跟进,更好地促进学员的进步和成长。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进行分组学习,五到八个人不等,每一组都有具体负责的老师,可以更好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前几天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学员的性格以及英语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几天通过固定分组的形式强弱搭配,互帮互助,彼此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尤其是在成果展示前每名学员都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不耻下问,休息期间都在复习英文歌,这种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分组及课堂教学中,对个别人的关注力度还不够,忽视了学生的感情基础,对学生把脉不是很准确,可以做一些情感关怀和精神激励的事情,进一步融入其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深深地反思总结,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团队配合还不够默契,领会对方意图还不够快;二是功底还不够深,前期培训基本功还不够扎实;三是课堂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经验还不够丰富;四是课堂教学还不够灵活,方法还不够多;五是处理问题能力还不够圆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六是专业素质还不够过硬,综合素质能力还不过全面。在下步志愿服务中,我们将会针对以上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自我,加强团队沟通协调以及配合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真正的在服务中成长。

十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平淡,但我认为它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一颗牵挂的心还在那里。也许我们的到来不能立刻改变什么,但至少能透过我给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真正的爱上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身为一名知识的传递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也知道了付出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十天虽短,但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美好的故事还很长。

 

王玉克(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转眼间,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英文营的十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我们更多的是收获。对于英文营,我们有过憧憬、期待,也有过彷徨。回顾十天的英文营,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这更让我对于志愿俩字有了深刻的体会。第一次全身心的备课,第一次站在五尺讲台上讲课,第一次有了老师的称谓,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短短的十天,满满的回忆,每每想起孩子们腼腆与调皮的笑容,内心的不舍涌上心头。他们或许没有那么聪明,但他们勤奋努力,每每下课都会有孩子们过来问问题,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求,那种纯净清澈深深触动了我。每一天我都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惊喜,他们是这次英文营活动最好的礼物,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叫老师,声声入耳,声声清脆,我第一次感受到老师的意义,不只是教授知识,更是朋友般的关怀与陪伴。支教就是这样,像一杯清茶,平淡的味道中夹杂着丝丝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说是实践,其实更像是学习,我们与台湾政治大学的同学一起努力,为这边的孩子带去英语知识,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在这十天的交流学习中,我收获满满。台湾带来的教育模式很是新颖,摆脱了大陆这边的应试教育式学习,非常有针对性,提倡鼓励,赏识教育,在游戏中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营前,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在与台湾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为此次活动做了三个月的培训准备,而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彰显了做足功课的重要性。大到课程的安排,分组,小到奖惩制度的制定与遵守,每一件事都有详细的说明。无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事情,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既是对小朋友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

尤记开营第一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每个人都既兴奋又紧张,连吃早饭的时候都在核对流程。我们在美农空间的院子里摆好桌子,名牌,静等小朋友的到来。我们一共有两个班,个别小班孩子英语基础非常薄弱,但是他们很努力,一遍又一遍问老师自己的英文名字怎么读,小孩子还是小孩子,不一会教室就热闹起来了,刚开始小孩子很羞涩,都不敢直视我们的眼睛,但渐渐地他们想与我们交流,想知道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所有的学生都完成报道后,台湾的凌老师进行了开营讲话,把营队的规则给小朋友们讲清楚,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台湾那边无论是讲规则还是上课,都会在小朋友们安静的情况下才去讲,而且会重复一遍又一遍,确保他们能理解,只有在讲清楚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才可以出去玩,这样会给孩子们养成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到了第五六天的时候,我们都进入了一个疲惫期,可能连着几天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我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都很累,为了让我们尽快走出瓶颈期,队长召开了简短的会议,强调初心,我们还一起出去散步,嬉闹来让自己放松,重新找回开始的自己。其实不只我们累,小朋友们也累,但是他们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也知道最后一天的表演很重要,所以当我们用最大的热情来鼓励他们的时候,他们也用努力迎合着我们,当然,我们也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游戏环节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我们每天都会有总结会议,分享总结一天的课程,找出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第二天的课程做出详细的规划,而且每次会议记录都十分详细,对未来工作的完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借鉴应用。他们一直保持高度的原则性,标准化和学术严肃性。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我们打破了以往支教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平淡,实用性低的模式,我们的社区实践内容不只停留在画画,手工方面,我们提倡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理解,然后再动手,加深记忆。这是我们在其他支教地区所没有做到的。

