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梯次心得分享

福建培田村

2015年7月22日~8月1日

 

 

趙思菡   地政學系四年級.............................................................................................1

王茂丞   東亞研究所三年級.........................................................................................4

林育民   政治研究所二年級.........................................................................................6

林品君   會計系二年級.................................................................................................9

鄒惟容   外交學系三年級...........................................................................................13

劉靖陽   地政學系一年級...........................................................................................16

 

 

 

小隊長  趙思菡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四年級

  再次回到培田,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今年給了自己不許哭的期許,另外還多了一份責任,身為隊長,我要做好榜樣,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並給予學弟妹們一些教學上的建議,然而再次回到這裡,我的心情是激動的,去年的這時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那群天真活潑的小孩帶走了我全部的關愛與不捨,種種的點滴回憶湧上心頭,心裡想的都是希望能快點見到他們,他們是否有長大,是否還是與去年一樣愛撒嬌、愛調皮搗蛋,心中滿滿的都是過去的快樂回憶,帶著如此激動的心情,我踏上了前往培田的路。

    培田梯次一開始便災難不斷,先是老師生病,一下飛機之後便直奔醫院,群龍無首的我們,依舊照著原先的步伐前往培田,不料在抵達之前卻聽到張琪傳來的噩耗,培田前一天淹大水,斷水斷電,無法與外界聯繫,若是繼續下雨,可能連學生們都沒辦法前來上課,有被迫要取消英文營的可能,突然的壞消息讓我們措手不及,身為隊長的我更是擔心營隊無法順利進行,好險在搭火車到冠豸山後,培田社區的章雷,已經在外頭迎接我們,為我們帶來培田的第一手消息,才讓我緊張的心情得以放下,不過,進入培田之後,才是真正的挑戰,第一天斷水斷電的情況下,我們點上蠟燭,開了一個簡單的會議,說明隔天培訓課程的安排與注意事項,大夥們就算都累癱了,依舊打起精神為後續的培訓與營期作準備。

    這次身為培田梯次的隊長,我知道我自己需要承受許多壓力,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依賴其他人的幫助,反而是要幫隊員們打點好一切事務,給予他們更多的建議和協助,每天我都要在開會之前將隔天的流程重新瀏覽過,將課程順序重新調整,並隨時注意隊員們的情況,常常神經緊繃深怕自己漏了什麼細節,好在這次有凌老師、朱校長和其他志工的幫助,我遺漏的部分都有人隨時提醒我,讓我能順利完成每一項工作,我非常感謝這次大家的合作無間,雖然每天都有小狀況發生,但這些事情卻讓我們更加成長,懂得如何協調及應對,而這也是我成長的一部分,在營隊中,我和隊員們幾乎沒有距離的相處,每天聽他們說上課狀況,說那些我錯過的精彩片段,這樣的方式使我們的關係更緊密,而台灣學生與大陸志工們之間相處也更為融洽,跨越年紀的隔閡,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相約每年一聚,為的就是維持這段得來不易的緣分,而這些都是我所料未及的,就算在到培田之前就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投入過多情感,但在這幾天的相處之下,總是不知不覺就又將自己融入其中,在營隊的最後,我沒有達到自己的期許,依舊流著淚揮手與小朋友及其他志工們說再見。

 

與蘭考梯次比較

I. 生活事務方面

    不同於蘭考梯次有胡寨哥哥合作社幫我們打點好一切事物,培田梯次雖然有相對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在許多方面仍要自己動手處理及聯繫,由於王老師無法參與,很多事情我們不再透過老師單方面連絡社區大學,而是與凌老師討論過後,由隊長與社區大學聯繫,詢問一切事務,而隊員們也因此與社區大學有更多的接觸與了解,沒有經驗豐富的王老師在旁邊打點所有事情,培田梯次的成員們反而更加獨立,清楚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需要隊長指示便主動練唱,並教導大陸志工,這一點讓我甚感欣慰,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老師告知,同學們便會主動完成每一個任務,也許不盡完美,但他們的積極參與,老師與我都看在眼裡。

 

II. 教學方面

    在教學的過程中,由於身為小班班長的我與大班班長的茂丞需要接下老師合班的課程及打點其他事務,常常無法參與各自班級的教導,因此,其他隊員們便必須要在無人隨時給予指導的狀況下進行教學,一開始他們無法準確抓到上課節奏,只能憑靠前一天備課與之前寫的教案上課,比起蘭考梯次,他們需要承擔更多的課程內容,一整天幾乎由各班兩位政大同學輪流帶課,有時候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便又要上台教課,然而在這樣緊湊的上課方式下,同學們反而能更快速的進入教學狀態,理解上課的意義與目的,與小朋友的相處也更為親密,與志工們之間的默契也很快的就建立起來了,也許沒有老師在旁指導是稍微可惜的部分,但卻讓隊員們更獨立、更加明白自己的任務及定位,這樣的方式也能讓志工之間激盪出更多的火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現象。

    培田此次與蘭考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上課時沒有老師或學長姐在課堂上隨時觀看上課狀況,並給予指導,造成隊員們一開始無法快速的掌握上課進度,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與凌老師討論決定製作教學SOP,藉由SOP的說明,隊員們大致依著流程走,每個人用著自己的風格來上課,中間再穿插自己設計的活動及遊戲,漸漸地,志工們都能自己抓到上課節奏,而蘭考梯次由於課堂上都有老師與學長姐在教室內指導課程,雖然隊員們在課堂上發揮空間較小,但卻能快速理解上課模式,掌握上課進度,相較於培田更為嚴謹,也減少許多手忙腳亂的時間。

    營隊中最強調的便是分組練習,在蘭考時,小班採能力分組,將小朋友們分為會唱會跳的第一組、有很大進步空間的第二組以及幫班上同學編舞的第三組,效果不錯,小朋友們皆有自己的任務,對於比較不擅長背誦的學生也能在唱跳之下獲得成就感,因此,培田延續這個方式,在營隊第三天便提早能力分組,也由於分組時間較早,小朋友對動作的熟練度比蘭考要來的更熟悉,而大班部分,蘭考梯次將全班平均分成三組,不採能力分組方式,讓每組學生能互相教導對方,但在培田由於大班人數過少,無法採用此種方式進行,因此,我們一樣依學生程度將其分組,比照小班模式,讓各組皆有自己的任務。

