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3 – 2017/8/10
楊語凡 公共行政學系一年級............................................................................................1
賴晏晏 土耳其語文學系二年級........................................................................................4
張采晴 歷史學系一年級...................................................................................................7
謝巧琳(跨梯次) 財政學系一年級..............................................................................13
陳曦(跨梯次) 公共行政學系一年級......................................................................18
林育民(跨梯次) 政治系博士一年級..........................................................................21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
加上兩天培訓,總共十天的英文鄉村品格營成都梯次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出發當天,一大早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前往桃園國際機場,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營隊,在面對未知的環境時,人總是會感到不安心,接著便跟三個同伴分別是嘉雯、晏晏跟采晴,由於嘉雯及晏晏皆不是第一次參加這個營隊,因此在機場看到他們時,心裡也踏實了一些,算是覺得有人可以引導自己的一種感覺吧。然後一行人就在稀鬆平常的互相聊天之下,經歷了差不多四個小時的航行時間,成功從台灣到達成都雙流機場了。一下飛機,出了機場後,迎來的是跟台北有著差不多溫度的風,以及到處皆是簡體字的環境,說真的,跟在台北的感受真的差不會太多,畢竟這裡也說著普通話。在機場我們也沒有多做停留,直接就從雙流機場打車前往我們的目的地-新都利民學校。
記得坐了接近兩個小時的車後,到了我們位於利民學校附近的旅店時,已經傍晚了,我們一行人跟我們從河南靈寶來的四位同伴會合吃了晚餐後,這一天總算是結束了,明後兩天便是正式的營隊訓練。值得一提的是,一到這裡,映入眼簾的並不是我想像中的"中國農村",而是給我一種近似於介於農村以及都市中間那種正在開發中的農村的感覺,高樓建築也是隨處可見,紅綠燈、公車、道路規劃等等齊全的地方,實在很難說服我這是一個鄉村,不過很快的我就知道了我們英文品格營之所以來這裡的理由了,原來這裡其實就是國高中社會課本裡面常常提到過的一種典型的地方,那就是文化層次跟不上器物層次的環境,其實不只這裡,現在中國很多地方皆是如此,由於中央政府大力推動硬體方面的設備,使得器物進步快速,導致人民的文化及素養跟不上器物的迅速變化,造成一種不協調的落差感,我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營隊才會選擇這個,雖然硬體方面皆已從農村脫離但民眾的素質仍無法跟上的地方來服務。
隔天一早,我們便前往利民學校去實際勘查,也認識了其他同是這一次營隊的夥伴,有四川大學來的曹鈺、沐蘭、及思瑜跟天津大學的澤坤還有利民學校的邱老師,最後是來自四川NGO組織匯智的小宏老師。其實我覺得營隊有了這些當地人的加入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這樣一來,我們營隊就不再只是自我侷限在台灣人的思維當中,而是可以藉由他們的加入,來提供我們相較於台灣不同的想法及理念,且將兩者的想法加以融合、統整後,使我們知的教學對於當地小孩更有幫助,也讓我們彼此都跳脫了既有框架的束縛。
為期八天的營隊就在營前訓練結束後展開,原本已經開始覺得適應了這裡環境的我卻也開始緊張了起來,原因當然豪不意外的,就是因為第一天我就要進行我英文教學的處女秀了,這當然使我非常的緊張,畢竟之後再多的試教終究是紙上談兵,跟實際教學的壯況根本不能一概而論,而面對這種緊張的情況,正常人基本上都會有著七上八下的心情吧,所以我也不意外,但總而言之,第一天的教學就這麼展開了。首先開場的破冰當然不是我這菜鳥可以勝任的,於是便交給營隊大學姐-嘉雯來帶領,結果當然還不意外的順利的讓學生都有了在身在營隊的感覺了。再來便是令我這次營隊中,印想最為深刻的時刻了,就是當天我所負責的How do you do這首主歌後半部的教學,而為什麼說是印象最深刻呢,就是因為我那堂課教的無比的淒慘,是的沒錯,真的只能用悽慘來形容,整堂課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在台上演獨腳戲,學生完全都沒有參與要課堂中的感覺,這種一個人在台上拼命的教,然後台下卻一點回饋都沒有的感覺的很不好,所以整節課就真的我一個人在台上乾乾的一直在講解英文歌,要不是那邊的學生還算坐得住,我看我上課上不到十分鐘,學生就要睡著了吧!或許我可以用地一次上台難免會這樣來當作今天教學失敗的藉口,但說真的,我地一天的表現真的連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失望,似乎整個學期的培訓以及幾次下來的試教都白費了一樣,這也再次證明了,培訓裡面的試教效果真的是有限的!
有了第一天的慘痛經驗後,我也下定決心要有所作為,畢竟營隊連一半都還沒到,要一直保持這種爛到不行的教學模式,就算我臉皮厚到不想有所改變,同是大班同伴的陳曦跟嘉雯應該也會看不下去吧,所以之後我便在別人在教課的時候,用心的觀察別人的教學技巧,以及整個教學氣氛,並仔細的思考是否能在我的教學中用的上,同時也在每天課程結束後的空閒時間,將自己所想到的教學方法講述一次給比我更有經驗的學長姐聽,看看是否可行,且還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後將明天要用的教學大綱定案之後,反覆地在腦中演練幾次,以確保上台之後不會因為腦中空白而不知道接下來要做甚麼。俗話說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努力總還是會有回報的,在第一天的慘痛經驗後,我用了上述這些方式來調整並精進我的教學方式,而我的教學氣氛也漸漸建立了起來,一種不同於嘉雯、陳曦等等的教學模式,屬於楊語凡自己的教學模式在第三第四天後逐漸感染整班級,之後的教學也算是順利的度過了,當然雖說是漸入佳境,不過在大班老師當中,我的經驗仍然還是最少的,但是無論如何,不再停滯不前這點倒是令我十分的滿意。
關於教學的部分其實就如同上述所說的,算是一個穩定成長的狀態,基本上沒有麼好再加以說明的,除了這部分之外,我想要說的事跟學生們互動的情況,基本上,前面幾天都是很輕鬆的狀態,不會要求他們念或背哪首歌,畢竟營隊才剛開始,總是要先培養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不時和在前面幾天就讓他們感受到壓力,所以我們前面幾天也是不會在下課時間主動找學生練歌。的了第四第五天,雖說不要讓他們有太大壓力,但一想到在營隊最後一天有學生的成果發表,那時他們要上台藉由唱英文個來發表成果,我們壓力也就來了,畢竟要學生在四五天的時間內可以唱一首英文歌不算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需要都加練習的,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老師們都會主動在下課時找學生練歌,而在這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你主動地去找某個學生練歌時,之後他就會主動來找你而不會找其他老師了,當然這有很多原因的干擾啦,像是個人獎勵制度的印章、微笑貼紙以及造型貼紙啊,不過這倒是真的有點像在培養固定客群的感覺,所以在營隊快結束後都會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每個學生都會找固定的老師來練歌,也就使得每個老師會對某幾個學生印象比較深刻,某幾個就因為比較沒有接觸而不太熱絡。
持續八天的營隊,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因為它並沒有長到會讓學生甚至是老師都會因為要離開而依依不捨,卻也沒有短到學生以及老師都還沒完全認識下便結束了,不過,必須要說的是,辛苦的時間總是漫長的,正如同一開始我需要一直挑整教學方式的時候,那時的我總是覺得時間好慢,但是,當我正開始適合整個營隊的時候,營隊卻已經來到了第六第七天了,我很難說這個營隊究竟是長是短,但是我要說的是,這是營隊結束後,讓我感受到的已經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流動,同時,我覺感受到了自我的提升與成長,舉例來說,如我的教學技巧確實地在這個營隊得到了成長,又我對於世界的認識也更近一步,畢竟成都也算是中國有名的文化之都,更甚至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技巧,特別是跟當地人的互動技巧,也更上一層樓了。我不能說這個營隊給了我超級多的東西,但是我要說,這個營隊給了我生命的成長中豐厚的養分,我不知道我之後會不會繼續參加這個營隊,但是我知道,參加這個營隊,從來就沒有讓我後悔過!
