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韓社區資源調查--老人生活與照護

社區調查報告

 

一、主題: 老人生活與照護

二、時間、地點: 8月4號~8月7號;寨子村

三、參與志工

  臺灣志工:廖紫涵

  中國志工:牛英格、崔婧瑤

四、記錄與報告人:廖紫涵

五、協助小天使: 常金、謝陽陽、任璐、張睿、王雨晴……等七位小朋友

六、訪談內容

  第一天分完組後,初步調查發現本組的小朋友中,只有一位是寨子村,其餘都是來自其他村落,且皆未拜訪過寨子村的養老院,亦未涉及、瞭解過和老人照護相關的議題,故重新調整這次社區調查的定位,希望以小朋友為主、大人為輔,在每一次的訪談前,先進行小組討論,大概跟小朋友簡介今天要訪談的地點,和我們可能可以從該處獲得的資訊,引導小朋友思考並寫下自己在訪談時所要詢問的一個問題,於實際訪談時,由小朋友先進行詢問,大人再針對訪談對象的回答,詢問更為深入的問題。希望透過此種訪談方式,讓小朋友更有參與感,並能有所收穫。

(一)第一天:拜訪寨子村的養老院

  一進入養老院,映入眼簾的是一群奶奶們愉快的唱著童謠,並配合著雙手打節拍。

  透過訪談,我們得知奶奶們每天一大早就會到養老院,按照已排定的行程進行鍛鍊和活動,活動內容如唱童謠、說謎語、剪窗花等。奶奶們熱情的現場表演童謠給小朋友們聽,說了幾個有趣的謎語讓小朋友們猜。而我們在訪談最後也請小朋友們表演英語歌曲以感謝奶奶們撥空接受我們的訪談。

  在臨走前,我們受邀參觀奶奶們的繪畫和窗花作品。奶奶們精湛的手藝讓所有人都讚嘆不已。訪談結束,回到學校,進行心得分享時,小朋友皆表示最印象深刻的是參觀奶奶們的作品,且都表達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再次參訪。

(二)第二天:拜訪大陸志工牛英格在寨子村寄住的村民家的奶奶,和我在寨子村寄住的爺爺奶奶家。

  第二天訪談的重點是瞭解爺爺奶奶的日常生活。第一戶拜訪的是大陸志工牛英格寄住的村民家的奶奶。奶奶今年69歲,爺爺今年70歲,兩人有一子二女七孫,爺爺因到田裡從事農務而不在家。奶奶平時多在家裡處理家務(如做飯、洗衣、用磨麵機磨麵粉自己做面條……等),爺爺平時到田裡種菜、養雞,有時下午會和朋友們打麻將。另外,爺爺奶奶也會結伴參加大隊辦的免費活動。

  第二戶拜訪的是我寄住的爺爺奶奶家。爺爺今天72歲,奶奶今年74歲,有2個兒子(一個與其同住,一個在北京定居),3個孫子。爺爺平時多在從事農務,如種玉米、核桃、養雞,奶奶平時則在家處理家務。每天除星期一外,早上7點和下午6點會到大隊院參加大隊辦的活動。此時有小朋友接著詢問那星期一要做什麼?爺爺害羞的笑著說,要和奶奶過單獨的兩人世界。

另外有小朋友問爺爺最喜歡吃奶奶煮的什麼菜,爺爺開心的說,只要是奶奶煮的都喜歡吃,如果硬要選一道最喜歡的話,那就是西紅柿炒雞蛋。

  訪談結束後,小朋友們詢問是否可以到後院參觀雞,爺爺很大方的邀請我們到後院,甚至把後院的門關上,把雞從雞籠中全放出來,小朋友們有不少人是第一次近距離和雞接觸,有人緊張的躲在角落,有人興奮的追逐雞。在心得分享時,多數小朋友皆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和雞玩耍。

(三)第三天:拜訪國品協會的任淑列老師

  第三天的訪談重點是瞭解老人照護的相關措施。在第一天到養老院訪談時,得知背後的支持者為國品協會,故特邀國品協會的任淑列老師進行訪談。

現養老院裡共有12位老人,平均年齡80多歲,多數老人的子女皆與其同住,但白天需要工作,所以才將奶奶們送至養老院。子女每個月必須支付200元,並每個月安排一次到養老院協助做飯,養老院不提供住宿,但每天皆提供早餐和午餐。國品協會每日會安排一位志願者(帶老人們進行活動)和二位護工(無工資,但一個月會給予生活補助金四元,主要工作內容為做飯、協祝活動的進行)至養老院幫忙,國品協會亦會讓老人們進行每個月一次的體檢和洗頭理髮。

  養老院僅收75歲以上的老人,且需有自理能力。老人們會彼此互相照顧,如眼力較不好者,其它人會幫助她,且多數老人雖不識字,但擁有許多才藝,如捏花、剪紙,故護工們雖無酬到養老院做飯,但老人們會教導護工剪紙等相關手工藝。至於為什麼養老院的老人皆是奶奶,沒有爺爺?是因為寨子村中,75歲以上的爺爺只有5位,然皆因為腦血管的相關疾病,而不具備自理能力,故無法來到養老院。

  另外,國品協會亦有提供無法自理的老人另一種居家照護的方式,子女需每月支付600元,每天會有二位護工至該老人家中,幫老人洗衣、洗澡、做飯。

七、成果展現

  每位小朋友皆有一張學習單,學習單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是每日訪談的摘要和心得,第二部分是整個社區調查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請小朋友畫下來。最後將小朋友的學習單和活動照片,黏貼成一串一串的燈籠(如下圖),掛在成果發表會的會場作為佈置,及社區調查的成果展現。

八、心得

  藉由此次的社區調查,對於中國農村中老人的一般日常生活有初步的瞭解,對於寨子村的老人照護方式亦有所認識,發現國品協會對於老人照護相關工作有完善的分工,另養老院的目的並非單純的僅是確保老人們有人得以照顧而已,養老院用心的幫老人們規劃好一整天的行程,有適當的休息和均衡的飲食外,帶領其進行身體鍛鍊,讓老人們適當的活動筋骨,背誦謎語、背唱童謠和作手工藝,讓老人的生活增添趣味。在訪談的過程中,有詢問奶奶們對於來養老院的感受,皆是正面的評價,多是自願性且以此為樂。如此人性化且體貼的老人照護方式,是值得學習和傚法的。

  也希望透過這次社區調查的活動,讓小朋友們更瞭解爺爺奶奶們在他們到學校上課的這段期間做的事,體認到爺爺奶奶們的辛勞,亦體認到爺爺奶奶甚或爸爸媽媽將來有一天皆會因為年紀大而行動不便,那時的我們更應該多陪伴、照顧他們,就如同小時候長輩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

 

資料整理與上傳:陳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