    在培田梯次的大陸志工中有一位擅長美術的老師,因此,在第七天的繪畫課程由他全程主導,帶領小朋友繪畫出美麗的培田社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們在家先尋找想要畫的圖片,並在家裡練習一次,隔天老師採自願分組方式,讓小朋友們自己找尋想要的小組員,並選擇自己想要呈現的圖片,相較於蘭考的繪畫課,培田梯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繪畫出的海報不再雜亂無章或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而是更有架構及規劃,是一張完美圖畫的呈現,而且藉由此種方式,也能讓小朋友仔細觀察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並將其呈現在繪畫上,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引導教學。

 

III. 與小朋友互動的過程

    大家與小朋友們相處的過程是讓我非常感動的部分,不管是大陸志工或是政大同學們,皆是全心全意的付出自己的情感,不同於在蘭考時有老師時時提醒要與小朋友保持距離,我僅僅只是在一開始提醒隊員們小細節,而後便是他們自己與小朋友之間的互動,就如同去年我在培田得到的感動一樣,看著隊員們就如同看著去年的自己,一次次的被小朋友天真無邪的笑容所吸引,自己的付出在小朋友們身上得到相當大的回應,他們真真實實的將自己融入在小孩之間,而不像是像圈外人在外頭看著一般,無動於衷,這點或許沒做到老師所要求的與小孩們保持適當距離,但他們確實得到比其他人還要更多的感受,感受到來自小朋友的喜愛,接受小朋友們回饋的一切,我想這些感動遠比許多的教學經驗來的更為珍貴。

 

社區調查比較

    此次培田社區調查與蘭考大大的不同,由於災害的關係,全村的人都忙著清理家園,我們無法很順利的進行社區資源調查,因此,大家想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便是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培田的三大主題分別是:手工藝、建築及農家樂,前兩天依照原先討論的方式進行,先與小朋友一起討論有關社區資源調查的部分,然後再出校園到小朋友家中進行訪談,而這次建築與農家樂團隊還設計了學習單,讓小朋友們寫下訪談時所看到及聽到的東西,再與小朋友將學習單一起貼到海報上,作為成果發表,在蘭考採用一人一主題的方式做社區資源調查,每個人需要很專注的觀察及記錄自己的部分,下課後需要在短短一小時內完成每天計畫好的環節,然後將資料整理呈現,然而培田採四人一組團隊方式進行,比起蘭考的社區資源調查,我認為成員們之間透過合作討論更激盪出不同的想法與意見,甚至想到以學習單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參與其中,不再只是各做各的報告,而是真正的與小朋友一起完成這項任務。不同於蘭考梯次,小朋友們真切地了解自己家鄉的樣貌,而後展現的成果也超出原本所預期的,比預想的還要更棒,志工間的互動也因此更加頻繁,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社區資源調查方式,也同時創造出不同的效果,各有各的好處及優點,兩種不同的經驗也能讓往後的梯次更加完善。

 

 

 

王茂丞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三年級

  今年是第二次參加英文品格營,在前期籌備、中期團隊磨合、後期營隊運作上靠著去年經驗、容易上手。本次培田英文品格營的角色定位上,有別於去年扮演溝通與協作者,今年主要作為經驗分享者,期使團隊走得更順暢。然而,雖說如此,今年營隊在整體規劃承繼過去基礎,除改進缺失、還增加了許多項目,也因此改變了營隊運作的方式,儘管英文品格營的目標不變,仍然對團隊成員樹立了無形的挑戰。

    由於本年度英文品格營在政治大學與福特基金會,以及大陸當地組織的支持協助下,得以拓展過去可能觸及卻未實踐的項目;例如今年特別增添了「社區資源調查」,希望政大學生能夠與營隊學員、師長、村民、當地志工等五方合作下更加深入的了解當地村落概況,並且依據地點的不同,討論並設計出不同的社區資源調查方向。相對過去較為自由開放的交流,今年各梯次在各方的努力下,雖然僅有短短幾天的時間做調查,很難有深入的研究與剖析,但是對於我們這群外來者而言,卻無疑是通過系統性的思考整理,也能更加瞭解地方各層面的環境與生態;對於當地村民與志工來說,來自不同地區的志工齊聚一堂,以藉此搭建平台供彼此交流,在共同感興趣的議題上也能夠產生不同觀點、互相借鑒。

    其次,對政大學生挑戰較大的,是今年每個梯次都加入了大陸籍志工,他們分別來自大陸不同機構、各自有著對於農村教育與社區發展的熱忱和看法。政大學生在與其合作時,時常面臨的狀況是,台、陸兩方在看待同一件事情上也許有一致的目標,然而過程確有所分歧因而產生矛盾。很多時候也不盡然是兩岸之間的思考與實踐模式的差異,而是整個團隊有來自各方崗位的專業人士,導致在最開始團隊運作以政大學生為主體時,而後有各方人士的加入,會因磨合時間太短而導致有決策倉促的結果出現,時而令人膽戰心驚。對於這樣的效果,我並不會因此評斷其優劣,只是對於各方面對如此情境下,是否做足準備,才不致使意見相左時、摩擦升高為衝突。

    因培田梯次領隊王瑞琦老師因故無法實際參與,卻也仍在台灣予以全力支持。團隊幾乎由各地志工聯手完成時,其實對於各個夥伴而言都是挺有成就感的。無奈我在培田時身體微恙,身體較虛沒辦法時時站在第一線挺身而出,大家選派我為大班班長我為此感到遺憾與抱歉。於此同時,我很欽佩所有營隊的的夥伴們為學員和營隊做出的努力,只能說每個人都具有無限潛能。檢討自己,過去我時常會有爭相做為主角的傾向,讓自己變為意見領袖,但事實上少了很多的溝通過程,而溝通過程通常是最為繁瑣的。可惜的是,這個梯次我還是多停留在觀看,並沒有太多有效的組織大家一起討論營隊問題。總體來說,培田梯次的學員人數較少,營期間當地遇上水災、情況也不好,能夠有如此成果,實有賴大家對於這個營隊的肯定並願意付出心力投入其中。至少,在短短十天相處中,每個人之間更加熟悉、融洽,團隊運作也日益顯得順暢。

