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梯次心得分享

河南靈寶弘農書院

2016/7/11 – 2016/7/18

 

湯適可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一年級...................................1

洪欣莉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二年級...........................3

林倢伃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與文學系三年級.......................6

 

 

 

湯適可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一年級

  從高中開始,我就一直想要到偏鄉去進行志工活動,可惜當時玩心太重,寒暑假的時間都花在旅遊玩樂上,一直到今年的暑假才終於參加了志工,再加上我對於教學方面有興趣,且中國一直是個很吸引我的地方,各種因緣際會之下,我便參加了中國農村英文營,到了河南省之下的靈寶市,進行英文教學的志工服務。

  我國中以前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的農村度過的,學校旁邊就是滿滿的農田、課業壓力不是太大,這些情形我小時候都經歷過,而我也自以為的農村不過就是如此,因此我對於大陸的農村並沒有太多的想像及期待。但直到到了當地,我才發覺自己真是大錯特錯,台灣的農村跟大陸的農村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我們先是坐高鐵到了一個偏僻的高鐵站靈寶西站,再搭村裡派來的接駁車搭了將近四十分鐘才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羅家村,沿路上的景象都是老舊的磚房,且視線內完全看不到高樓,也不像台灣的鄉村有豪華的農舍,除了農田之外,牛、雞、羊等動物都隨處可見,村裡的人們大多都有著一口我們聽不懂的鄉音,山泉水、茅坑等,許多景象都是我在台灣所沒有見識過的,而這些差異,尤其是茅坑,也讓我在剛去的前幾天有一些適應上的問題。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事物外,靈寶的食物與台灣的食物也有很大的差異。他們的主食是饃,而不是台灣的米和麵,且有許多菜色都是我沒見過的,像是涼皮、涼圓等,幸運的是,那邊的廚師將料理處理的很美味,並沒有讓我有太多的適應問題。

  我在英文營之前的教學經驗只有一對一家教的經驗,教學內容以及進度等都比較自由,而英文營的學生則有三十幾位,且每堂課都有固定的進度,較無法因為教學速度太快或太慢而調整進度,再加上我會擔心自己的聲量不夠、在臺上緊張而腦袋一片空白等,種種原因都使我在營期開始的前幾天感到壓力而坐立難安。然而,就如同王老師所說的,當我們一站到臺上,面對三十幾個四五年級的小朋友時,便會自動地進入狀況,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緊張了。

  來參加營隊的學生,大多都居住在附近的村莊,因此大部分都互相認識,但由於羅家村位在較為鄉下、落後的地區,教學資源較為不足,因此學生們在學校所受的英語教育質量普遍不高,聽學生說甚至有些學校的情況是,教英語的老師英文程度很差,也不懂得如何教學生英文,上課時間就放學生們自習,導致絕大部分學生的英文程度都十分差勁、發音都不甚標準。大部分的學生在發音這方面都有問題,無法自然發音,且音標也不熟悉,因此他們會在英文單字旁邊寫上相近的拼音來協助發音。甚至還有許多學生情況更嚴重,是幾乎無法閱讀的,英文單字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堆沒意義的符號的組合,而這些無法識字的學生,他們學習英文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硬生生的把課文背下來。

  除了偏鄉的學校教學資源不足之外,城市和鄉下的小學在教學資源上也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而這可能導致在城市讀書的學生程度較好因此歧視程度較差的鄉下學生,進而產生一種霸淩的現象。但幸運的是,這次的營隊在我們班上這類的歧視情形幾乎沒有出現。有一種問題,是只有發生在城市的學生身上的,就是有些在城市中讀書的學生,實際上是出生在農村的,而因為這種霸淩的現象,導致這些學生因自卑而不願認同自己的家鄉、甚至鄙視自己出生背景,產生一種忘本、斷根的現象,這次英文營班上就有一個例子,一對務農的夫婦,花了許多錢讓女兒進城讀書,夫婦兩省吃儉用,就是為了將最好的給他們的寶貝女兒,但是女兒卻無法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甚至厭惡自己的家庭背景。這種情況實在讓人十分痛心,但短短八天的英文營,我想我們無法解決這種問題,只能祈求在他們長大了、懂事之後,能夠想通這一切,由當事者去改善這些問題。

  也許是年紀較小,班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男生和男生打架,每天平均會有兩到三名學生因為打架受傷而哭,這讓我很頭痛也很困惑,明明我小學也在比較鄉下的學校,男生下課精力都很旺盛,但打架的情況卻遠沒有這邊多,後來我想或許是因為我以前的小學有很多球場,可以讓我們發洩,而這邊則是透過打架來發洩吧。 