國立政治大學土耳其語文學系二年級
今年第二年參加英文營,算是我參與的第三個梯次。而帶著再次的想像,我又來到了舊地:成都。去年也參與了成都梯次,所
以成都對我來說不是第一次,小班對我來說也不是新鮮事,但每一次,都必定會有新的體驗。這回來到了新都區,在成都市四環外,雖然離市中心仍有些距離,但是環境比起去年所參加的同樣在成都新都區的中科育才學校卻是繁華許多:超市、藥局、銀行與一家家餐館林立;隊員們所住賓館外面即是大馬路(蓉都大道)、利民學校社區外有商場大樓正在興建中、地鐵即將開通......看著這樣現代又資源豐富的環境,我不禁開始想像,兩天後我們面對的學生到底會是怎樣呢?
一個一個又一個的小人兒走進學校,英語夏令營總算開始。看著台下的一雙雙眼睛,一年前的英文營的感覺湧入我心,既熟悉又陌生。我看你,你看他,他看她,她看我。事隔一年走上小學教室講台,雖然難免有些生疏,但我感覺我不如去年的我那般怯場與害怕。一天的熟悉之後,我開始對這些學生有些瞭解:這裡孩子相對來說很乖,或許是城市的關係,他們其實有相當的紀律與規矩,有些較皮的學生,只要花點氣力管住他,他也多少會聽你的。但是另一方面,或許因為面對的有些是三年級小學生的關係,因此他們專注度不夠。一節四十五分鐘的課程,可能十分鐘後他們漸漸就會沒有耐心,尤其到了營隊三、四天,隨著他們對於營隊本身與營隊老師們越來越熟悉後,可以看出某些部分的小學生略顯疲態。其實,他們就像顆跳動的小皮球,剛好在劇烈的彈跳時期,非常難將他們拴住。對於孩子的韌性,我一方面不意外,一方面又對自己有些沮喪。因為知道自己是屬於溫和型的老師,所以我給學生的感覺可能比較像是鄰家大姊姊而不是嚴肅老師,往往這群三、四年級學生們總是精力旺盛,很多時候像是做遊戲,或是點心歌教學等進行較為輕鬆活動時,他們通常都如猛獸出柙般活力充沛,班上氣氛很容易到達失控狀態,這時往往都是較為兇悍的另一位老師出面來管秩序。即使如此,其他時候像是在台上講話或英文歌教學或帶活動時,我仍能感覺到這個台上的我比去年更有自信,台風也更穩健些了。進步速度雖慢,但我知道,我正在進步中。
我享受台上的教學,我也喜歡私底下跟學生們聊天。我覺得,在跟這群想法相對單純的大陸小學生聊天中,能夠得到他們非常真誠、真摯的童言童語。其中,有一位三年級小女孩,她的英文名字叫「Cindy」。一天中午我留在學校值班,她待我旁邊看我在做啥,我問Cindy還喜歡英文營嗎,她略帶害羞的點點頭,我問她為甚麼,Cindy說:「跟學校教的不一樣,這裏唱英文歌,挺好的。」接著Cindy又突然一本正經的對我說:「我不是怎麼喜歡英文,可是我覺得應該要學習,因為英文很重要嘛。」看著她天真的臉與這番天真的話,我其實有些驚訝與感動,小小年紀,雖然調皮,卻也多多少少明白一些大人給的所謂的大道理。相比與台灣的小學生,這些大陸小學生給我的感覺是:積極與能言善道。除了某些較害羞的學生之外,當台上有老師問問題拋給台下學生的時後,我發現會有很多人舉手想要回答,回答時通常也會給出很豐富的描述。還記得有次在環保的合班課中,台上老師用了一張北極熊站在冰山一角的圖片來問學生們圖片中發生什麼事情,若是台灣的學生,可能會言簡意賅的回答「全球暖化」,而這裡的學生則是會把答案描述得很豐富:「因為人類會做一些不好的事,像是排放廢氣、亂丟垃圾(ㄌㄚ ㄐㄧ),造成北極熊的家園被破壞,沒有地方住......」
來到成都梯次,今年營隊中相較去年為不一樣的其中之一是「團體制度」。團體制度在今年寒假南河營實施的非常成功。而沒去過南河梯次的我,這個團體制度對我來說是一個較新的教學方式。我自己理解是,團體制度也是一種鼓勵方法,其實就是變換教學的一種。團體制度強調「小組」:小組學生與小組學生間的互動、小組學生們與老師的互動。因此,每一人對小組的認同感很重要,老師的自我魅力也非常重要。然而,帶領小組也是參與英文營的每位老師們需要下的一項功夫。在這次我帶的小組裡,有個很皮很皮的小男生,英文名叫Daniel。Daniel他在理工之手作方面非常厲害,可是在學習英文歌曲方面,卻是最令我頭疼的那一個。每次小組教學時,他往往就是站不住也管不住,身體像長了蟲般一直在動,喚他Daniel、Daniel的,他就跑更遠。這邊我來分享其中一天帶小組的經驗。一天,王老師來我的小組,幫忙我帶著組上的四位女生練習歌曲,我則專注盯著調皮Daniel與另一位男生Tom。當時我蹲在地上並一句一句教他,他發現老師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他也發現自己需要時時刻刻對老師的問題給出回覆,所以他無暇在於自己的事,注意力也有所集中。因此當我掌握所有他的精神時,接著我再誇他兩句,給予他信心。無形之中,這個好動的小孩其實能夠靜下心來跟著我一起唸英文,我對於他的進步也感到頗欣慰。後來,只要我專注在他身上,而另一位大陸志工負責帶領其他人練唱英文歌,小組的學習效果都能不錯。
八天營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之前是覺得前四天覺得過得好慢好慢,後四天飛也似的過去了,這次則是覺得每天都過得好慢,怎麼引頸期盼的第八天永遠不會到來似的。三、四年級小孩雖然可愛,講話仍十分天真無邪,但另一方面也十分難帶。後幾天營期,我們小班老師開會時都要想著隔天可以變出什麼花招,好讓這些小(屁)孩能夠專心一點。這種時候,台上老師如何變換教學就非常重要,如同用「團體制度」鼓勵他們。老師們會說:「如果沒有一起唱歌就拿不到線索單囉」、「最後一天可以去找寶藏喔」......用這些半鼓勵半威脅似的話語在他們練歌練累時激勵他們,大多時候都能產生作用,小學生聽到後,也拼了命似的說什麼也想要拿到線索單、想要找到寶藏。他們真是可愛。
除了教學的時候會想著要如何教,其他時間我喜歡觀察人事物,包括觀察小朋友們、觀察這個社區、觀察這個學校、還有觀察英文營的夥伴們。第二天的合班課是環保相關的生活教育,我對陳曦的表現印象深刻。我看著她在台上,感覺得出她已經有一定的架勢,讓人感覺是很有自信的,我十分佩服。另一位我欣賞的對象是隊長陳嘉雯,去年莆田梯次跟她一起帶過小班,當時觀賞並學習了許多她的教學方法,而今年雖然我們倆帶不同班級,但我仍感受到嘉雯她在帶班方面成長也成熟許多,不只是帶領大班學生,在帶領我們英文營所有隊員也是如此,能跟她一同出隊,我覺得我學習到好多好多。嘉雯是位可貴的學習對象、出色的領袖、值得的隊員、與好的夥伴。英文營的確是一個可以讓你自我成長、自我檢視的地方。