 

 

 

林育民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二年級

 

一、 出發前的思考

       動身去培田村舉行英文營之前,我向自己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一些是在行前培訓開始時,就開始思考的;有一些是在後來的培訓當中,陸續想到的。

       在行前培訓開始時,我試著去想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整個服務小隊來說,自己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服務小隊的成員以大學生為主;而我,則是一名研究生。以年齡而論,我和最小的隊員至少差了七、八歲;以前往中國農村的經驗來說,我也比他們多一些。在這些隊員的眼中,他們又是如何看我的呢?我又該在他們面前做些什麼?隨著培訓的進行,我回想起以前辦理營隊活動的經驗。那時候自己看著那些有經驗的前輩,其實心裡是十分希望他們能分享經驗、幫助新手面對挑戰的。因此,在這次的服務中,我決定要扮演一名能夠幫助隊員的前輩;同時,我希望營隊裡那些具有豐富服務經驗的人,也願意如此對我。

       另外一個我不停問自己的問題,是面對農村的小朋友時,我該擔任什麼樣的一個角色?最初在台灣培訓時,其實我並沒有對這個問題思索太多。憑著先前的經驗,我為自己立下的原則,是當一名小孩的陪伴者,並非當一名知識的傳授者。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是因為必須意識到以下的一個事實:去農村教英文,頂多只有八天;但最能長時間陪伴孩子們的,是當地的老師。我不希望見到的,是小孩在英文營學到很多知識後,開學時反而瞧不起那些長期陪伴他們的老師,認為他們的講得不夠好、教得不夠多。這對於小孩子長期的學習,可能是不利的。因此,我決定與其把重心放在矯正發音、記憶單字等知識性的傳授上,不如當一名陪伴者,和小孩子們一起玩,讓他們有個快樂的暑假。這是憑我一己之力,所能夠做到的事。

 

二、 英文營的教學

       抵達培田以後,原本出發前不斷思考的問題─「在小朋友面前,該扮演怎麼的一名角色?」─竟有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轉變。在英文營開始前的準備會議上,大家突然發現,教學時缺乏一位較為嚴肅的角色,來分擔整個營隊的秩序管理工作。由於我是研究生,年齡比較大一些,加上曾經也有過參加英文營的經驗,所以就問了我的意見,看我願不願意試著去扮演這樣的一名角色?

       對我來說,在小朋友面前當一名嚴肅的「管理者」,是從來沒有過的。先前參與英文營時,我都是當一名小朋友的「陪伴者」,和他們一起玩、開心地唱英文歌。我壓根兒沒想到,居然也會有要我板起面孔,當一名嚴肅的「管理者」的一天!不過,也因為如此,我最後也同意了這項任務。扮演一名自己從沒思考過的角色,不僅是一種挑戰;同時,藉由這個挑戰,我也能更認識自己。

       起初在英語營裡當一名嚴肅的「管理者」時,我不太清楚要如何面對小朋友。我到底什麼時候該嚴肅?什麼時候該輕鬆?我總不能一整個營隊下去,都板著一張臉吧!這個問題,到後來卻因為「上課敲鐘」這件事,讓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上課敲鐘」是我這名「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因此,每當我走到樹下,準備拿起石頭敲鐘時,分散在校園各地的小孩馬上會飛也似地跑來,用各種方式阻止我─這名他們口中的「快樂時光的終結者」。小朋友們「爭取」下課時間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一開始他們會一個勁地衝上來,紛紛用手抱住我,讓我只能以十分緩慢的速度,拖著他們走到樹下去敲鐘;後來,他們偶爾也會把敲鐘石藏起來,讓我找一陣子後,才讓我敲。小朋友們想出的這一連串「拖延戰術」雖然有趣,我也樂於陪他們玩,但預定的上課時間到了以後,我還是得完成敲鐘的工作。這時該怎麼辦呢?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不破壞小朋友們玩樂的氣氛,又能讓我敲到鐘呢?

       經過幾次之後,我終於漸漸地摸索出了一個方法:我提早走到樹下,先陪那些小朋友玩他們的「拖延戰術」。到了快上課的時候,要是小朋友們懂得適可而止,我會讓他們一人敲一下鐘;如果他們玩得太過火,我就會板起臉孔,正經八百地要他們回去上課,由我自己敲。這樣一來,不僅我能夠陪小朋友們玩,同時也可以完成敲鐘的任務。從這當中,我逐漸體會到,當一名嚴肅的「管理者」,不一定要整天板著臉孔、大聲地說話,而是要在該維持原則的時候,清楚地讓小朋友們知道,現在遊戲時間結束,不是開玩笑的場合了。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管理者」才必須拿出嚴肅的表情與態度─那是一個十分清楚的訊號。

 

三、 社區資源調查

       除了英文歌曲的教學以外,英文營的另一項活動是「社區資源調查」。設計培田的社區資源調查時,因為有了先前莆田的經驗,所以活動的規劃更有系統。其中,和莆田經驗差別較大的地方,是這次選擇觀察主題的方式。活動開始之前,志工們先列出了幾項想要瞭解的主題,比如建築、藝術、飲食文化……等。後來,再根據培田社區大學志工的工作經驗,從中再選出幾個值得一看的題目。最後脫穎而出的,是「建築」、「手工藝」和「農家樂」三大項。

       我的小組的調查主題是「農家樂」。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遭遇的挑戰,是如何規劃調查路線?由於培田村近日遭逢大水,許多地方滿是泥濘與忙進忙出的救災人員,對小朋友的活動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當第一天詢問小朋友可以帶我們去哪些地方看時,我們還會特別地問他們,這些農家樂的位置在哪邊?最後,我們選擇了位於舊村中心的「八八農家小吃」和新村的「春熙客棧」參訪。這兩個地點離氾濫的河道遠,參訪時不僅比較安全,同時也不會妨礙村民們的救災工作。