  排座位也是讓我們非常煩惱的事情,誰跟誰坐在一起會一直聊天影響上課、誰跟誰做在一起會打架,光是安排座位就花了我們幾個晚上,且雖然我們已經把特別吵鬧的組合拆開了,上課的秩序依舊十分吵鬧,在營期的前幾天,我們都是用好臉色請他們不要在吵了,但效果不怎麼樣,因此在營期的後半段,我們便改成沉下臉色用吼的,起初效果不錯,但久了也就漸漸沒效了。還好我們的營期只有八天,要是再多個三四天,我想我們可能就管不住他們了。

  班上也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學生,有個是程度不錯,但是上課都在和別人打鬧、干擾老師上課;有個很聰明,但是要老師陪在他旁邊才願意上課的;也有個上課非常認真,總是瞪大眼睛看著老師,與老師有問有答的好學生;其中有個學生,讓我十分難忘,他是一個四年級的小男生,在營期的最後一天,他拿著課本把所有的課文從頭到尾都唸過了一遍,包括一些比較進階而沒有教過的課文,雖然他有些發音不太標準,但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地改正,有了這種不怕犯錯的學習精神及不錯的學習能力,他在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隨著這八天的營期進行下來,我得到了非常多的收穫,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真的是要實際嘗試過才會更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因為教學對像是小學生,對於我的缺點他們會更直接的表現出來。在經過這八天的教學洗禮之後,我發現了許多自己教學上在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缺陷:教學方式太單調、無趣、上課缺少小遊戲、教課語氣太沈悶等等。這次的經驗,也是我從出生到現在,這二十年來最特別、最難以忘懷的經驗之一,除了體驗到了河南地區的特色食物、獨特的景象(尤其是窯洞)之外,也切切實實的體會到了偏鄉地區所遭遇到的困境,在這個社會上,想要從較差的生活環境、社會階層中翻身,靠的就是讀書,然而諷刺的是,落後的地區教育資源也較為稀少,使得人們想要透過讀書來翻身的機會也十分低迷,幾萬人中或許才會出一個成功的例子,這種嚴重的階級複製情況,或許正是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兇。

  最後,我想要感謝王瑞琦老師、英文營團隊的各位成員、以及對岸弘農書院的所有志工成員,多虧了大家如此辛苦的籌備、和眾多的付出,才會成就這一次十分成功的英文營,也希望有所參與的各位都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洪欣莉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二年級

動機

    今年二月,一封招募營隊夥伴的電子郵件開啟了農村英文品格營與我之間的連結,結下一個奇妙且斷不了的緣。

    吸引我加入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喜歡當志工,也非常認同英文營突破傳統制式教育、並讓孩子以唱跳方式開心學習的理念;再者,對於未曾走訪大陸的我來說,我認為這是一個能融入在地生活、交流不同文化的大好機會。本著上述動機,經過徵選後我成為英文營的一份子,在約五個月的時間中向老師、志工夥伴及孩子們學習、切磋、成長;付出,使我得到遠超過預期的收穫。

 

籌備

    過去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志工活動,籌備期少則兩小時,多則兩個月,但參加營文營,像是一門超過兩學分的課,卻是一堂不會睡著、且再累也願意撐下去的課,我猜想,這是成員間志同道合的緣故。

    籌備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參加自我瞭解與成長工作坊、討論並設計營期課程與活動。我覺得非常幸運能在大學時期學習進一步覺察自我、瞭解並包容異己、作好情緒管理,工作坊的課程內容看似簡單,卻也因此容易被人們忽略,它能幫助我在營隊,甚至在人生道路上以妥貼的方式與人協調溝通,並給予抒發情緒、解決問題的管道。

    籌備的過程當然與一般上課不同,學生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老師則給予我們很多資源、方向與最堅實的協助。我深深體認到一個教案要能圓滿,不可能由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完成,只可能如拋磚引玉般讓整個團隊把漏洞填補或翻新,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思考不夠周全的時候,而且,我們是一個團隊,當每個人認同這個教案時,在實際教學時不僅能更具熟悉感,亦能減少衝突、提升課堂成效。

    試教是籌備期的另一個重頭戲,過去雖然有營隊教學與家教的經驗,站在老師及夥伴前面依舊感到十分緊張,但是當我試著微笑、把聲量放大、作出肢體語言,我發現肩上的包袱稍微減輕一些,原來,一旦鼓起勇氣將自己推上臺,盡其所能地發揮準備好的課程,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得以在老師與夥伴的建議下改善不足之處。除了內部的試教,亦曾至實踐國中替學生課輔,一次次的經驗都是一個個磨練自我的試驗,為的是得到進步的機會並增加實際教學的臨場感。