台湾同学采用分组教学及分模块教学的模式,使得课堂生动有趣,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也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其实在分组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如何更好地来顾全到每一个小朋友,后来我和我们组Hui老师分工,她负责大部分的教学,我负责帮他们巩固,完善一些比较细小的地方,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他们完善的奖励制度让我惊叹,也许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才会形成的吧,虽然只是小小的贴纸,却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去换更好地贴纸,每一个孩子都在为贴纸尽着自己的努力,他们或许因自己的失败流过眼泪,但他们从未放弃,这种看起来有些严格的奖励制度更好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质量。

 

李思诺 (中國志工)

烟台大学

转眼间十天的英文营之行已结束,从最初的向往,到临别时的不舍,太多的回忆萦绕心头,在这里我留下了欢笑,收获了温暖,在这里的日子匆匆,而今回首却感慨万千。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支教活动,自然心中也满载激动与期盼,在刚入大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加入了支教社团,总是听闻很多大学生下乡支教的的故事,不免心中也多了几分好奇,不知在那些贫困的地方为 何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吸引他们到那里。

如今回顾这一段过程,那时的我满怀憧憬的来到了河北内丘,开始了支教之旅,从刚开始的兴奋与激情,到中期的疲惫与习惯,再到临别前的不舍,也发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体验到了不同于大学生活的另一种难忘的体验。

从烟台到邢台,我们赶了两趟夜车,这一路颠簸,却不觉疲惫。十天的英语营即将开启,我们在招生前进行了准备工作,由台湾同学 认真的为每一个小朋友选好英文名字,而我们也动手把英文营需要遵 守的守则用大字报的形式写出来,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为开课做着十足的准备。

而在这次活动中,更是一次和台湾同学们交流与碰撞的机会,经过观察与总结,也发觉到他们有许多值得借鉴与反思的地方。

犹记得初来内丘的两日里,在和台湾同学培训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在为支教做了三个月的培训准备时,深刻体会到了做足功课的重要性,这是对小朋友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

 我们的课程主要以英文歌教学、生活教育和社区活动为主,让学习英语与学习怎样去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结合不仅让营队内容丰富多彩,也更大程度了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一天的课程下来,总是感觉过的很快,很充实,仿佛没有一分钟在浪费。在时间方面,他们的安排十分紧凑合理,不仅如此,在时间 观念上也十分严谨,规定是十五分钟就会做到。除了时间安排上,在学术严肃性上也做到了标准化和原则性,而面对一些情况,也有提前的准备,可以及时改进,使教学灵活机动。

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用到分组学习这个小技巧,通过分成几个小组,并清楚的去认定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让每个人都责任明确,才能 去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从而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小朋友,而对待每一 个小朋友也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均的,之后在每日总结时也能以小 组为单位去分析每一个小朋友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下一次的活动做出更好的规划。而在分组上则有更为细致的安排,前四天是随机分组,每一次每一组的成员都有所不同,这样便于让每个老师都能接触到不 同的学生,从而更全面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通过及时的总结反馈, 也为之后的固定分组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安排。

在营队生活中,我发现做游戏是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和舒展他们身心最愉悦的方式。在做游戏之前有一项工作,就是要十分清楚的让小朋友们理解游戏的规则,玩游戏之前要约法三章,在班级安静下来 之后讲清规则,并采取让其复述的方法,确保小朋友们懂得规则。而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执行要果断,对于调皮任性的小朋友不能放任不管,还是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融入到游戏中,只有统一标准,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游戏的进行与质量。

 此外,虽然是英文营,但不止英语这一项任务,也穿插了社区活动去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开阔小朋友们的思维和视野,而一 些理财环保课程就可以让小朋友们获得一些生活常识,但经过几天的课程学习,我们发现其实也可以再加入一些安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这些基础课不仅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明白更好道理。

这就体现出课程要具有实践性,不止局限于画画、做卡片,而是可以去充分发挥小朋友们的看、想之后,再去动手制作。比如社区活 动课,在新年这一主题活动的进行中,先是请当地的老一辈来到课堂 上,由孩子们提出自己心中有关于新年的种种疑问,然后把回答做好记录,在经过这样的了解之后,开始动手制作手工,锻炼动手能力的 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印象。