       除了挑戰之外,社區資源調查進行時,我們小組內發生的一段溫馨插曲,也十分值得一提。在第一天參觀玩農家樂之後,第二天就有同學了一張介紹農家樂的小海報,拿給我們小組的志工看。一問之下,才知道那位小朋友聽完昨天婆婆的介紹後,因為對農家樂經營時的困難更瞭解,所以回家後自己動手畫圖,希望能用小海報幫婆婆吸引更多的客人。看到這樣的舉動,其實我的心裡十分高興。這不就正是社區資源調查的用意嗎?不僅讓我們,也讓小朋友們更瞭解自己居住的地方,並以此發出關懷。

 

四、 營隊結束後的思考

       英文營結束之後,我坐在開往廈門的夜車上,試著整理自己的思緒,再檢視一次那些我來到培田之前,就不斷問過自己的問題。對於那些問題,我找到解決的答案了嗎?對那些答案,我自己還滿意嗎?

       以和服務隊的成員互動來說,我覺得自己盡了力去當一名可以傾聽,並分享自己的經驗的前輩。然而,這當中仍然有許多必須改進的細節─比如開會的時候,要更加留意自己的語氣,不要讓好心分享出去的建議,在別人耳裡聽起來像是命令或指責。另外,隨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時新人反而能更敏銳地指出問題,讓我們能夠思考,並將活動變得更好!

       至於面對英文營的小朋友時,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雖然抵達當地後的發展,完全超乎出發前我的預期─營隊中竟然少了嚴肅一點的「管理者」,但是這樣的意外,也同時讓我有了新的體驗。在試著扮演一名「管理者」的過程中,我想到了許多問題:什麼時候要嚴肅?什麼時候可以輕鬆?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引導小朋友自動遵守規則?這些都是我以往未曾仔細想過的。也因為如此,我更瞭解自己,知道以後面對類似情形時,我必須維護的原則是什麼?我可以輕鬆的地方在哪裡?

       這兩個出發前我不斷問自己的問題,在這趟前往廈門的列車上,我都找到了一些解答。但是,我總覺得這些解答,可以變得更好!因此,我暫時不敢說,自己對它們感到滿意。期望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有朝一日,我能夠再提出更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林品君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二年級

  這一趟的培田行,讓我獲益良多,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出過服務隊的學生們總是說從孩子們身上得到的比他們自己付出的還要多得太多。從培田的小孩身上我獲得了他們滿滿的溫暖和愛,這裡的一切令人陶醉也令人捨不得離開。

  那這次離開了舒適圈來到了培田村辦英文營的心得感想呢?究竟收穫了多少和成長了多少,就讓我娓娓道來吧!

  離開台灣那天,帶著對教學和未知的緊張感來到了廈門,一到廈門卻得知了英文營的主導者王老師因身體不適被送到了醫院,也從培田的在地志工得知培田因為前幾日的大雨,全村停水停電而且道路泥濘不堪。在當下儘管情勢看起來是那麼的艱難,但我們一群人還堅持繼續我們原來的計畫,勇敢又團結的搭上了往官豸山的快車。第一次搭快車的我很不適應那麼擁擠和不衛生的環境,但緣分的到來讓我忘卻在快車上不適,坐在我和惟容對面的是剛從廈門大學比電動車比賽回來的大學生們,一路上和他們聊天玩樂,搭了5個小時的快車也不覺得疲憊。但到站終究是要下車的,來中國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離別的心酸,可能一輩子就只能見這麼一次的心酸,這是在台灣的我不曾體會過的心情。

  收拾了感傷的心情,我們一群人和大陸的志願者搭著車、吹著培田夜晚的涼風和零食歡樂地來到了培田。雖然停水停電,我們還是很開心地吃完燭光晚餐以及教大陸志工英文歌。在燭光中、凌老師還有朱校長述說了王老師的狀況,也給大家鼓勵,大家也在那個氣氛下自我介紹和互相打氣,在那一刻我們團隊的向心力真的凝聚好多好多。大家結束聚會後還自動自發地教大陸的志工唱英文歌,在培田寂靜的晚上,耳邊傳來的都是大家認真學習英文歌和歌聲中滿滿的熱情。

 

  營前的培訓除了讓我們對英文營的教學以及活動更加熟悉,經由大陸志工章雷地介紹和實際參觀村子,我們也更加認識培田村。但被大雨沖刷過後的培田,街上泥濘不堪,鞋子常常沾滿泥土,走路更是要小心別滑倒。但因為下過雨的關係,培田前幾天的天氣都陰陰的,風吹得很舒服,完全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天氣上比台灣要舒適許多。

 

      營期的8天學習到了很多,不管是在英文教學上、與小孩互動上、跟大陸志工的交流還有夥伴的合作上、融入美麗的培田村上,或是和小朋友們一起進行社區資源調查上,都因為營隊有更大的成長也發現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的新興趣-學吉他、跳舞、把英文練得更好。以下我就各方面來述說我的收穫吧!