第一次參加,新生作為一張白紙接受關於英文營的一切人事物。有人說,實際來到營隊才發現先前在學校的培訓三週比不過實地實戰的三天,我覺得,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在這裡所有的實戰經驗,如初上台的恐懼、面對小孩不受控的不確定等等,這些感覺都是真真實實而且在台灣無法模擬的,儘管已經先在台灣試教過,但實際站上台的感覺真的就是不一樣。而老師如何在一節四十五分鐘的課程變化出吸引學生的東西,其實是需要有些功力的。我作為一個參與英文營三次的舊生,這次來到成都梯次,我深刻的體會到,在實際上很多時候,一節課可能不只有教書,而是會融入多種教學,而這部分很需要老師們花心思去設計活動、規劃課程內容,當課程出現空檔的時候,或是跟學生互動的時候,你如何去應對、如何去填補空檔,我認為我這部分是我很需要加強的地方。
這是一個關於教育與教學的營隊,不管你是什麼科系都能夠來參加英文營,都能夠學習到東西。在台上,你可以訓練講話的台風、訓練臨場反應;在台下,你可以學習如何跟團隊共事,在團隊中領導別人或者是被別人領導。另外,我個人認為,英文營十分適合教育相關領域的人來參加,尤其是對於那些具有教學熱忱與教學實驗精神的人。
成都梯次,我所參與的第三個英文營梯次,一樣是給了我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一年級
前言
在爲絜無意地提起下,偶然認識到了英文營的存在。身為大學新生人的我一開始認為大學這四年不能白白的揮霍、浪費,一直想要參加什麼活動來充實我的大學生活、增進我的能力,做一些對生命有意義的事情、讓青春不留白!隨著靖陽對英文營較深入的介紹,讓我更加認識英文營,並瞭解到這與一般的營隊並不是那麼的相同,並且透過這個營隊我應該會學到很多以前不曾學過的事物、不曾經歷過的體驗,經過深思熟慮後,我便選擇加入了英文營營隊。
營前培訓
營前的培訓和籌備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一個是自我探索與成長的工作坊、一個是營隊的教學與活動設計、一個是實際的試教。自我探索與成長的工作坊分為幾個主題,像是:智慧存款、情緒調節五步驟等等。因為每個人都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所以遇到意見相左時該如何解決、情緒起伏大時該如何緩解情緒以避免更多的衝突。雖然跟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時不時都在面對這些問題,但透過這個工作坊把這些細節加以生動的描述,並教導我們如何進而去影響他人。我想這些課程的收獲是,我變得更加的瞭解自己,並試著去理解他人,而我認為整個營隊要運轉順利,這就是十分重要的箇中秘笈。
接下來進入到營隊的教學與活動設計的部分。透過分組的方式一個禮拜進行一次的歌曲教案討論,並把一首一首的歌拿出來練習,互相討論這首歌該怎麼教,也在每次的小組會議前,寫出自己的教案並在會議中互相簡述自己設計教案的理念、與教學的方法,而隊員們聽完之後,也會給我們反饋,像是教案中哪些部份可以保留哪些部分應該要修改。就在這一次次的相互討論中,我們對一首英文歌該用什麼方式去教、如何才能引起學生興趣開始建立起認識,而在這種基礎上,又再加上的每個人本身的個人魅力,就形成了附有自己個人色彩的獨一無二教案。
最後一個部分「試教」。作為一個非教育工作者的我來說,試教並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再加上我並不是個擅長在大眾的面前發表意見的人,往往站在台前就會使我十分緊張手心發汗、聲音顫抖以透過試教的機會,我逼著我自己站在大家的面前,用很大的音量講話,這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個很大的突破。透過這半年來的認真訓練,我們也踏上了實際教學的新旅程。
初來乍到——成都
隨著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我看著窗外的景色,「啊!這就是我接下來半個月做志工的地方啊!」腦中浮現這種想法,心中出現了雀躍的心情,嘴角更是揚起了難以掩藏的笑容。下了飛機後,與同行的夥伴一起搭車到住宿的地方,坐在出租車上,我邊看著窗外成都獨特的景色,邊聽出租車司機介紹成都的一切,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到了住宿的地方。而這邊的住宿、飲食等等都與台北截然不同,雖然一開始的環境我並不習慣,但是在夥伴們的陪伴和相互攀談中,我對環境的陌生感與不適應漸漸就消失殆盡了。
營期
接下來就是為期兩天的營前培訓,也是與成都新都利民學校的邱老師和大陸NGO的志工小宏老師、澤坤、曹鈺、思瑜和木蘭的第一次見面。透過短短兩天的營前培訓時間,我們就要將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個人定位等等都予以說明,並與他們一同做最後的營前準備,所以為了盡快拉近我們與大陸志工方面的連結,吃飯的時候也是大家一起吃,我們睡的房間也是大陸與台灣的志工混合搭配的。也是因為我們吃飯、睡覺都在一起,所以在與大陸志工互相合作的這個方面,我覺得我們合作程度算高。因為憑著我的經驗,就靠著兩天的營前相處,接下來的八天都要一起合作、一起共事、一起教歌、一起處理班級大大小小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這個方面我認為我們雙方都是邊做邊學習,並且互相配合的程度也是很好的。
當我踏進新都利民學校,我們與這個非鄉村又在社區內的小學能夠擦出什麼火花呢?猶記第一天的第一堂破冰課是由我負責的,作為一個教學經驗為零且台下二十七對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你,手足無措的緊張感瞬間浮現在我心中,腦中呈現一片空白、手心直冒冷汗,雖然事前充足的培訓、試教與備課,在我站上台的那一剎那,之前再多的準備也無法用得上,唯一的念頭就是「啊!時間趕快流逝,讓我趕快離開講台吧!」而這種慌亂的心情一直纏繞著我。經過那一堂課後,我自我檢討並發現,我並不能再將自己侷限在框架中,我應該要放開自己,因為自己要先消除那份尷尬、無助的感覺,才能夠表現出我自信的一面。另外在備課方面,並沒有做好足夠的思考,只是單純的「教歌、教單詞、教小朋友念」一直不斷的重複這些過程,我並沒有做一些更有創意的教學設計,而學生的耐心也漸漸的在這些重複性的巡迴中被消磨殆盡。