 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种鼓励式教育。我发现鼓励是一种教育方式,在对待小朋友们的方法与技巧中,是要有针对性的,如果没有 人去鼓励他,或许就会陷入越来越深的自我否定中,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的亏本了的。

 而那一套精致的奖励规则,也令我惊叹,也许是一次次的改善和探讨,才有了现在这样成熟一些的规则,而这种赏识教育,可以充分 的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去激励他们去学习和参与。

而在我们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针对与南大彩云在支教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也召开紧急会议提醒队员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也 以此延伸到对于小朋友们的安全,要有防范意识,将危险扼杀在萌芽 中,亦或是最大程度的去减小伤害。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每天都有好多会要开,要去探讨 去分析去总结,我感觉这些都是对我的一种锻炼,让我感觉原来自己 也长成大人了,锻炼了思考能力与理性思维。而又让我耳目一新的是 台湾同学在会议记录方面的方法,采用电脑记录和录音等方法,并每 日定点总结反馈,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去进行接下来的课程与交流。

除了这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之外,也少不了需要反思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存在对待个别调皮的小孩子的重视不够,而且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也很少,仅限于课上的交流,课下和放学之后便撒手不问,忽略了情感交流,也许初衷只是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但在一些时候,我们是 可以去了解小孩子的情况,在与他接触与单独谈心时去了解和关心 他,做一些情感关怀和精神激励,其次与其家长构建一个沟通的桥梁 也是有必要的,让家长更多的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多方面表现,做一些家访活动,更好的与孩子建立感情,多一些亲子互动,更好的去了解每个小朋友。

 在营队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成果展示,也让孩子们把家长邀请过来,一起感受孩子们的认真和进步,看着孩子们在台上大声的唱 着学习的英文歌,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支教活动结束了,我们为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了卡片,并且一一写上真挚的寄语与期盼,字里行间流 露着不舍,而面前的这些孩子们,也许明年再见,也许再也不会相见, 就突然发觉,人生中总有一些人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他们也许出现 与停留的时间不长,却是一份独一无二或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就如这次,中期疲惫时,我曾打算着明年如果还能再来,我可能会放弃这个 机会,但是当真正离别时,当看到那一个个可爱的面孔时,才发现自己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再遇见这些孩子们,多希望明年笑着对他们说:“嗨,老师又来啦!”,然后去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更好地照顾他们。

最后活动结束时,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没有,看着孩子们的笑脸 一个个的挥手再见,用欢乐画上一个句号,兴许来年还会再见。这次的河北内丘之旅是我的第一次支教之旅,我最初的好奇也得 到了答案,事在人为,过程及意义。当我想起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烂漫 的笑脸,我就觉得不虚此行。这次的活动也让我们理解了支教的意义, 在给孩子们带去希望的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积累了经验,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感受了心灵的纯粹。那是最美好的十天,让我有一个小方向,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公益路漫漫, 我在这次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支教与志工的魅力,也从台湾同学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经验与方法。十天虽短,但怀着一颗真诚的心, 美好的故事还

 

马文洁(中国志工)

烟台大学

通过前两天的志工培训我对此次英文品格营的一些运作体系及规章制度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首先英文营队的宗旨我很认同,很简单也很核心的一点就是“以鼓励为主,让孩子找到自信,敢于开口说英文”。我们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教给他们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培养出来的自信、自强等等这些品格是能够陪伴他们一生影响他们一生的。

另外英文营的主题活动主要有三块:英文歌曲教唱,生活教育,社区活动。个人认为每一块的作用都不同而且三块内容相结合能让营队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利于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活动的开展,我对此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首先是对如此成熟的体制感到十分的赞叹,并由此启发大陆支教团队进行规范化的改进,并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其次是我们对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比如教学行政管理这一块写到每天晚上要进行一个小时的教学讨论,那我们也确实每天都在认真做这件事,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诸如此类,规章制度能贯彻执行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有人监督,督促执行更需要我们真正理解并自觉执行。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不足之处在哪,从而推动支教团队的成熟和规范。

十天的英文营队生活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下面就简单抒发一下我的感想。

营队第一天就制定了全面而简明的营队规则,并举办了宣誓活动。这种仪式感会让孩子在面对这些规范时会采取一种相对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且这些营队规范也是对我们这些志愿者自身的一个行为约束,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影响孩子。

