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社區資源調查-建築

社區資源調查–建築

劉靖陽

 

英文營的社區資源調查活動,是近兩年發展出來成效備受肯定的一個課後活動項目,透過師生一起在社區的實際訪談,建立起孩子對家鄉的認同感,而汀塘梯次的社區資源調查,因為借助社區大學與社區居民良好的關係以及汀塘當地豐富的特色,因此擁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而我個人帶領的組別,便是針對當地特色建築作探討的建築組,汀塘社區的建築,大多保持了傳統的風貌,不論是廟宇或是民居,其實社區大學這邊也有建議一些可以探訪的資源,但我們最後還是選擇,讓孩子自己提議訂定主題,在經過踴躍的討論後,我們建築組最後決定以媽祖廟、教堂、傳統民居為三個調查的項目主題,我們也預先透過較開放式的引導,讓孩子可以先準備一些問題,屆時可以增加與長輩的互動,但事後也證明,針對建築這個題目,或許培養孩子對建築細部的觀察力的是更為重要的。

第一天的媽祖廟的部分,我們發現組內有一個女孩,他的爺爺正是當地一個媽祖廟的設計者,因此借助這樣的機緣,我們決定在第一天就去採訪了他的爺爺以及他剛建城兩年的新廟,我們採訪的媽祖廟,整體裝飾可以說是融入了台灣之長與西方的一些用色,孩子對於建築的觀察力雖然有限,但對於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的故事可以說是都瞭落指掌,因此我們特別設計一個環節,讓孩子述說媽祖的故事,讓其增添對當地媽祖文化的認同感,來自台灣的我,也分享了台灣三月瘋媽祖的盛況,透過這樣一個文化交流,孩子們變得更願意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東西了。

第二天的教堂,牧師一來就十分熱情地拿起他準備好的講稿資料,將耶穌基督的故事、教堂的整體設計、中國基督教的發展,都交代的非常清楚,而孩子也觀察到了十字架、還有另外一個代表三位一體的圖騰,牧師也針對這兩個建築細部設計背後蘊含的意義作了解說,整體而言,教堂的參訪,雖然孩子沒有問到許多問題,但透過牧師的講解,依然達成了一定的教育意義。

第三天的古民居,其屋主便是我們組內同學的爺爺,但因為該屋是屋主的父親所見,且屋主本身不擅言詞,因此孩子大抵是用觀察,並就其觀察互相分享的形式,然而,這樣的形式,也增進了孩子自身的觀察力,我們最後也發現,為甚麼這個傳統的土牆可以屹立六十多年風吹雨打而不倒他的秘密,孩子也對古人在有限資源內發揮最大效用的智慧感到佩服。

而第四天、第五天,我們回到了社區大學,將前三天參訪的回憶畫成了圖畫,最後把心得單與圖畫都做成了海報,雖然最後做出的海報,孩子依然發揮了相當大的創意,但是個人認為,其實或許明年可以努力試試,讓本來靜態的展示,試著變成動態的形式,不僅更加活潑,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

總結這次汀塘建築組的帶領,個人認為,的確發揮到了本來社區資源欲達到的教育意義,然而,如前段所說的,我們的展演形式,應該可以有多樣的形式,或許這是我們明年值得深思的一部份。

 

 

 

資料整理並上傳:湯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