直到了營期的第三天,經過前幾天的適應,我漸漸的適應站在講台上,開始不再手足無措、腦袋一片空白,開始能夠察覺台下學生的感覺,並以此作為基準,來決定要不要調整教學的速度、課程的內容。像是在台下學生累的時候帶他們出去進行戶外活動、又或是適時在英文教學中帶入一些小活動,來緩解沈悶的教學。
到了營期的倒數兩天,基本上我們已經把所有主歌的教學都準備結束,並進入到了頻繁複習的階段,為了練習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我們的練習除了歌曲的教唱外我們還把重點放在動作的複習。所以在一節課的規劃方面,有很多的時間都是分小組下去練習,因為透過一直性的分組,我們能夠更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程度,也因為一個老師只要顧十個以內的學生,所以我能夠挑出學生在發音上細微的錯誤,並給予他們個別指導。
教學挑戰和解決方法
學生年級
教學挑戰:
參加的學生多為三年級的學生,但是我們原本的課程內容是設計給四年級的學生,所以在教學方面要一直重複歌曲的教學,所以課本後的習題、或是戶外的活動便沒時間進行。另外因為要一直重複重點的關係,老師必須一直重複歌曲的某一句,所以學生在這個方面就變得比較沒有耐心,另外三年級的學生也比較坐不住,所以在這個方面是個蠻大的挑戰。
解決方法:
為了避免學生專注力減低、對歌曲失去學習的興趣,我們採用一節課的前半段進行主歌教學,後半段進行小遊戲,而這些小遊戲是用來複習之前交過的歌曲。我們發現透過這些小遊戲,學生更能提起興趣,且前半段的主歌教學學生也能更靜下心來,所以我認爲這個解決方法是不錯的。
生活教育
教學挑戰:
在營前培訓時,當地的邱老師在跟我們討論生活教育這個部分的時候,已經跟我們講說新都利民學校已經十分著重在這個部分上面,所以我們在台灣準備的教案需要做大幅度的修改。
解決方法:
為生活教育的教案,我與夥伴們著實思考了好多天,對於第一次參加英文營的我臨場反應並不是很好,所以並沒有想出什麼多教案,還好有團員的幫忙,我們採用了情境劇的方式,把我們要教的生活教育生動地演了出來,並透過機智問答的方式將本來的生活教育主題做更深入的延伸,將更多較深入的主題帶給孩子們。
心得
這短短八天,英文營落幕了,而我們籌備了將近半年的成果也畫下了一個逗號。我無法確定自己在這幾天內學到了什麼,或許是勇敢站上講台的勇氣,或許是逼迫自己踏入一個陌生的地方,讓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又或許是訓練自己面對臨時變動而做的的臨場反應。而這次的經驗對於從沒參與過志工服務活動的我,總算是開拓了新的領域,也讓我認識到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總是有那麼多無私奉獻、默默為社會做事情的人。當然過程中難免會有辛苦或是不想面對的時候,雖然看似不可能,但只要學校小朋友一個可愛的笑容或是一句關心老師的話,我就能重拾力氣,繼續面對教學上、班級經營上的種種挑戰。我並不知道當時我做的決定是否正確,但至少我做了很多一生可能做不了幾次的事情!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一年級
前言
兩個月的暑假,除了打工,我應該如何充實自己,為自己增值呢?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在機緣巧合之下,我有看到學姐在同學會的專頁上介紹英文營。當我看到英文營的介紹文後,我就立刻私信給學姐並表示對這個志工服務很有興趣,於是懵懵懂懂的我便去了過關中心面試。這是我20年來第一次的面試,我並不知道該如何準備,我對自己在面試時的表現非常不滿意,當面試結束後,我心想他們一定不會錄取我的。但面試結果一出來後,當下的我雀躍萬分,非常感謝大家讓我有機會參加這個意義非凡的英文營。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得有萬分的準備才能教導他們,否則那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因次,在出隊之前大家都必須接受一學期的營前培訓。在營前培訓裡,有老師會教導我們如何調節情緒,也有學長姐們分享以前出隊的經驗,這對我這個毫無教學經驗的菜鳥營員而言是個非常不錯的課程。在小組會議時,我們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練歌以及寫教案等。一開始我完全不了解如何寫好教案,於是我一直參考學長姐寫過的教案,慢慢地訓練自己把教案寫得越來越好。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要試教。我認為試教可以訓練自己在上台教學時的技巧,並且可以練習與搭檔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一堂課程。雖然經過了一學期的培訓,我仍然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教學的最佳狀態,於是我便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中國大陸。
初到靈寶
我們一行人提著行李浩浩蕩蕩地從北京西站乘坐動車到靈寶。在往弘農書院的路途中,路邊都沒有路燈,當我們到達弘農書院時,天空已是一片黑暗。那裡的沙土飛揚,天氣乾燥炎熱,也有許許多多的甲蟲與蟬,但這並沒有帶給我很多的不適應。
我帶的是小班,這班的班名叫做奇蹟班。在開營的第一天,我有點不知所措,班上的學生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我還是第一次跟小朋友相處,亦是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在台上教課。我在靈寶所教的第一堂課是破冰課。對於自己在這一堂破冰課的表現,我並不滿意。在第一天結束後的小班會議,我有提出我帶破冰課的效果並沒有很好,但是我的隊員們虹伶與馨慧都在鼓勵我,非常感謝他們的鼓勵與建議讓我在之後的教學越來越得心應手。