 

 

  英文教學的方面

    第一天我是很緊張很害怕上台的,害怕自己一個人面對20幾個小朋友,不知道要怎麼跟小朋友對話,但第一天帶過破冰遊戲還有認識彼此英文名字的bingo遊戲之後,開始對上台帶活動有自信了點。第二天帶小朋友唱magic words,上台還是有點緊張,但終於勇敢地跨出第一步,雖然感覺有點不盡人意,但總算有點上台教課的經驗了。第二天結束後朱校長有提出營隊是否有教新歌的SOP流程可以參考,隔天思菡就發放了她整理好的SOP,那對我來說幫助還蠻大的。第三天我一早又是帶另一組的小朋友唱magic words,因為昨天帶過一遍,回去修正後第二次帶,帶得好開心好有成就感,開始享受站在台上的感覺。第三天的第四節課同時也有玩跟顏色的主題遊戲,遊戲的設計中可以訓練到小朋友的聽動作指令比出動作、看動作念出英文、了解顏色單字知道意思。但在檢討會的時候,有討論到遊戲是否有它的附加價值花到幾乎整節課的時間去玩遊戲,還有教新的單元時,應事先訂好出這個主題要花的節數,如果只有一節,那就更應該分配教學和遊戲間的取捨,這些是我不曾想過的問題,但可以藉由夥伴們給的建議去思考並修正真的太棒了!接下來幾天的教歌或分組練習我開始上手不會害怕了!開始期待每一天和小朋友們的互動。

 小孩互動方面

    這是我整個營隊覺得收穫最大,感動最深的也覺得最溫暖的。一開始我很怕和小朋友沒有話題聊,但這裡的小孩真的很可愛、很純真,下課都會主動和老師聊天和老師玩。前幾天大家都還在磨合期,還需要時間培養感情,第四天早上開始,小朋友們一早就在客棧等我,跟我一起走去學校,放學一起去小賣部買零食、再陪我們一起走回客棧和我們玩,吃飽飯後會乖乖等我們開完會再一起玩。另外社調也有助於跟小朋友變熟,我們手工藝組的社區調查訪談後,都會和小朋友一起逛村子,有一天放學後還一起去了觀景台,和小朋友的感情也越來越好。第六天的時候,志工們要一起去觀景台聚會,有些很愛我們的小朋友一直跟著我們,真是甜蜜的負荷啊!那天班上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參加他的生日派對,吃了超好吃的蛋糕,玩的很開心。第七天放學原本大家要一起參觀村子的,但我被小朋友的爸爸請去喝茶沒能跟大家一起,後來我就和2個小朋友一起悠閒地逛美麗的培田村,很開心和滿足。晚上小朋友邀請我和靖陽和思菡一起到荷花池看晚上的荷花還有聊聊天。我們這次準備給小朋友的離別歌是張震嶽的再見,這首歌的歌詞實在是太貼近我們離別的心情,每次練唱的時候都忍不住流了眼淚,每天與小朋友的日子都在倒數,每次唱完這首歌都會讓我想在隔天拍更多的照片,和小朋友相處更多更多。最後幾天都陸續收到很多小朋友自己做的手工藝品,真的很感動,我們明明才認識8天的時間,我也沒有在教學上厲害到可以吸引小孩,打扮也很普通,但小朋友完完全全的接納和喜歡我,這種不求回報和單純的愛真的很讓我感動!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朋友一早就在客棧的樓下等我,那種感覺真的很溫暖,是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我不曾體會過的。營隊有始就有終,儘管我多麼不想要這天的到來,但時間讓我們必須面對。最後一天看著小班的表演真的覺得他們好棒,唱的很有活力!我們也準備了跳舞和唱歌給他們,我們是跳青春修煉手冊,我覺得跳的還不錯!唱歌就邊唱邊哭,小朋友看到我們哭也跟著哭了,之後戲臺前都是我們和小朋友們哭的場景。之前辦的營隊都沒有這麼感動還有溫暖過,這8天的一切在我心中永遠不會抹去!

 

大陸志工交流和夥伴的合作方面

在政大就認識的好夥伴默契合作的很好,和我一起教小班的靖陽和思菡更是合作的很愉快。雖然小朋友很愛把我和靖陽湊作堆讓我們無奈啊!一開始我對大陸志工的想像就是我們年紀懸殊,可能會有隔距離感然後對話很嚴肅。但實際相處過後,他們就像同輩一樣,和他們聊天或相處真的都很愉快!

 

融入美麗的培田村方面

  一開始對農村的想像是資源很貧乏,可能會沒水沒電,沒有衛生紙要多帶幾包,教室和住的地方不是很舒適,不可能會有網路,小朋友可能好幾天都穿同一件衣服或沒鞋子穿,吃的可能也比較簡單一點,天氣會很熱教室更悶熱。但是我到培田完全改觀了啊!這幾天吃的超棒,每天都有農家樂的吳爸吳媽為我們準備3餐,讓我們每天都很有體力而且吃的很滿足。而且村子裡有好多家小賣部,每天放學還可以買冰棒消暑,買零食大家一起分享。住宿的地方不僅浴室有提供衛生紙,衛浴設備也跟一般的民宿沒差別,房間還有冷氣,真的住的很舒適。我們在培田的前幾天天氣都陰天,有時會下雨,但涼涼的很舒服,後面幾天都是好天氣,完全展現了培田的美麗風光,雖然有點熱但跟台北的悶熱比起來還算可以接受的溫度。整體來說完全水土不服的情況,而且培田真的是很美的地方,這麽美的村子孕育出來的小朋友真的好可愛,讓人每年都想再回來啊!

  這8天真像是一場夢,美麗和快樂到不像是現實生活中有的,這8天的營期好多和人的互動,很少網路的使用。一開始還會不習慣沒有臉書的日子,但開始和小朋友變熟之後,覺得多花時間在用網路上都是一種浪費,和小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快樂最珍貴的!在城市裡,無法感受到這種溫暖的互動的珍貴與快樂,朋友們聚會也是忍不住一直滑手機。這趟培田行不僅教會我單純的愛與無私的付出,還教會了我好好把握和身邊重視的人相處的時光,別等要離別時才後悔沒好好珍惜!這次離別雖然感傷,教學也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我對我這8天的所作所為沒有後悔,真開心我在今年暑假參加了這個營隊,碰到了一群這麼可愛的孩子們!