在教学方法上,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营队成熟而完备的奖励制度。营队一方面注重口头赞美表扬,对于调皮的孩子老师不会去直接管教,而是了解他爱自我表现的心理,给他安排任务让他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这一点对我以后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有一个很大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营队有详细的贴纸奖励制度。对于达到要求或者完成任务的孩子会为他们盖印章和奖励贴纸,而一定数量的印章可以兑换贴纸,而一定数量的贴纸又可以兑换更精美的贴纸。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奖励的功利化又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求上进的欲望。可以说这两项奖励方式的结合是贯穿了整个营队的活动,是营队制度的精华所在,也有效的激发了孩子学习英文的积极性。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还有一个教学方法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营队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会分组进行。每组六到八九个人,每一组都有具体负责的老师,而且组内还会安排教唱小助手,这样可以让我们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更好的了解,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分组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组内彼此之间的对比竞争和互帮互助。每次分组学习的时候,孩子们甚至愿意牺牲休息时间来多学一会,所以分组学习一个很明显的效果就是把整个班里的学习气氛都带起来了。

那么我作为辅教老师我认为自己在团队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也在这其中看到了我自己的成长,由开始因为不熟悉营队分组的流程而不知所措到后来可以主动参与积极帮助主教老师解决一些问题,到最后主教老师也是很放心的把我们组一半的人交给我来全权负责。

在最后的两天冲刺我给英文程度不同的孩子安排了不同的任务,为了帮助孩子们拔高冲刺,我牺牲了自己的下课休息的时间,一遍遍的教她们唱英文歌做动作,我从没觉得我会因此而感到疲惫和烦躁,每当看到孩子取得了哪怕一点点进步我都会给予他们鼓励,并且自己也会因此而更加有成就感。对于英文程度较好的孩子我还会安排他们去帮助其他人,时刻给他们树立一个团队意识。平心而论,这八天和孩子们的深入接触中,孩子们得到了很多,我自己同样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自己在营队中最大的收获是八天的营队生活也让我开始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其中比如时间意识的养成。这八天所有的活动开展都有严格的时间把控,定时上下课和上学放学,每节课哪一部分都有时间限定,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老师对课堂开展的主控力。不仅对孩子,而且对于志工也有很明确的时间规范,比如什么时间开会,什么时间进班点名等等。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是一个比较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其实这八天里我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养成时间意识了,开始学会守时,开始注重如何提高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做支教活动,但是我却觉得这次的营队活动确是让我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成长。之前参加的支教活动没有这么体系化和完整性,相对来说各方面都比较散。所以其实还蛮感谢自己能有这么一次机会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两次的支教经历也让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课堂纪律的管理应该是我最薄弱的一点,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我可能会直接过去管束或者提醒他,这样做其实效果并不是很好,我觉得自己要改进一下管理方式,就比如爱说话的孩子就让他做纪律委员之类的。换一种方式会更好,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如果能有机会再次参加类似的活动,我觉得自己可以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能与其他地方的志工增进沟通与交流,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每天也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反思。这些是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总体来说短短的八天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孩子们得到了成长,我们志工也收获了很多东西,在这八天里,我最大的收获主要有时间意识增强了,然后更加自律,做事情开始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来节省时间,同时,也收获了友谊。总之,很感谢自己能有这个机会和台湾志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和意义重大的一次公益之旅。

 

石佳栋(中国志工)

烟台大学

2018年7月20日,烟台大学心系三农学社的志愿者一行五人抵达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大垒东村,开始了为期十天的英文夏令营的工作。对于此次活动,我的感受很多,收获颇丰如对于教育方式的理解。  

抵达营地的当天下午,台湾的王老师召集我们五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培训,主要是向我们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开展形式。对于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会以灌输式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会逼迫着孩子们去学习,这次王老师提出了快乐英语的概念让我感到很新奇,王老师希望能通过此次的英文营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爱或者是不再抗拒英语学习,通过英文歌曲教唱的方式,并配合以生动有趣的动作,刺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八天的学习之后能回到学校之后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激发孩子的潜能,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确实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前一段时间掀起的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正确与否的讨论,在这里我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如果以此种方式进行短期支教,对孩子的未来意义重大,所以此事值得支持,如果日后还能有机会接触到教育事业或者是支教,我想我一定会将这种思想发扬下去。