在每一次的教學前,我都會詢問隊員們的意見,無論是在歌曲的動作或是在教學方面上,我覺得我一個毫無經驗的菜鳥如果我需要把課堂帶好,就需要虛心接納隊員們提出的意見。我的隊員虹伶是個很好的學習對象,無論是在班級經營、教學技巧或是在與學生們相處的方面上,她都帶得非常棒。而身為一名老師,除了需要傳授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身為老師需要十分敏銳,一旦發現學生的行為有需要更正的地方,老師就必須要及時更正他們的錯誤。一開始,我並不會處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摩擦,於是我便通過虹伶來學習如何跟學生進行輔導。我從虹伶那裡學習到了很多方面的教學技巧,這對於我之後在成都梯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每當我在教學方面上遇到難題與挫折而傷心落淚時,我的隊員們都會給予我最大的安慰,尤其是靖陽學長。他一直鼓勵著我,讓我建立起信心,我去摸索著,建立起自信心。
奇蹟班的孩子們,從非常的被動、不願開口唱歌、小小的音量,直到主動開口唱歌,發出大聲的聲量,各位奇蹟班老師的功勞都功不可沒。
在營期的時間其實過得非常的快,不知不覺過了八天,也在不知不覺中教了他們七首的英文主歌。在第八天,便是成果發表會。早上彩排時,奇蹟班學生的表現都非常的棒,十個小朋友的聲量卻可以唱出三十個人的聲量。在成果發表會當天展示出了學生們的各種作品,看著他們的作品,我非常感觸,原來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裡,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那麼多的東西。在成果發表會即將開始之際,天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只好把成果發表會的地點改為教室。在小小的教室裡,奇蹟班的孩子們將前七天所學的歌曲都表現的很棒,我見證了他們的認真,他們也見證了自己的努力。
前往成都
我、馨慧、育民和陳曦四人緊接著還有成都梯次,成都是另一番的風景。那裡沒有靈寶的黃沙,沒有隨處可見的蟲子,卻看見了久違的高樓。我們所住的賓館離學校有一小段距離,每次來回學校都要過一條大馬路,早上去學校的路上能看到有幾個賣早餐的攤位,傍晚回賓館的路上能見到售賣涼粉與燒烤等的攤位。在開營的前兩天都是營前培訓,在這梯次有幾位大陸志工參與我們,我們小班被分配到的大陸志工有小宏、木蘭與思瑜,加上台灣志工老師共有七人。在開營的第一天,我們小班的學生人數共有20多人,學生都非常乖巧,他們都非常願意開口跟著老師們一起唱歌。有別於靈寶梯次的小孩,成都梯次的小孩都非常的主動積極,當我要徵求小幫手打掃衛生時,他們都會搶著舉手,甚是乖巧。這班的班名叫做精英班。
教學上的進步
我覺得我的教學技巧更加進步了,多虧了在靈寶時虹伶的鼓勵與建議,讓我在成都梯次教得更加得心應手。我更加了解如何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我不斷地想要更上一層樓,於是在與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發覺他們所喜歡與認可的方式,不斷地改進與實行。
除此之外,王瑞琦老師會提供很多很好的教學技巧與建議給我們,王老師在帶動小朋友時,小朋友的反應非常熱烈,讓我非常地佩服老師的教學方式。
孩子們的故事
在每一天的午休時間,離家較遠或是父母沒空接回家的學生都會留在學校吃飯,而我們志工老師都需要輪值陪他們吃飯。雖然很累,但我其實非常喜歡陪他們一起吃飯,因為可以趁著這點時間了解他們,他們會跟我說說他們的愛好等。我第一次陪他們吃飯時,我發現有一位叫做Ken的學生沒什麼在吃飯,我便要他趕緊吃飯,他卻告訴他不喜歡吃盒飯。這位小孩告訴我,在他五歲以前,他的父母都到別的地方忙於工作,父親一個星期只會來一次,他都必須要一個人在家吃盒飯,於是他非常討厭吃盒飯。當下,我聽到這個小孩這樣告訴我時,我非常心疼,我便告訴他只要我有輪值,我便會陪著他一起吃飯。
孩子們的努力
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有學習的動力,我們會進行分組,在第八天會有個尋寶活動。如果想要獲得尋寶的線索,就必須以小組的形式一起練好歌曲或背好歌曲。為了第八天的尋寶活動,他們都非常的努力地利用下課時間找老師練習。看著他們的努力,讓我更加想要把他們教得更好。
成果發表會
其實8天過得非常的快,成果發表會當天早上的彩排,他們的表現也非常的棒。彩排結束後,我們進行了最後一次的遊戲時間,孩子們都玩得非常的盡興。
又到了要表演的時刻,當學生們的家長都陸續來到學校後,表示著發表會也即將開始。當同學們已經在等候表演開始時,Ken這名小孩突然跟我說他想要打電話給父母,他說他的父母還沒到。我看著他一人站在角落講了很久的電話,當我要走過去時,他一臉失落地告訴我他的父母在忙不會來看他表演,當下的我看見他失落的表情與語氣時,心裡非常心疼,我告訴他老師會在台下看著你的表現,但我心裡知道,他心中缺乏的愛不是我能我給予的。
結束
成果發表會表演非常順利,也到了離別的時刻。依依不捨地跟各位小朋友道別後,還原了教室,就好像誰都不曾到來過… …
結語
精英班的孩子們只有9-10歲,在專注力方面他們沒有辦法全神貫注地上課,於是老師們都必須絞盡腦汁地想出各種有趣的活動。而且,我們在教學上必須活潑,以Language Art教學的話對他們來說非常有效。他們雖然看不懂課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是通過老師的引導、比手劃腳,能夠讓孩子們猜到英文單字的意思。我認為這是英文營教學非常成功有效的方式。從前的我,完全不知道Language Art,經過靈寶梯次與成都梯次的教學經驗,讓我獲益良多。英文營是個非常棒的志工團隊,非常感謝英文營讓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的教學技巧,充實了自己。也希望各位小朋友繼續保持著學習的熱忱,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一年級