 

 

 

 

鄒惟容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三年級

       這是一次意外中的旅程,沒想到,帶著煩惱去,卻帶著淚水回來……

       7月22日,抱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搭乘早晨8點多的班機,11點多就抵達廈門。一出大廳,凌老師、思菡、佳慧便熱情地迎接我們,此時此刻人在他鄉覺得特別溫暖。雖然志工們尚未全員到齊,卻能感受到群體的向心力,相信我們能順利完成預定的任務。然而他們卻捎來一則壞消息,王老師因為前一個梯次身體不適送急診,情況並不輕,需要提前回台灣休養,無法跟我們一起進行培田梯次的支教服務。少了機會跟隨王老師學習,覺得非常可惜與遺憾。原以為這就是最大的困境沒想到禍不單行,培田前幾天下大暴雨,因為缺乏完善排水系統,村莊淹水嚴重,許多房子都被大水沖垮。我們抵達廈門後乘車前往冠豸山,因幾天前暴雨造成道路坍方,車子走得很慢,原本預計4小時的車程,足足用了5個多小時多才抵達。社區大學負責人章雷先生到冠豸山車站等待我們,我們一群夥伴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搭乘麵包車,帶著滿腔熱血浩浩蕩蕩於黑夜中前往培田村。未料因大雨,培田的基地台被沖垮,全村斷水斷電,村莊一片漆黑,所幸我們下榻的農家樂主人有充足儲水,靠著蠟燭和手電筒,我們還能簡單的洗個澡,舒服的睡一覺預備明日的行程。

 

當地的環境適應

       翌日一早我們便前往培田村參觀,是個恬靜自然的古村莊,各個角落盡是美景,儘管洪水過後街道污泥滿佈,家家戶戶都忙著清掃,依舊能見到零零星星的遊客,穿梭在培田村古樸的石子巷內。培田村是中國大陸4A級的風景區,政府為推展觀光產業,維護富歷史意義的古建築,將部分居民遷往附近新建物居住,產生了新舊村壁壘分明的特殊風貌。作為風景區,當地發展出「農家樂」,即是所謂的民宿,提供遊客住房及三餐,在這美麗的古村落住上一晚,品嘗農村道地佳餚,創造特殊的體驗。我們營隊12天都落腳在春熙客棧,這是去年梯次大陸志工家長經營的農家樂,在他們細心的打點下,我們享受豐盛多變的三餐,每天都能舒適的放鬆休息,養精蓄銳為隔天作準備。剛到培田的幾天,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我遇到前所未有的身體俱創,頭痛、喉嚨痛、四肢無力,自己帶的備用感冒藥都服用完了,只能到當地的衛生所拿藥,幸好營隊開始正式工作後狀況便逐漸改善,沒影響到教學是不幸中的大幸。

       前幾天培田斷水斷電,生活起居比較不方便,但也因此吃了幾餐溫馨的燭光晚餐;猶記當時人人晚上持著手電筒,一起前往社區大學「蹭水」洗澡、洗衣服;洗完澡和衣服,我們慢步聊天回客棧,吹著清涼的晚風,賞著朦朧的月色,天南地北的聊著彼此的生活趣事,完成盥洗雖然花了將近3小時,卻覺得非常值得。這樣的生活讓我深深體會城市生活是多麼舒適便利,但人與人間卻少了許多情感交流的機會。回到客棧後差不多就該上床睡覺了,農村的生活節奏緩慢而簡單恬淡。很快的,從適應到習慣,從習慣到喜愛,回台灣後時常想起農村的夜晚,徐徐微風、聲聲犬吠、孩子們清脆的笑聲,那些純樸、恬靜的日子。

       幾天後,家家戶戶都清掃的差不多後,村莊又回到既定的生活節奏。晚上8點,大媽們的廣場舞也準時開始,因為大水剛過,跳舞的人沒有平常這麼多,為了感染大媽們的活力,我們用完餐就急急忙忙奔向廣場,跟著領頭的大媽一起隨音樂律動。足足跳了1小時,滿身大汗,廣場舞不但有運動健身的效果,也展現大媽們的熱情活力與曼妙舞姿。

 

教學心得

       其實這是我第二次支教,第一次是兩年前暑假,到台灣原住民的部落服務。與此次並不相同,相當擔心因經驗不足,無法達成任務,幸好有學長的提點與指教,加上孩子們聽話懂事,第三天起緊張的感覺逐漸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期待與享受,當時甚至希望英文營永遠不要結束,讓時間停在這8天,永遠當孩子們的英文老師,一直下去。

       對我來說,因為從沒教過孩子們唱英文歌,起初有些不知所措。第一堂課先唱過歌曲一遍後,解釋了幾個深難的單詞,因為不知道孩子們是否吸收,便急忙分組讓其他志工老師幫忙指導。卻因事先疏於溝通,加上大陸志工們對歌曲也不甚熟稔,教學進行不太順利,加重了其他老師的負擔,覺得非常抱歉。經過反省檢討後,之後上課前我會先和其他志工老師們溝通,讓他們了解下一節課的上課方式,以利彼此配合,並嘗試以各種方式帶動歌曲複習,例如:加快或放慢節奏、分組競賽,提高上課的娛樂性。只在最後10~15分鐘進行分組指導,以減低其他志工老師的負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分組接歌競賽,因為分組比賽,各組為了獲勝勢必要把歌曲唱熟,我不用特別要求他們跟我練唱,他們因為好勝心會主動要求我跟他們再多唱幾次,增強了他們的主動性;而且比賽規則是小組員每個人都必須開口,所以組員間彼此也會互相督促學習,會唱的人會嘗試教其他不會的人,也增進同學間的互動,是一次成功的教學經驗。

       8天的營隊,每天晚上的會議檢討,讓我反思並成長許多。大小班分享教學狀況,彼此截長補短,共同討論解決辦法。經驗豐富的朱校長和勇全老師會適時針對大小班,給予專業的教學建議與心得分享,覺得受益匪淺。使我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們,做到「通情達理」,先同理他們當下的情緒,等情緒緩和了後再跟他們說道理,這一點非常實用也很重要。再者便是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多嘗試以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全班都能參與,不要總是那幾個活潑的學生在表現。

       這一趟營隊教學讓我了解,教孩子們最重要的是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興趣,尤其我們的教學重點是英文歌曲,為了最後一天的成果展演,歌曲教完後幾乎每一堂課的重點都是歌曲複習,不斷重複練習,加深印象。然而,孩子們很容易因此感到疲倦無聊,藉由穿插小遊戲和繪畫課程,並輔以獎勵貼紙,調節學習的態度及心情,是鼓勵他們重複練唱的好方法。