  • 对于课堂展开形式的理解

为了激起孩子们的进取心,台湾的老师设置了奖励制度,并对奖励进行了分层以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能拿到心仪的奖励数目,这次的奖励设置为不同等级的贴纸,孩子们通过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便可以拿到贴纸,对于这种制度,我认为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贴纸、印章对于小班的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强,但对于已经进入初中或者即将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接受程度不一定好,这种制度可能是台湾的老师经过很多年的探索逐步完善的,可是现在的社会节奏变化飞速,抖音、快手对于孩子们价值观的冲击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恐怖的地步,在营队期间,我听过几个大班的孩子对贴纸的不屑的态度,我相信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我也观察到孩子们一开始对贴纸很好奇,可是新鲜感一过,贴纸对于大部分孩子的吸引力就没有了,可能其他老师也能感觉到,这里的小孩新潮的东西的接触的太多,有些传统的礼貌礼仪在她们身上根本体会不到,我觉得我们需要升级一下我们的奖励制度集齐足够的贴纸可以兑换一件丰厚的奖励比如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或许老师可能觉得这样有些功利,但是设置一个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始终刺激孩子也未尝不可。

在大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分组讨论,对于每天第一节课类似于传统课堂的模式,孩子们是有些无感的,很多孩子出现了困倦或感到无聊的状况,但是通过第二节课或者是第三节课的分组,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的兴趣是有明显的提高的,在分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作出针对性的措施,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布置更合适的任务,小组教学也能让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得到更深的交流。

在英文课的过程中也穿插了每天两节比较有趣的生活教育类型的课程,上午的生活教育,下午的社区调查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同的新奇的东西,但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玩高兴了之后,可能会出现场面上的失控,在这个时候老师的选择出现了一些分歧,我们内地的老师可能更倾向于严厉一些的,尽快让孩子安静下来,控制住场面,而台湾的老师可能更加倾向于顺其自然,通过劝导的方式让孩子回归正轨,我的看法是当老师像是在演一出戏,有时候要唱黑脸,有时候唱白脸,我们在课堂上和蔼可亲,但是在失去控制的时候生气也未尝不可,有些课程的进行也是要在正常的秩序保证下的。还有就是这几日的观察,我发现这里的孩子真正懂礼貌的不是很多,这八天的生活教育我们可以更加偏重生活礼仪上对孩子们的教育加鼓励。

通过与台湾志工老师的对比,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英文发音上的严重不足,可能有口音的因素,这里的孩子也有口音,在日后的营队过程中,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怎样教给孩子正确的发音方法,让孩子们认识到英语的美感。

  • 对于每日总结的看法

在每天的教学结束后,后有两个会议,一个是大小班的合并会,两个班的老师坐在一起,将每天自己班级出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集中的讨论,由于大小班的状况差异很大,所以有些问题就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在解决完问题之后,就会协商第二天合班课程的流程,将预先想到的一些问题解决。晚上会有一个分班的会议,即大班的老师坐在一起讨论本班的状况,小班亦是。在会议开始,我们会对每一个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其进行分数的评定,以便于让大家对这个孩子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以及对日后的固定分组做出合适的调整,在这期间也是老师们交流感情的好机会 ,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其他人认识自己,彼此之间更加熟络,提升默契程度,让日后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接着就是对于第二天课程的流程安排。

  • 在这十天营队里我的收获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台湾同胞,向台湾的同学请教了很多问题,了解了那里的很多风情,了解了他们那里的教育体制,没有单纯的应试教育,孩子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了解了那里的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在第营队六天的时候我开启了自己教学生涯的处子秀,之前一直是台湾的同学主导课堂,我们只是作为旁观者在边上辅助,当自己真正的站在讲台上,用第一视角观察这个课堂,感觉真的不一样,每个孩子在做什么一览无余,在备课时遇到的困难也一一解决了,这堂课虽然我的有些发音不是很准,但是在和Una老师的配合下,我们两个的课堂还是顺利的进行下来了。

十天过后,终于还是要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了,这十天收获到了最真挚的友情让我舍不得说告别,也许人生就是这样,遇到最真诚的人,收获最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