誤打誤撞接觸到這個團體,從一開始漫長的培訓課程到現在隻身中國將近一個月。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充滿挑戰。一個月前的我還在懷疑自己付出了一半的假期參加這個營隊究竟值不值得,但我現在會毫不懷疑地說我很高興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因為這個營隊,我的暑假變得更加充實,透過兩個梯次的參與,我感受到自己的突破、成長。
在靈寶時,環境及廁所都是我們最不適應的地方。小學員來報到時,我覺得很驚慌,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身負教學的重任。之後我發現教學對我來說並不是特別困難,真正的挑戰是班級經營,怎麼喚起學生的向心力和使命感。學長提醒我在教學之餘「教人」更是一項重要課題。因為我們的教學主要都是著重於英文歌曲的教學,我希望把這麼多首英文歌的教學方法做出一些區別跟改變,讓學員在營期間不會感到那麼心煩意亂,負擔那麼重。我透過講故事及畫黑板的方式帶出歌曲中的單詞,讓學生不知不覺就對這些單字產生了一定的熟悉度及記憶。因為活潑的教學方式,學生上課的學習動力及課堂參與熱誠程度都有提升,也讓我增加了對自己教學的自信。
除了教學之外,在農村裡我獲得了許多珍貴、深刻、讓人會心一笑的回憶。有一天有兩位學生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團東西走進教室,我走近一看,竟然是一隻半個手掌大的小刺蝟,本以為是他們養的小寵物,沒想到竟然是學生騎電動車來的路上在馬路上拾獲的,他們去書院裡摘了葡萄給他吃,他們說這隻小刺蝟感冒了一直咳嗽。他們細心的照顧小刺蝟,甚至用寶特瓶幫他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窩供他休息。除了寵物店的刺蝟,我第一次知道竟然有野生刺蝟!
在農村的每一餐我都抱持著感恩的心去享受,因此不管他的調味或烹飪方式我都十分地喜歡,在那邊最大的樂趣就是期待每一餐的到來,而且菜色千變萬化,有一天老師甚至親自下除煮了美味的粉蒸肉。我們自從跟阿姨說我們覺得他做得的炒土豆好好吃,我們日後的餐桌上就常常出現這道菜了呢。飯後的水果除了多汁的西瓜,我們吃最多的就是水蜜桃了,我一天最多吃了五顆呢!新鮮的桃子剛從樹上摘下來就馬上送入我口中,真是一大享受!
我們第一天到達的時候,歡歡老師帶我們走訪他們的村子,讓我們對社區探索的課程主題設定更有方向。我們除了造訪儲藏蘋果的窯洞,還拜訪了目前還有居住人的窯洞。窯洞裡真的非常涼爽。透過社區探索的採訪過程,我們的得以了解到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也可以透過和老一輩的居民訪談,更加了解整個村莊的背景故事。在成都梯次做社區探索時,我們總共有三個主題。在分配人力時嘉雯問我要不要負責環保的部分,我思考了一下,因為我知道環保這個主題是三個主題裡最容易的,只需按照前一個梯次的大概模型去做就可以得心應手,但想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和夥伴們去琢磨更加認識這個社區的是其他主題,所以我毅然決然決定投入第一個最具挑戰性的主題。在歸劃這個主題時我們遇到了許多瓶頸,但透過育民及老師的引導下,我們逐漸找到方向,甚至想出觸摸箱這個理念,讓參觀者可以透過觸摸箱子裡的物品去想像當時油泵場的場景、當時的氣候環境。真的是一大突破。
第二梯次我們去的是位於成都市新都區的小學,在一個這樣的大都市裡怎麼會有農村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去參訪這座小學後,發現很特別的是它位於一個社區裡面,這個社區的特色就是居民的年齡層偏大,到處都是打麻將及乘涼的長輩們。我這才恍然大悟到,之前聽老師說過其實最需要幫助的往往不是位處深山、偏遠的學校,而是那些座落於城市外圍的學校,他們是最容易被忽視且最需要幫助的族群。
第二梯次開始我有機會處理班上的許多事務。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教學總是很自在,但對於在班上宣布事情或和孩子們心靈對話,我感到很彆扭。但透過這八天上台安排班上大小事的機會,我得以讓我的台風更穩健。而且我發現在宣布事情時要非常條理分明,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才能讓學生更加有秩序及提高效率。因此在宣布事情前我都要在腦海裡演練一次逐條想好。我非常佩服這梯次帶領我們的學姊嘉雯。不管班上或孩子們發生了什麼事他總是可以按捺住情緒,不動聲色地去把它處理好,但我相對的比較情緒化在無奈或很累的時候可能都會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我相信這是我可以改進的。嘉雯讓我真的感覺到我們是一個教學團隊。團隊的默契及互相扶持,每一個老師在這個班都是重要的。看見他的領導能力,我真的很希望未來的自己也能像他一樣。我很喜歡每一天的開會檢討,第二梯次因為有王老師的參與,老師可以給我們多元的意見當作參考。教育真的是一門大學問,每個人在這個時候都可以沈澱一下自己,回顧當天一整天下來的教學流程,仔細去思考今日的不足,或教學上可以怎麼改進,大班因為有嘉雯讓我很多時候的不知所措或疑問都可以和他討論,深深感覺得到自己就像一塊缺水的海綿在茫茫大海中努力的吸取養份。
營期結束後看了學員們的迎候回饋單,深感欣慰,許多孩子們都說自己參加完這個營隊後,不再那麼害怕英文。當然也會有學員認為我們提供的獎勵—貼紙不夠具有吸引力。
在大陸的教學中我看見了孩子普遍對自己是沒自信的,很害怕犯錯。在我們一天天的帶領下,從一開始邊唱歌還要做動作讓他們覺得很彆扭,到後來他們可以透過我們的引導自己編出屬於他們的動作,孩子們的成長這個過程真的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大陸孩子的想像力其實並沒有輸給台灣的孩子,只是他們長時間被壓抑,一味順從著他們被教導「應該」依循的道路,而造成思想僵化。
