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民權社區資源調查

河南民權社區

2018/7/9-2019/7/18

主題一:河南寵愛我的寶.........................1

劉靖陽...................................................................1

鄭佳滿..................................................................3

主題二:河南不要問我從哪裡來..............4

洪儷庭................................................................4

 

主題:河南寵愛我的寶

一、 參與志工:劉靖陽、鄭佳滿 

二、 參與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問題討論

第二天:活動策劃

第三天:活動策劃+獎杯製作

第四天:活動策劃+獎杯製作

第五天:活動策劃+合唱練習+獎杯製作

第六天:感恩會彩排+邀請卡製作

第七天:感恩會

記錄與報告人:劉靖陽

(一)營前規劃

這次我在河南民權梯次參與的小組,是「臥虎藏龍我的寶」。事實上,「臥虎藏龍我的寶」這個方案,相對於其他組的方案,算是在營前就已經擬定好,且經過多次修改的。

(二)實際操作

我們決定在八天的流程裡,帶領學生從策劃、分工、實行之步驟,真實進行一個親子活動規劃。透過教師團隊與孩子們的討論,共同擬定出第七天親子活動的內容,最後孩子們也擬定出了唱歌、小遊戲、口號等活動,希望可以融入在第七天親子活動之中。我們也將環保的觀念帶進教學設計,讓孩子利用環保素材,製作獻給家中長輩的創意獎盃。孩子們也確實在這樣的過程哩,玩得不亦樂乎。

(三)困境與解決

到了營地,實際和村子裡的老大爺接觸,發現我們的方案還是過於理想,因此在營前衝刺的兩天,我們小組內部又再度經歷了大量的腦力激盪。雖說這一路確實修修剪剪有些勞苦,但我們也確實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取了一些反思。

在營前衝刺期小組激盪的過程中,我們想過了許多替代方案,包括將本來以老人為主的設計改成著重於村莊的垃圾問題,也試圖把手工藝的方案融進來。但在跟組員共同討論後,組員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做老年關懷的主題,於是我們就開始發想,要如何將八天的流程設計的合適實際、又能真實促進親師互動。

(四)活動心得

此次的課程設計確實是一個勇敢的突破,學生在一起策劃活動的過程中,真實的培養了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的素養。然而,在執行的過程裡,事實上還是可以看出,孩子大多不太有能力自行發想策劃,大部分的活動內容與流程,其實還是以教師的意見居多。或許這樣突破式的課程設計,確實忽略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而依然還是過於理想化。另外,在家長活動部分,家長前來雖說開心,但要透過小遊戲真實的與小孩互動,基本上依然是困難的,過程裡大多是小朋友自己玩得很開心,但家長卻是被晾在一邊。或許,未來在設計類似活動時,必須要融入社會人類學的思維,方可真正符合現實。

 

記錄與報告人:鄭佳滿

(一)營前規劃

一開始的初衷是想要透過老人們的才藝(比如書法),讓孫子輩跟祖輩學習。此外,也想要讓孫子輩透過製作手工傳達對祖輩的感謝。從而達到祖孫間的互動交流,拉近彼此的關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是富有渾身解數的老人,因此我們將主題設為——《臥虎藏龍我的寶》。

(二)實際操作

讓人意外的是,決定參加我們這個主題的都是小班的孩子,僅有兩三個大班的男同學,總人數為16人。活動第一天,我們讓孩子們想想“長輩們做過什麼最難忘的事?”並且由我和夥伴們先分享給學員,才輪到學員分享。以此讓學員反向思考,而非直接告訴他們應該要孝順長輩。雖是小班學員,但個個都伶牙俐齒,效果還不錯。

第二天,我們讓大家討論要進行什麼活動才能讓長輩舒服的度過一小時。有人提議玩遊戲,也有人提議按摩捶背。經過討論後,我們第七天的活動有唱歌、演戲、按摩、奉茶、玩遊戲。我負責教唱《寵愛》以及帶領遊戲的部分;學長帶領演戲的部分;香港志工帶領小小主持人寫司儀稿。

不僅如此,我們也讓學員親手製作獎杯給長輩留念。獎杯是利用環保材料製作,上面還會寫著“最OO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開始畫設計圖的時候,比較好動的孩子都非常有創意,設計出了手槍、火箭等造型。但後來看到大多數人都是做出普通的獎杯形狀,他們也從眾把設計修改成普通獎杯。這點是讓我們覺得遺憾的地方,明明這麼好的創意,卻被世俗的框架抹殺了,無論我們再怎麼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設計,但他們終究選擇將熾熱的童心同化成與一般人無異。

(三)困境與解決   

然而,在還沒有去到當地前就發現挑戰挺多的。第一,老人們不一定有才藝。雖然已經先了解過,理事長善於揮毫,但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到當地才能了解還有誰適合。第二,老人家不一定能配合我們的時間。若是需要去下田或是照顧孫子,活動很容易就告吹。再者,當地沒有那麼多宣紙和毛筆能夠提供學員使用。加上如果要讓老人家教學,語言也是一個障礙。也許當地的人還能聽得懂七八分,但對我們來說只聽得懂一二或是完全不懂。經過團隊討論後才發現事情不像我們原本想的這麼簡單。