    一學期的籌備期轉眼間就進入尾聲,然而彼此的凝聚力正不斷上升。七月,我們在營期前兩天來到大陸,開始另一個與大陸志工老師們磨合的階段,開會、練歌、體驗大陸農村生活及文化……,隨著營期逼近,緊張的感覺竟逐步消失,有的是滿滿的期待。

 

生活體驗

    下了高鐵,感覺到空氣中帶著些黃土氣息,我來到了河南靈寶,展開一段不曾有過的大陸農村生活。這一帶主要栽種蘋果、桃子、梨子、香菇和油葵,不僅是實際看見的田園風光,也是營期中孩子在社區資源調查時告訴我的。河南在黃河以南,飲食主要是北方麵食,且幾乎每道菜都會加些辣。在弘農書院,常會驚呼於許多在地的食物,如饃、土豆絲、韭菜餃子、桃子、多汁的香菇、鮮脆的小黃瓜……,且也會準備老幹媽供大家配饃或米飯;讓我特別難以忘懷的就屬饃了,它類似於台灣的饅頭,不過更大也更紮實,而且從種麥開始至出籠,全是自己製作而成,起初較不習慣以饃作為主食,但習慣之後現在反而很想再次回味。

    除了美味健康的在地飲食,在靈寶,我也第一次看見並使用茅坑、在太陽能發電的浴室間洗澡、用當地自製的茶籽粉洗碗、自己手洗衣服、看到為了躲避黃鼠狼而在樹上睡覺的雞、望見漆漆暗夜中的星空……。當然,最重要的是當地濃厚的人情味,村民及孩子的家長送來桃子、梨子;一位孩子趁著下課時間塞給我一顆蘋果;另一位孩子中午時搬了一顆西瓜要我們快點切開來吃;到孩子家參訪時,爸爸將預先採摘的一袋香菇遞給我們;參訪養羊的農家時,媽媽詳細地回答每一個問題,也讓我們日後有空再去玩。此外,在與書院老師、志工、各地志工老師、家長、孩子交談時,感受到的是全然的親切、友善、大方,那種活力讓我深刻難忘。

    在靈寶,白天熱、卻又不至難受,夜晚則有徐徐涼風,乾燥且不易下雨,但營期適逢大陸各地暴雨、洪水,我們也遇上幾天大雨,地面泥濘形成了幾道小河流,打著傘洗衣、刷牙、一步拖著一步走去茅坑,成為雨天稍微狼狽卻又新奇的體驗。

 

營期

    營期第一次站上臺、講出第一句話時仍感到莫名的驚惶,但孩子們的活力與極高的配合度使我愈教愈起勁、也愈來愈上手;我知道,身為一位老師、一個孩子們心目中的榜樣,我不應該有任何的彆扭,才能贏取信服力,也是在這時,我想起王老師說過,把歌曲背熟、有自信地站上臺,當好幾雙小眼睛看著自己時,將能自然而然地突破一切束縛與壓力,放手去教。另外,在孩子面前我也不停思考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嚴與慈的界線是什麼?又該如何拿捏得當?班級是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當一位孩子擾亂上課秩序,什麼樣的管理方式能讓他知錯且能顧慮其自尊心?我一直相信教學相長的道理,老師要能權衡是非,並且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孩子,雙方尊重友愛才能一起成長及學習。

    「公平」是王老師一再提醒的準則,每個孩子的個性、程度、長相、背景都不盡相同,老師們偏愛誰都不可能逃過孩子敏銳的眼神與感受。然而公平不是絕對的公平,弱勢的孩子需要多一些關注與鼓勵,避免因跟不上進度而自卑。很欣慰的是,絕大多數的孩子無論程度如何,皆盡力地唸詞、背歌,幾位較不主動的孩子在志工老師的帶領下,也願意開口去學。

    營期中我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有些孩子雖然可以掌握二十六個字母的發音,卻無法看著由字母組成的單詞然後唸出來,他們靠著聲音記憶、靠著音樂的順序及動作想起歌詞的發音。聽、說才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王老師也說過:難道孩子一出生就把書和筆丟給他去讀和寫嗎?

    在成果發表時,我的職責是在台下指揮孩子、用誇張的嘴型及動作提醒孩子每一句歌詞,看著每一位孩子全神貫注地看著我,即便有些錯誤,在我的眼中卻是無懈可擊。從第一天到第八天,看見孩子從比較害羞、較不敢開口,到願意開口,甚至積極、開心地開口唱歌並搭配動作,我想,我們期待看見孩子開心學習、增加學習興趣與動力的目標達成了。

 

省思

    「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老套,卻一再地在有過不同志工經驗的我身上應證──我真心喜歡當志工。在大陸農村,得到的快樂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的身上──教學時的快樂、帶活動時的快樂、社區調查時的快樂、看見孩子成長的快樂、與人談笑的快樂、體驗新鮮生活的快樂、自我成長的快樂……。

