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韓社區資源調查--兒童教育

社區資源調查

一、主題:兒童教育(當地生活營、兒童教育部)

二、紀錄與報告人:鄧文奕

三、協助志工:大嘴、張英

四、協助小天使:梁婉馨、曹雪瑩、祈江美、張楊碩、劉文濤

五、調查行程

(一)第一天:訪問學生概況

(二)第二天:訪問生活營志願者

(三)第三天:訪問生活營課程規劃者

(四)第四天:訪問兒童教育部幹事

(五)第五天:設計成果發表

六、活動紀錄

       在第一天時,詢問學生課後生活概況,但發現的是學校都來自不同村,也不同學校,學校放學時間不一定,有一位學生甚至是住宿的,週末才回家。據瞭解,通常學生放學爸爸媽媽都會來接回家,因此課後活動都是在家裡頭玩,休閒活動大多是打沙包、下棋、打撲克,也有學生會拿爸爸媽媽的手機、平板來玩,不過通常不會玩太久(家長會限制),玩完之後就會寫作業。而只有一位是參加過蒲韓的生活營。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則是訪問在當地生活營的志願者和規劃者,生活營是從10年開始,在今年是23個村子同時舉辦,其中有18個輔導員,有些輔導員同時管轄好幾個小村子,而從外地來的志願者則是佔了大宗。而夏令營的生活包括讓孩子自己玩遊戲,釋放他們的天性、和參觀農場,以及學習當地的傳統文化(包括手工藝、摺紙、紡織等),另外還有接近老人,體諒老人的心情。目的除了為孩子的暑假生活添上一筆外,也讓孩子瞭解家鄉、認識自然,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至少能讓孩子對「家鄉」有一個愛的回願,孩子會主動告訴家長今天學到什麼東西、幫忙做家事,家人之間的感情變好。

       第四天,則是訪問蒲韓鄉村兒童教育部幹事苗盼,也是私塾幼兒園的教師,每週六有家長學堂,主要關注於留守兒童,目前正在做培訓學校,工作人員培訓,有18名輔導員,未來9月計畫每個村2間私塾,讓鄉村孩子能就地上學,也鍛鍊輔導員能夠就地瞭解鄉村,瞭解教師的工作。

圖:訪問兒童教育部的幹事

圖:我們的成果呈現

七、心得:

       雖然這次在兩地調查的方向不完全儘是相同,不過都是屬於教育的一環,不管是從訪談,或是隻字片語中,可以感受到兩地對教育資源的投入有所差異。從蘭考的現象可以看出該地的文化資本投入甚少,甚至是只有學校之外,其他的課外活動幾乎是沒有的,只有來自其他村子的補習班而已,對教育的觀念還停留在成績為上,也或許是蘭考的資源真的有限,無法做適當的投資。相對地,蒲韓社區除了學校教育之外,不管是夏令營生活營、還是兒童教育部之外,都可以看出對教育有一定用心的投資,又尤其是手工藝部分,絕對是蒲韓最有利的一項文化資本,也是孩子們相當喜歡的一項課餘活動。不過這次的調查,比較可惜的是,反而比較少我想究竟瞭解的留守兒童部分,也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辦法瞭解所有孩子的背景故事,實為可惜。

 

資料整理與上傳:陳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