到了當地,我們和在地組織的負責人金枝姐進行討論,得知老人協會現只是雛形,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活動流程,只是老人家偶爾會在那裡聚聚。金枝姐在聽過我們的計劃之後也幫助我們約了三位當地身懷才藝的老人到校進行交流。雖然老先生們的地方口音頗重,但比起其他地方的口音還算是能聽得出幾分意思。其中一位老先生會甩鞭子,有的還擅音律,會拉二胡。我和夥伴們圍一圈聽老人家們訴說地方故事,了解到當地以前是莊子的故鄉,道家先祖出生地。當地種植的植物非常多,在三十幾度的天氣下所幸有花草樹木所以不那麼燥熱。當地的居民大多都能說出每個花草樹木的名字,也常常捉蟬、蜻蜓等等,是出生在城市的我沒有的童年樂趣。

後來我們絞盡腦汁,決定把主角放回學員身上。但由於不是每個學員的祖父祖母尚在,所以我們更改為長輩。我們計劃讓學員表演流行歌曲《寵愛》給老人家看,並且讓學員自己策劃如何讓老人家好好享受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概念的挑戰點在於若當天有學員的長輩不能來,學員也可能會失落。而且學員們想出來的活動太理想化,實際執行上會有困難。對此,我們也事先策劃了活動當做備用方案。於是,我們把主題更名為——《寵愛我的寶》。

(四)活動心得

河南民權近期創立了老人協會,村子裡的樂齡人士會趁著不需要下田的空擋聚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由於父母親多數在外工作,村子裡的小孩一般也是由他們帶大的。英文營期間,學員們從縣城難得回老家,因此想要藉此活動拉近老人與孩子間的距離。

在當時結束與老人家的交流後,我和夥伴對社區進行討論。若只讓三位老人家和這麼多孩子互動,老人家也許會有些吃力,場面也較難控制。加上原本的初衷是想讓祖孫輩進行交流,而非只是老人家獨自在臺上講授。對此,我們的社區再次遇到難題。這個我們簡稱為“老人寶”的計劃一度面臨胎死腹中,中間也經歷好幾次人員調動,也許是緣分,我是唯一一個一直在老人寶計劃中的一員,一直想要讓難得回老家的孩子們多跟老人家交流,讓他們透過活動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然,堅持要做交流活動,會遇到的困難也挺多。

而當開始動手做的時候,從學員的眼神我看到了認真。平時看起來吵吵鬧鬧的他們,原來也有這樣的一面。彼此間也會互相幫忙剪剪貼貼,看到自己的作品露出滿意的笑容,真的好可愛。

設計遊戲的環節就比較頭疼了,學員們想的是一些他們平常就在玩的遊戲,但這些遊戲對於長輩動作太大。因此,需要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引導他們修改遊戲。一些比較頑皮的男生會容易不集中。此外,對於我也遇到一個難題——語言。他在告訴我遊戲玩法的時候,我真的鉚足全力在聽,但還是只聽得懂一二。恰巧志工朋友不在旁邊,我只能非常吃力的聽,好在學員都很有耐心解釋給我聽,當我聽了幾次還是聽不懂的時候,他們也很有耐心示範給我看。

在教授《寵愛》這首歌的時候,真的是被萌翻了!即使是大男生也不會對動作排斥,甚至還是他想的口號:“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自己都先被感動了。歌詞也是一兩次就記熟了,可圈可點。

 

主題二:河南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一、 參與志工:洪儷庭 

二、 參與學生:11位學生

三、 流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記錄與報告人:洪儷庭

  1. 營前規劃

河南民權彭家庄對於女子懷孕生子、坐月子以及孩子滿月有許多特別的習俗,我們對這個議題感到相當有趣,於是就決定選這個為我們社區的主題。

(一)困境與解決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即是我們社區的名稱,但是這個名稱卻不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在一開始選擇時,只有兩名同學願意到我們這組,這讓我們知道一個活動的成功在於名字要先取的好!不過最後我們組共有11名的學生,卻只有2名女同學,這也讓我們在活動的進行有些困難。在我們這組裡又分為桌遊組、劇本組以及詩組,我是負責劇本的部分,原先是由兩位大班的同學來撰寫,由於學生習慣自主完成,所以最後另一名同學也去寫詩了,這是我在指導劇本組時遇到的困難,對於學生的不習慣團隊活動,我會不知該如何改善,劇本是我們組中最不被看好的,因為對學生來說劇本的撰寫比較困難,不過他還是很努力,最終還是完成了劇本。

(二)活動心得

這個社區活動讓我深深地了瞭藉當地的文化,不論是透過採訪當地志工或是學生回家詢問家長,都得到了很豐富的回饋。例如:台灣是在新生兒滿月後會宴請親朋好友,而在當地是在新生兒出生第九嬰兒滿月後,外公會來家中接新生兒回娘家住3天,天就宴請,去赴宴時需要帶雞蛋和紅糖;3天後再由爺爺從娘家或是家門口抱回家,奶奶則是剪一點頭髮和送紅包給新生兒,這稱為剪頭羊;也是有相同的部分,像是坐月子不能提重物、不能喝冰的等。在這個活動中最有趣的是幾位小班的男生,在問他們關於妻子懷孕時,丈夫能為她們做些什麼時,他們回答的都很貼心,希望未來他們也都做到他們所說的。

透過這個社區活動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到關於當地的人文社會,一個習俗是最能夠反映出當地的生活習慣,這個活動不僅僅是我們志工們增廣見聞,也是當地學生更了解家鄉的途徑。

整理及上傳:王鴻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