    走出台灣、進入大陸農村,為我的生命帶來精采且獨特的經驗與體悟,或許,我們才是真正來自偏鄉的一群人,大開眼界、吸收到許多新事務、從靈寶在地人的身上挖到無窮無盡的寶藏!能得到這個機會在許多同學眼中是厲害且偉大的,但在經歷營前、營期、營後的省思後,我會說,得到一張門票稱不上什麼,重要的是如何讓有價值的門票變為無價的體驗、如何賦予它全新的意義,成為一段能恆久細細品味的回憶。

 

 

 

林倢伃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與文學系三年級

 短短的十天給我滿滿的感動。

    我兩年前開始就已經得知「英文品格營」這個營隊了,甚至聽了招生說明,對於王老師辦這個營隊的緣由印象深刻,覺得相較於很多服務性營隊,英文營的目的性相當清楚。但因為和其他活動時間上撞期,錯失了參與良機。由於招聘隊員人數較少,英文營在政大並不特別有名,今年三月看到招募訊息,就馬上報名了。

    經歷過四星期的培訓和一次面試,我非常榮幸的進入這個團隊,展開長達三個月的籌備。每星期各有一次團體會議和小組會議,英文營的核心就是「教唱英文歌曲」,每一次的小組會議都會針對英文歌做練習,並針對營隊細節做討論;團體會議則是有培訓課和往年經驗分享。聽說今年的營隊不同於以往,整體規劃和事前準備更有組織性!

    由於完全沒教學經驗,也只能從學長姐和老師口中,自行想像營隊狀況、會遇到的問題等,雖然出發前老師和舊生們都對我們打氣,站在台上教學的那一刻,還是讓我相當緊張,頭腦一片空白!這狀況對新隊員而言會持續兩天,然後慢慢漸入佳境,從0經驗直到可以一個人獨自上完一單元的課個過程讓我成長很多。

    今年河南靈寶的學員組成比較特別,以往學員大多是讀農村在地小學的學生,這次有許多來自市區的學生,學生程度有明顯的落差。雖然事前訂好了課表,不過會依據學生的狀況,每天做修改,以符合他們的程度。前幾天教學時,因為歌曲內容較容易,在英文教學上比較沒遇到什麼困難,反而是和學生互動方面要下點功夫。英文營分小班和大班,我教的是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大班),這年紀的孩子剛進入青春期,他們會觀察老師,並對權威和肢體表演比較排斥,營期前幾天我們真的花很多心力與學生互相磨合。

    英文營教學一向分唱歌和動作兩部分,動作一方面是配合歌曲方便記憶,一方面也是為了最後一天的表演。由於擔心大班學生對動作的排斥,這次我們採取先教英文歌曲,之後再由學生於小組練習時自己想動作,老師們統整。效果出奇的好!本以為學生會很排斥,沒想到很熱衷於編動作,每個人都躍躍欲試,老師幫忙想太簡單的動作還會被嫌幼稚。

    籌備期間,王老師千叮嚀萬交代的一件事讓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公平」。這是王老師的營隊理念,要公平、不偏袒、不凸顯個人。每一班級裡,一定會有程度好和不好的學生,也有活潑好動或特別害羞的孩子,該如何讓每位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對老師而言,是很大的挑戰,我也是在這次英文營後,才深刻體悟到這有多麼的不容易,並由衷的更敬佩老師這個職業。

    我自己收穫最多是帶小組練習,看似人數變少,但實則更不容易。大班教學無法察覺到的問題,都會在小組練習中顯現出來,跟著同學念會念,但自己念時就容易變得沒自信。這時候就是考驗老師功力的時候了,小組練習時必須放更多心思在觀察或引導學生,在眾多學生當中分辨它們的程度,發現每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點,並適當的讓程度好的學生帶程度差的學生。

每天都有小組練習,一開始我帶時還毫無頭緒,相信學生也有感受出來。小孩其實很聰明,當一個老師在評價一位學生時,學生同時也在評估你。不過隨著教學越來越上手,我也對每個學生越來越了解時,自己一開始的手足無措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想,對那些第一次小組被我帶的學生,特別不好意思,老師本應該是幫助學生的角色,那次卻沒有幫到他們什麼。

營隊結束後當天晚上遇到一位父親,他說他的孩子平時最不喜歡英文科目,但來了英文營後,會主動練英文歌。對老師來說,這應該是最欣慰的事情了吧!

每當提起服務,旁人都覺得我們很有愛心,到農村服務,但事實上比起付出,我們才是收穫最大的一方,這句話陳腔濫調,不過實際的確如此。

 

 

資料整理並上傳:湯適可