我至今對於獎勵制度的衡量及標準還是有點模糊,因為一開始這個營隊的宗旨是為了幫助弱勢,我們設計的各種活動及分組方式都透過了許多嚴密的討論去避免弱肉強食的局面,我們極力避免功利主義的產生,但這樣的一味保護這群學習緩慢的孩子真的是對他們最好的方法嗎,我們營期只有短短八天,或許我們可以很幸運地將孩子的信心建立起來,但我們離開之後,是否會回到原到點?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在我們的帶領下重拾對英文或學習的興趣,但還記得頒SUPER貼紙時,一位學生張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我及正在幫得獎孩子拍照的老師,對我說老師你們好殘忍呀,還要拍照上傳給我父母看台上頒獎的人沒有我的照片…她講這句話時,我心裡真的很難受,我知道她在營期也非常努力,但每一位學生都非常努力的情況下,不可能是人人有獎的啊…這些矛盾的心理至今讓我耿耿於懷,外面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的啊孩子,只有優秀,不管是因為努力還是先天聰穎的孩子才有機會被大家看見的…這個不變的事實,是無法透過教育改變的。
我真的很開心能跟到王老師這個團隊,老師對我們抱持著很大的期望,雖然有許多繁複的規定,但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為了我們好。就如一開始的培訓課程我們有機會上到情緒管理,特別請了盧老師和渣老師來教導我們。老師也說在未來有什麼需要或想要學的都儘管開口,老師願意去找最好的講師來幫大家上課。老師一直提醒我們我們不要將自己參加這個營隊的收穫侷限於教學,雖然這一次我額外的收穫有限但還是很感謝老師一直這樣警惕著我們,讓我有機會注意到這趟旅程的其他價值所在。老師的用心良苦真的讓我很感動。雖然這次沒有什麼機會和老師接觸,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說老師是我這一年在大學生活中很敬佩仰慕的老師。而這個營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直在檢討自我,追求進步,很多事情都是合議制。目前英文營的教學已經日益進步,但是大家還是不斷的追求創新,精益求精,我覺得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博士班一年級
前言
再次以輔助者的角色投入營隊的教學,2017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所帶來的,更多的是反思與學習。作為多次參加英文營的前輩,自2016年暑期開始,我試著探索「輔助者」這樣一種角色在營隊中的定位。比起直接面對第一線行政、教學事務的團隊帶領者(或用通俗的話來說:隊長),輔助者的工作看似輕鬆許多。在教學方面,向隊員們提供咨詢;在行政事務上,和營隊的帶領者討論、為營隊的運作方向提供建議。這些都是輔助者所從事的工作。
值得留意的是,諸如「給個建議」這種想來輕鬆、易如反掌的事,不見得能在營隊運作的過程中順利實現。舉例來說,營隊的輔助者可能被教學活動中的熱鬧氣氛吸引,以致於無法透過一種「拉開距離」的觀點,找出教學當中的盲點、值得改進之處。另外,給出來的建議,不見得能為團隊帶來加分的效果。在一些志工服務中曾聽聞的情況,是給建議的老前輩,最後竟然成了主導營隊大小事務的核心。這對營隊的分工而言是相當不利的。那些處理第一線行政、教學事務的帶領者,會對這種情況感到乏力與沮喪。
在2017的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中,河南、成都梯次的帶領者各有其風格。從不同的帶領風格中,找出輔助者所能協助的地方,是一件充滿挑戰性的事。這當中往往會有反思、學習,以及意想不到驚喜。
河南梯次:
河南靈寶梯次的帶領風格,呈現出以下兩方面的優點:首先,帶領者十分重視團隊感的營造。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與隊員之間的積極互動。除了在用餐、休息的時間聊天之外,靈寶梯次的帶領者更會觀察大、小班的教學,然後再以各別談心的方式,引導志工教師說出教學上所遭遇的情緒、困難,並共同找出解決方案。這樣的帶領方式是十分細緻的。帶領者不僅傾聽志工教師們不便直說的心聲,在一定程度上,也將這些心聲傳遞出去,成為營隊裡頭溝通的管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溝通方式,是由多個「帶領者─志工教師」的雙邊溝通所串聯起來的。與所有隊員一起圍坐在桌旁,就共同議題討論的多邊溝通仍有根本上的差異。隨著每梯次志工教師的性質不同,不拘泥於同一種溝通方式,能夠適時地調整及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帶領者給予營隊的志工教師們充沛的嘗試空間。大、小班的志工教師們依據班級的情況,安排每一天的教學。有些時候,即使是現場教學經驗較少的志工教師,也有上台教完一整堂課的機會。當課堂出現志工教師難以應付的狀況,比如學生的負面情緒爆發、衝出教室時,帶領者也會即時親自出面安撫學生,瞭解學生為何這麼做的理由。這是一種不錯的搭配。畢竟對志工教師而言,處理情緒高漲的學生,並不是一道短時間內能跨過的門檻。那是需要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及訓練,才能逐漸培養起來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給予嘗試的空間不等於放任。當小班的教學因為學生秩序的問題,陷入低沉之際,靈寶梯次的帶領者隨即出面,協助志工教師們調整學生的上課態度。
河南靈寶梯次的帶領風格,具備大層面的給予嘗試,又兼顧細緻層面的各別志工教師互動。「從大到小」的層層面面全都給包了,那麼輔助者又該做些什麼事情呢?對於營隊的輔助者而言,這是一種挑戰。若不即時調整的話,那麼在這個梯次當中,輔助者的角色就變得跟「人的盲腸」一樣,雖然存在但卻不具有任何作用,更遑論有何意義了。