社區調查

       每天課程結束後還有社區調查活動,主題是手工藝、農家樂及建築。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及孩子們更認識他們的家鄉培田村。前兩天先讓孩子們回家徵詢父母的意見,是否願意讓孩子放學後留下來陪我們,並且家裡有從事農家樂、認識手工藝藝人或是對村落建築有深刻了解的家長,是否願意作為調查對象,給我們1~2小時的訪談時間。這些是自願性的活動,孩子們願意留下來的才需要來。

       我們組的主題是手工藝,培田主要的手工藝是籐編、竹編及剪紙,我們便針對這三部分尋找手工藝人。容膝居的曹林鳳阿姨是大班吳金蘭(Angel)的同年媽,透過金蘭的引介,我們成功訪問了曹阿姨。曹阿姨是個天生的手工藝人,藤編、竹編及剪紙都是自學,其他人剪紙還需要機器打版,曹阿姨完全不需要。紅紙在手,便能順手剪出人像剪影,一天最高紀錄能連續剪二十個人像,非常厲害。對於手工藝的傳承,曹阿姨一直在推廣班級授課,對於外來的遊客,一小時教學收費300元人民幣;當地的孩子則能免費學習。前陣子她曾長期免費教授從龍岩來的孩子們剪紙,這段時間因為培田淹大水而中斷,相當可惜。

       藤編竹編也難不倒她,藤編主要是就地取材,用黑頭磨和百級樹(棕樹葉)的葉子編成扇子、帽子及斗笠;竹編則是製成籃子與小勺子。因為缺乏銷售的通路,僅能靠來當地觀光的遊客們維持生計,是她面臨最大的困難。前段日子社區大學曾經主動提出要求,想幫忙她販售小勺子,但賣得不好幾乎全數退回,她十分難過。手工藝品的設計與轉型也是可以改良的,我想這是可以幫助她的地方。閒聊之間,她也分享了一些作品背後辛酸的故事。其中一幅剪紙是計畫生育辦公室為了推廣計畫生育找她幫忙,原先說好完成後付人民幣1000元,但之後卻反悔只願意付500元,曹阿姨覺得非常生氣及委屈,卻毫無辦法,從她的口中能感受到市民百姓受地方官員欺壓的無奈與無力。之前曾經有媒體要做剪紙的專題報導便找上她,雖然於螢光幕前展出她的作品,卻完全未提及她的名字,無法達到宣傳的效果,也令她相當失望。此外,曹阿姨還有推廣手工藝的大志,期望能到城市裡舉辦手工藝品的展演,讓更多人看見培田的藤編、竹編與剪紙,但是卻因為用的方法不對,處處碰壁,當下大陸的志工看了她的企畫給了具體的建議,希望有給予她幫助。

 

與大陸志工的互動

       大陸志工每個人都很有想法,也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開會時總是激盪出許多火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能是身為團隊的一份子,我們之間有些問題的爭論容易陷入死胡同,這時大陸志工適時指出我們的盲點,有助於會議時間的掌控,不致落入過度無意義的爭吵,使會議進展更有效率。也讓我看到大陸志工處事能力強又具說服力的一面,真的非常了不起,值得我們學習。此外,這次大陸志工有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總是能給予專業的教學建議,在教學上有相當大的助益。

 

印象深刻的事

       大陸農村的孩子們和台灣的孩子們很不一樣,他們更加單純、可愛、誠實、純樸、懂事。我們訂立的獎勵制度是五個蘋果換微笑貼紙,五個微笑貼紙換大貼紙,如果其他老師幫他畫過小蘋果了,孩子們會誠實的告訴你;微笑貼紙換大貼紙,儘管因為劃掉微笑貼紙的痕跡並不清楚,他們還是會老實的告訴你哪些微笑貼紙是換過的,哪些沒有,因此,我對他們有充足的信任。跟孩子們做朋友,可以從他們口中了解他們眼裡的世界。因為複雜的家庭背景,有的小孩雖然長得高大,如同一個小大人,行為表現卻非常幼稚;有的小孩雖然個子嬌小,言行舉止

       卻非常成熟懂事,儼然就是一個小大人。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天使,他們熱情地對我張開雙臂,我也願意同等對待他們。面對分離我們都非常不捨,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是我們都要學習面對的課題。希望明年,我們會再見。

       生命中的偶然總是串起最美的記憶,飛機降落台灣後孩子的笑聲與童言童語一直在我耳邊縈繞,謝謝你們,這些在海峽另一端的孩子,你們的真誠與真心,帶給我歷練與成長,我無法承諾是否會再回去,但你們的身影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直到永遠……不息不滅。

 

 

 

劉靖陽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一年級

 再見了培田!這十天過得好快,這個古村落的一切和這裡的孩子是如此的樸實卻夢幻,以下將彙整出我這幾天的感動和一些想法,所有的一切我想必須從旅程的開始慢慢講起!

  其實剛到中國的第一天,我們是遇到許多突發狀況的,像是團隊中教學重要的指導王老師突然生病進入了醫院,在擁擠的火車上得知我們要去的培田村甫經歷了百年一次的大洪水,這一切的變數,我們唯有團結並勇敢的面對,在經過一大段的車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人稱八百年古城的培田村,然而卸下行李得知的第一個消息,便是整個培田村因為洪水而斷水斷電,也因此在接下來幾天裡,我們可說真的是返璞歸真,在燭火中開檢討會,那手電筒在村莊亂晃,而水源的部分,著實要感謝農家樂主人吳爸吳媽,為我們特別去打水挑水,而在前兩天培訓過程裡,我們除了對即將開始的營隊進行最後的修正和準備,我們也認識了另一群來自河北的年輕志工們,接下來幾個夜晚,在開會結束閒暇之餘,我們也到社區大學和她們進行交流,總結前幾天的狀況,雖然遇到了斷水斷電和許多突發狀況,但也因為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快速的建立了團隊的凝聚力和適應農村的生活和步調!