雖然如此,在靈寶梯次的帶領者整頓過小班的上課態度後,我稍微掌握住了在重視團隊感、嘗試空間的帶領風格之下,能夠讓輔助者發揮的空間。其實,在帶領者和志工教師談了那麼多之後,實際教學的操作,仍然是需要輔助者的幫忙的。帶領者所能做到的,是志工教師情緒、想法的舒解及溝通;輔助者該做的,是在舒解和溝通之後,配合志工教師的需求協助教學。對重新回到講台上的志工教師而言,有人能以行動支持他們,也是十分重要的。之後在河南靈寶梯次的參與中,我是懷抱著這樣的想法參與的。這樣的應對方式,是我從2016年開始探索輔助者這個角色時尚未明顯察覺到,也是日後需要重視的。
成都梯次
與河南靈寶梯次不同的是,成都梯次的帶領風格專注於團隊分工的均衡。以大班的教學為例,每一位志工教師都被分配到了工作。先前待過靈寶梯次的志工,負責的是主要歌曲的教學;頭一次參加英文營的志工,則是帶領學生們寫作課本習題、熟悉「每日一句」的英文標語。在工作的分配上,考量到了每一位志工教師教學經驗的不同。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同樣以團隊分工的方式,處理英文營的教學與行政,靈寶梯次和成都梯次卻有著根本的差異。在靈寶梯次,營隊的分工更多圍繞著帶領者運轉。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帶領者負擔較多工作,但營隊卻有成員的工作量較少、閒置在一旁的情形。會形成如此的分工方式,並非能由帶領者的意志全然決定。在此亦不能忽視當梯次志工教師的個性,甚至是全體性別比例的影響。將工作分配給一群男士,及將分配給一群女士,這兩件事雖有共通之處,但絕非一模一樣。在成都梯次,由於帶領者事先仔細的規劃,因此團隊的工作能被順利地分配到每一位成員身上。此外,安排好的標準化工作流程表,在每日的班級教學會議上,也有助於各項工作的推行。
在成都梯次的帶領風格中,營隊的輔助者一開始就被納入了分工中,協助班級的教學。營期的前半段,也會有上台教完一整節課的任務。雖然如此,每日工作的份量仍不算沉重。因此,我得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於輔助者角色的探索上。探索的第一步,是嘗試應用一些靈寶梯次的帶領風格。建立起團隊感的關鍵,是與隊員之間的積極互動。回到住處之後,我會與同在大班服務的志工,以及特地前來參與營隊的政大老師聊天。除此之外,在設計教案遇到問題時,也會拿出來請房內的大家幫忙。不論是幫我編排歌曲的動作,或是構思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小遊戲。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最後成為了能夠使輔助者真正去幫忙別人的影響力。營期的某天,成都梯次的帶領者告訴我,需要多留意志工教師的備課情形。因為從課堂的情況看來,有些地方必須改進;像是教學的節奏太慢,抓不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收到帶領者的請託後,我當天就建議那位志工教師,在教學技巧上要多練習。原本以為,對方大概不會馬上同意。但令我感到驚喜的是,那位志工教師不僅接受了建議,且在當天晚上就開始演練明天上台的內容。若沒有平日的互動,恐怕事情也難以有這樣的發展吧。
此外,在成都梯次的另一個輔助者角色的探索,是「以增加代替砍去」。教學的創新是近年來英文品格營的重心。然而,並非所有參與的志工教師,都懷抱著要超越前人、玩出一條新路的強烈動力。甚至在有些時候,會因為擔心失敗,或是企圖將教學風險降至最低的緣故,想直接拿起過去開發成功的教案套用。假使英文營要繼續在教學創新的道路上前進,那麼如何處理上述情況,就成了不可不留意的課題。這次嘗試的解決方法,是當套用舊有教案的想法被提出時,不去大幅度砍去、更動舊有教案的內容。當營隊的志工教師拋出「套用舊教案」的想法時,表示在實際教學,或是心理情緒的層面上,一定有一些「不得不這麼做」、「這麼做也沒什麼不好」的顧慮。與其在這些顧慮上打轉(而且往往得不出什麼建設性的結果),不如換個想法,讓創新的點子以附加的方式,掛在舊有的教案上。對於志工教師而言,由於這些創新是額外增加的,因此即使失敗,也不會使得整個教學陷入危機。透過這樣的安排,在成都梯次的教學中,我見到了想要創新的志工教師,獲得了可以一試身手的空間;而在創新的同時,又不致於引起其它教學夥伴們的緊張。能夠使兩者之間相互搭配,並發揮出加成的效果,不也是在輔助者角色的探索和學習嗎?
結語
比起2016,在2017年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的兩次服務中,對「輔助者」這個營隊角色有了更多的探索。確實,「輔助者」角色的探索極富挑戰性。在缺乏可參考的前人經驗的情況下,它的定位和具體操作的細節,大多需要依靠自己摸索。今年河南、成都兩梯次英文品格營的活動,可說是在這個角色的探索上帶來眾多精彩收穫的一次。
這些收穫其來有自。對河南、成都梯次帶領風格的觀察,帶來了不少令這個角色更為豐富的啟發。在河南梯次,見到了以團隊感、給予嘗試空間為核心的帶領風格。帶領者所採取的跟志工教師們聊天、主動幫忙,甚至是一對一的深談方式,替後續的團隊合作、團隊感的凝聚,鋪墊了厚實的基礎。抵達成都梯次之後,也將這樣的互動方法應用在營隊的運作中,並有了相當驚喜的效果。對「輔助者」的角色而言,在給予建議之前,不妨先跟隊員當個朋友。有了一定的互動基礎,對方會更願意傾聽並採納「輔助者」的建議。
成都梯次的收穫,更多的在於將創新帶入營隊上。教學創新的一開始,是一種新的想法;同時,也是對於舊教案、執行教案的志工教師們的建議。如何接受創新,其實與如何接受建議,有著許多共通之處。在成都梯次嘗試的方法,是在舊有的教案上,以最小的幅度加入創新的點子。會把舊教案拿出來,表示志工教師一定有其顧慮;不論是實際教學層面,或是心理情緒層面的。在這種時候,大幅度修改舊教案,甚至強力推行創新教案的行為,十分容易引起這些顧慮的連鎖效應。假使能換個角度,將創新的點子加到舊教案上,不去更動舊教案的內容,就可以拓展出更多的空間:對教學創心有熱情者,可以大展身手;重心不在創新上者,也能免於緊張。
自2016年引入「輔助者」以來,這個角色如何定位,以及如何與英文營中的其它角色配合與運作,是相當值得探索的一環。隨著英文營服務的時間增加,具有豐富帶領經驗的帶領者(可能是前一、兩屆的)也會陸續出現。期待日後「輔助者」的角色能更加靈活,將富有經驗的前輩、當屆的營隊的帶領者、甫加入營隊的新人們搭配在一起,使三者發揮互相加分的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