 

 

  在培訓結束了以後,我們的英文營也在7/25正式開營了,第一天的整體來說整體是相當順利的,但是或許是老師們缺乏實際上過課,因此在教課時有時會較於乏味,到再經過互相討論與檢討後,在接下來幾天,我們漸漸引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也非常快速的與孩子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師生關係,也因為這種緊密互相信任的師生關係,配合著在晚上會議中討論的班級管理策略,讓接下來幾天的教學越來越順利,因為我是負責小班的部分,因此如何管理好整個班級的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雖然以前曾有教學經驗,對於引發小朋友學習興趣這點對我不是難事,然而在班級管理這塊,卻是我之前所沒學習到的,在這特別感謝每晚的會議,朱校長及中國志工勇全的經驗分享,讓小班在最後幾天能達到在秩序與禮貌中快樂的學習英文的情況!也因為如此,在最後幾天辛苦的排練中,小班的孩子不僅不哭鬧,更用心享受著一個團隊一同準備一個表演的過程,對於英文,她們也從一開始的懼怕,轉成了一種對新課程的期待!

 

 

  敘述完整個營隊大概的情況後,我想分別就幾個部分來發表我的感動和看法,首先是孩子的部分,這邊孩子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沒有因為時代變遷而失去了純樸,一顆善良的心之外更熟習自己的語言並熱愛甚至能介紹自己的文化,她們對我們的真誠更是讓我們深深感動,除了每天到我們住宿的地點和我們一起上下學外,晚上也常常在門口盼著我們和她們一道在村莊玩耍談天,在最後幾天,陸續收到她們用摺紙或手工藝的形式做給我們的禮物,才短短的八天,我們卻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不會忘記最後她們特別為我們唱的送別,也不會忘記他們送我們出村莊時的那個情景!這邊的孩子帶給了我們許多感動,更讓我重新反思了科技進步的台灣在進步的路上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否遺忘了甚麼!

 

 

  而另外一項感受非常深的,是培田梯次一起奮鬥的工作夥伴們,除了在台灣就已建立深厚夥伴關係的政大志工外,團隊裡更有幾位來自不同省份不同NGO的夥伴,在他們身上,我們不僅認識了她們的NGO,也見識了他們不同的長處和做事方式,雖說我們對於他們年紀是非常小的,但我們之間卻幾乎沒有年齡隔閡,平日互相談笑也互相激盪不同的想法,也理解了對方家鄉的一些點滴,這群工作夥伴對我來說亦師亦友,這次與她們合作,讓我理解原來中國的民間力量也是那麼的強大,她們更激發了我對未來的想像,在未來或許我也會走上和她們相似的道路,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心裡想要對這個社會實踐的理念!其實在最後幾天,我們真的是在不停的送別,從告別培田村,到後面一個一個告別不同的工作夥伴,心裡真的很不捨,我很珍惜這份緣分,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和她們再次聚首!

 

 

 

 

 

 

 

 

 

 

       最後,就來談談培田古村吧,我想這裡最難能可貴的,除了古建築外,便是此處淳樸的人情和純真的孩子,尤其是整個村莊對於自身文化的保存和語言的重視,從像為我們導覽的吳老師這種長輩,到帶我們社區內到處逛到處介紹的小朋友,這種在社區意識和在地認同感的形塑,是台灣可以好好學習的,在這裡,不需要過度的法律教條,儘管是水災來了,村莊內村民互相扶持協助,整個村莊自成一種和諧的秩序,我想所謂桃花源,或許就是如此吧,然而與社區大學的交流中,我卻發現了一個危機,那就是村子想要引入更多觀光客,讓她們不在是進行短暫遊覽,而是與農家樂配合進行兩天起跳的深度遊歷,這固然本意很好,也可以為當地帶了許多商機,然而,如何堅持著村莊的本色不因為配合觀光客進住而變質,我想這是必須討論且注意的重點,社區大學的培田古村落遊學計畫也必須做好事前配套與心理建設,讓遊客或參與遊學的都市孩子先有尊重在地文化的觀念後再行進入,如此才能減少許多區域因為過於觀光化而對該地區文化造成的破壞和衝擊!

       因為喜歡研究中國的關係,因此這次的中國行,從下飛機開始,我便開始觀察這個神祕國度的一切,<中國,在路上>,這是我看過的一本書,在這趟旅程後覺得用這詞形容現代中國是十分的貼切,在坐往培田的火車上,我遇見了要返回江西老家的農民工,從和他的談天中我理解到了中國底層勞工的生活依然是相當艱困,儘管中國真正的富豪的生活水準早已遠遠超越台灣,火車上是個大熔爐,來自各省的口音交雜,從這之中,就可以放大看出中國面對的省份與族群問題,可以說是繁雜而難解,在離開培田後,我們搭上火車,在廈門待了幾天,本科學習地政都市計劃專業的我,也想趁此機會見識中國的城市,廈門,這個與台灣同屬閩南文化的城市,在這幾年著實以相當快的城市在崛起中,儘管廈門和許多城市一樣,在快速崛起的過程中,不免延伸出許多問題,例如一些交通運輸或法治相關,但是在廈門,有點是相當難能可貴的,那就是廈門仍然保存著許多記錄城市歷史軌跡的建築,其庶民文化更是相當的興盛並且獨具特色,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直喜歡研究城市的我,也曾經試著了解一些中國城市,如今親眼見識,果真有與書上不同的體會,的確,如同老師告訴我們的,儘管同處華人文化圈,但不同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廈門,著實是個值得好好探究的城市,希望未來也能繼續有機會,探訪中國其他不同的城市,體驗不同城市不同的韻味和特色!

  這次的中國行,讓我有很多反思,未來人生難道只有小我的工作和家庭嗎?J所謂理想難道只能在正職裡實現嗎?培田的孩子和培田梯次的工作團隊激盪著我,讓我更加理解自己真正想要做的理想,他是關於孩子他也是關於在地認同感的,著實感謝這次的培田行,感謝在這遇到的孩子、工作夥伴與村民,你們在我人生留下了好多美麗的風景,也讓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